长江流域塑料大棚番茄栽培技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8 18:19 1

摘要:作者:刘影,陈平,汪李平,杨静,祝菊红,施先锋,汪李平 陈祥金,朱坤,王尊然,刘舒浩,杨航

作者:刘影,陈平,汪李平,杨静,祝菊红,施先锋,汪李平 陈祥金,朱坤,王尊然,刘舒浩,杨航

一、确定栽培目标和选择品种

1. 核心目标:通过特早熟栽培实现番茄提前1个多月上市,满足周年供应需求,主要采用“矮、密、早”促成栽培模式。

2. 品种选择:需兼顾耐低温、抗病性强、早熟性好的特点,按果型分类如下:

大果型:金棚1号、苏粉14号、浙粉712、普罗旺斯、铁罗汉、吉诺比利

小果型(樱桃番茄):甜蜜蜜、梦想青甜、浙樱粉8号、龙珠

中果型(口感番茄):倍味美、浙味2号、京番308

二、关键栽培环节

(一)培育壮苗

1. 播种时间:10月中下旬播种,11月下旬定植,翌年2月下旬至4月采收。

2. 苗床准备:选3年内未种茄果类、瓜类的地块,作1.3-1.4m宽高畦,每㎡撒10g 50%多菌灵/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消毒。

3. 种子处理:先晒1天,55℃温水搅拌浸15-20分钟,转常温浸4-6小时,可拌土播种或25-30℃催芽露白后播种。

4. 苗期管理

温度:出苗前维持28-30℃,齐苗后白天20-25℃、夜间13-15℃,低温炼苗防徒长。

水分:一般不浇水,缺水时晴天上午少量多次轻浇,保持苗叶干燥。

壮苗标准:苗龄7片真叶左右,现蕾率70%,苗高15cm,茎秆短粗、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二)设施与定植

1. 设施要求:采用多层覆盖保温,主流模式包括“双层大棚+小拱棚+地膜”“连栋大棚+内棚+小拱棚+地膜”,极端低温(-5℃以下)需短期加温(如电热风机、增温燃烧块)。

2. 整地施肥

整地:选2-3年未种茄果类、瓜类地块,翻耕2-3次,耕深25-30cm;可通过嫁接苗避免重茬问题。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667㎡施腐熟农家肥5000kg(或河塘泥10000kg/猪禽粪2500kg/菜籽饼200kg/商品有机肥500-1000kg),搭配优质复合肥(15-15-15)25kg、氯化钾15kg、硼肥1kg。

3. 定植要点:选无风晴天(外界气温8℃以上),作宽沟窄畦(畦上底60cm、下底80cm,沟宽90cm),每畦栽2行,行距30cm、株距25-30cm,带药(50%多菌灵600-800倍液)定植,掩土不超子叶节。

(三)定植后管理

1. 温湿度控制

温度:生长适宜白天20-25℃、夜间13-15℃;低温季(11月-翌年2月)白天25-28℃、夜间12-15℃,极端低温不低于6℃;4月后高于30℃时常规通风,保留顶膜至采收。

湿度:苗期至开花前60%-70%,开花坐果期50%-60%,果实膨大期60%-65%;湿度过高时晴天10:00-14:00间歇通风(每1小时通15分钟),畦间铺粉碎秸秆/谷壳降湿。

2. 水肥管理:推荐膜下滴灌或水肥一体化,定植后浇透水并连滴3天,缓苗后5-7天浇1次水,结果期晴天隔日灌;第1、3花穗开花时,每667㎡冲施高钾水溶复合肥(15-15-30)3-5kg,花期喷0.1%-0.2%流体硼,果实膨大期叶面喷糖醇钙800-1500倍液防脐腐病。

3. 植株调整

“矮、密、早”栽培:留2-3穗果摘心,生长势强的侧枝留2叶摘心,弱株侧枝留1-2叶摘心。

吊蔓/搭架栽培:单秆整枝,侧枝6-7cm时摘除;樱桃番茄留6-8穗果,中果型留4-6穗果,均保留上部2叶后摘心,株高30cm时吊绳/插架固定。

4. 保花保果:用电动震动授粉器或10mg/kg防落素喷花;果实子弹大小时疏去劣果,大果型每穗留3-4个,中果型留4-6个。

(四)病虫害防治

1. 主要病虫害:早疫病、灰霉病、病毒病、蚜虫、白粉虱。

2.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轮作、重施底肥、选用抗病品种/嫁接苗、晒土消毒。

物理防治:通风口设50-60目防虫网,每667㎡挂30-40块黄板诱杀,铺银灰色地膜驱蚜。

生物防治:释放丽蚜小蜂、赤眼蜂治蚜虫、白粉虱。

化学防治:阴雨天用10%百菌清烟剂/15%腐霉百菌清烟剂烟熏;晴天喷50%异菌脲1500倍液(防灰霉病)、75%百菌清600倍液(防早疫病),蚜虫用10%吡虫啉1000-1500倍液防治。

(五)采收与贮藏

1. 采收:果实转色后采收,剪口距果柄0.5-1.0cm,避免重压损伤。

2. 处理:采收后低温预冷,按大小、色泽分级,用透气筐/纸箱包装(内衬泡沫网套,每箱≤15kg),运输温度10-12℃、湿度85%-90%;短期贮藏选10-12℃、湿度90%-95%环境,贮藏期≤7天。

三、产量表现

“矮、密、早”搭架栽培:2月下旬-3月上旬上市,4月底拉秧,每667㎡产量3000-4000kg。

连栋大棚吊蔓栽培:2月下旬-3月上旬上市,6月底拉秧,每667㎡产量5000-7500kg。

来源:农村的柔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