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再多有什么用?直到看见蔡磊宣告奇迹,才懂倪萍那番话的含金量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9 20:15 1

摘要:蔡磊最懂这份滋味,曾是京东副总裁的他,要钱有钱,要地位有地位,41岁已站在事业巅峰。

都说钱能解决世上大多难题,可在生死面前,钱再多有什么用?

蔡磊最懂这份滋味,曾是京东副总裁的他,要钱有钱,要地位有地位,41岁已站在事业巅峰。

可19年的一通电话,却将他的人生送入深渊,确诊渐冻症,人生已经进入倒计时。

直到2025年9月25号深夜,他用眼控仪敲出的字炸了屏:“奇迹已经发生!”

这时候再想倪萍提起他时红着眼的模样,才懂那些话里藏着千斤分量……

2019年9月的诊断电话,把蔡磊的人生劈成两半。

医生拿着渐冻症的确诊书告诉他,他已无药可医,生命只剩下3到5年的时间。

他盯着那张纸发呆,想起47岁就病逝的父亲,突然懂了什么叫命运无常。

作为商业精英,他第一反应是“砸钱解决”——跑遍全球顶尖医院,试遍各路偏方,可身体还是一点点“结冰”。

2024年6月,一场普通感冒直接把他送进ICU,靠呼吸机才捡回条命。

出院后别说工作,连走到客厅短短十米都气喘吁吁。

到2025年,他彻底陷入“五体瘫软”的境地:四肢动不了,脖子转不动,连话都没法说,每天只能靠流食维持生命。

更糟的是谣言缠身。

有人说他“装病骗捐”,有人骂他“直播割韭菜”,累计数千万人看到这些诽谤言论。

可蔡磊没精力争辩,只能默默打开眼控仪,一字一句敲出声明,附上诊断书和诉讼证据,把造谣者告上法庭。

有人嘲讽:“你看,再有钱不也这样?”蔡磊没反驳。那台能捕捉眼球运动的设备,成了他对抗命运的武器,每天雷打不动用它工作五六个小时。

“宁可战死,绝不屈辱等死。”9月深夜的长文里,蔡磊敲出这句话时,眼球在屏幕上费力移动,手指连虚拟键盘都碰不到。

没人想到这个全身僵住的人,正撬动着整个渐冻症科研圈。

过去20个月,他团队对外投入的科研资助超5000万元,联动上百个科研项目。

2024年一年就砸了4000万,还宣布要再捐1亿,钱不够就靠“破冰驿站”直播带货凑,自传《相信》的版税也全投了进去。

他把商业上的资源整合能力用到了科研上:拉来60多家机构、70多位教授协作,建了8家联合实验室;搭起“渐愈互助之家”,触达1.5万名患者,攒下的真实数据打破了科研样本不足的困境;甚至建了动物实验基地,用基因小鼠加快药物测试速度。

奇迹真的砸开了裂缝。

2024年5月,针对SOD1基因的药物RAG-17在中国获批临床,成为全球唯一中美双获批的RNAi疗法,鞘内注射后病友病情真的稳定了。

11月,第二款小核酸药物又拿到美国FDA孤儿药资格。

到2025年,10条药物管线全进入临床,有病友激动地说:“三年前只能等死,现在真的活下来了!”

铁汉也有柔情。

妻子段睿生日那天,他没法唱生日歌,就提前用眼控仪编好祝福程序。

烛光里他盯着妻子笑,段睿红着眼眶摸他的脸。

5月他得“全国自强模范”那天,儿子举着奖状凑过来,他只能用眼神跟着孩子转,眼眶里的光晃得人想哭。

他早把自己当成最后一颗子弹。

2022年9月就签了遗体捐赠协议,要捐出脑脊髓组织做研究。

在他带动下,上千病友跟着签字,填补了国内渐冻症脑库的空白。

2024年底颁“生命科学破冰奖”时,他砸500万奖金给研发突破的科学家,说这是“给病友的希望红包”。

“我真舍不得他,可又为他骄傲。”倪萍谈起蔡磊时,眼泪总止不住流,这话在药物突破后再品,才懂里头的分量。

倪萍见过太多有钱人,却没见过把钱花得这么“傻”的。

蔡磊的5000万没砸在私立病房,没买进口保健品,全投给了跟自己基因型不符的药物研发——他清楚自己未必能用上这些药。

他直播带货不是为赚钱,是为给科研续资;他建数据平台不是为出名,是为让病友少走弯路。

这才是钱的真正用处。

蔡磊用四年抗争证明:钱买不来自己的健康,却能给1.5万名病友铺出生路;钱挡不住身体的“冻结”,却能点燃科研的火种。

那些嘲讽“钱没用”的人,忘了没用的从来不是钱,是不肯把钱变成光的人。

2024年央视AIGC晚会上,蔡磊靠AI技术完成演讲,声音虽不是原声,却震碎了无数人的泪腺:“AI帮我们找到了新靶点,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战斗。”

病友群里有人说:“以前得了这病只能在家等,现在知道有人拼着命为我们找药。”这大概就是倪萍说的“伟大”——不是活成传奇,是把自己活成灯塔。

来源:夕颜TALK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