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韩对蒙古下手了,组“环中国”供应链,稀土可从天津港出口?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9 18:58 1

摘要:蒙古国夹在中俄之间,资源丰富,但出口路径有限,主要靠陆路或借用邻国港口。2023年6月27日,美国、韩国和蒙古国在乌兰巴托正式启动了关键矿产三边协商机制,这事儿直接针对供应链稳定,推进信息共享和技术合作。

话说,美韩两国这些年一直盯着蒙古国的矿产资源,尤其是那些关键矿产和稀土啥的,目的就是想摆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搞出一个绕开中国的供应体系来。

蒙古国夹在中俄之间,资源丰富,但出口路径有限,主要靠陆路或借用邻国港口。2023年6月27日,美国、韩国和蒙古国在乌兰巴托正式启动了关键矿产三边协商机制,这事儿直接针对供应链稳定,推进信息共享和技术合作。

蒙古国稀土储量高达3100万吨,全球排名靠前,仅次于少数国家,这让美韩眼馋不已。韩国早就和越南签了稀土开发协议,在越南投钱建开采和研发中心,试图从南方拉一条线,现在又拉上蒙古从北方补上,形成一个包围式的供应链布局。

蒙古国经济大头就是矿产出口,特别是煤炭,对中国出口占比高达85%,2022年全年出口1900万吨,收入占国家财政一半多。

稀土方面,虽然蒙古有大储量,但开发和出口还没大规模启动,因为缺乏活跃项目。稀土这种东西,对美西方国家来说是命根子,美国军工90%稀土靠中国供应,要是中国限制出口,美国生产就得卡壳。

中国不光出口多,2022年出口4.9万吨,还掌握完整产业链,在蒙古、越南等地都有投资,提炼技术全球领先。 美韩想插一脚,就是看中蒙古的潜力,试图拉蒙古进他们的圈子,减少对中国依赖。

地理位置是蒙古的硬伤,作为内陆国,出海得借道中俄。陆运不现实,海运必须用港口,俄罗斯不太可能让蒙古用他们的港口给美韩运矿产,那剩下来的选项就是中国天津港。

天津港设施完备,蒙古矿产可以经铁路运过去,装船出口。空运听起来高大上,但得建新机场,成本翻倍,不划算。

蒙古总理奥云额尔登2024年3月访英时提过建空中桥运稀土,但现实中推进慢,主要还是靠现有路径。 美韩的计划听起来好,但绕不开中国港口,这事儿就有点尴尬。

蒙古想扩大影响力,搞“第三邻国”政策,拉美欧日韩进来平衡中俄影响。 近两年,美国、法国、德国都加强和蒙古往来,2023年“探索可汗”维和演习,蒙古请了中国,还拉了美国进来。

2024年,这合作继续深化。8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蒙古,推动关键矿产势头,强调蒙古资源潜力,加强与美国的联系。 10月,美蒙能源对话发联合声明,列出合作项目,包括技术培训和勘探援助。

韩国也没闲着,2025年9月在首尔办蒙古-韩国关键矿产和矿业投资论坛,蒙古国企Erdenes Mongol和韩国矿业复兴公司、三星物产签协议,联合开发和供应关键矿产。

这论坛吸引政府和行业领袖,讨论矿产勘探、供应链和研究合作。 蒙古加强与韩国的矿产纽带,针对钼、镍、锌等。 美韩蒙古三边对话持续,美日韩也提加强关键矿产协作。

话说回来,美韩这动作背后是全球资源竞争加剧。美国想在关键矿产上自立门户,韩国也急着找替代来源。

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升级,韩国看中蒙古的稀土、锂和可再生能源。 中国2025年悄然发第一批稀土开采和冶炼配额,没公开声明,但这影响全球供应。

4月,中国限制七种稀土出口,回应美国关税。 这让美韩更急,韩国推无中国供应链,向美国投资。 蒙古的稀土外交有地缘含义,总理访美讨论合作,强化美国位置。

蒙古资源吸引多国,德国视蒙古为关键原材料供应希望,分析地质结构,突出碳酸盐岩和碱性花岗岩。 蒙古有铀储备1.3百万吨,稀土3.1百万吨,有的估到31百万吨。

2023年5月,蒙古计划建核电站,俄罗斯Rosatom确认实施路线图。 西方的第三邻国政策想减蒙古对中俄合作,但俄罗斯视蒙古为平等伙伴,提供能源安全。 蒙古禁铜出口到中国,转向其他买家,但中国仍是主要。

供应链重组背景下,美韩蒙古合作是战略平衡。蒙古矿产外交在中俄邻居间走钢丝。 稀土出口路径没变,主要经天津港。

中国控制70%全球稀土产量,90%精炼容量,储备4400万吨。 美国产15%轻稀土氧化物,但无国内精炼,全运中国。 重稀土处理98%在中国。 这些元素用于国防、电动车、风涡轮。

韩国企业受中国警告,别卖含中国稀土产品给美国国防。 中国利用韩国政治危机施压。

韩国财长和美国财长谈外汇互换,美国G7欧盟讨论反稀土倾销措施,如关税和价格下限。 蒙古稀土出口悬念在天津港开放度。 美韩计划面临地理瓶颈,供应链环绕布局挑战大

总的说,美韩拉蒙古组队,是资源战的一部分。中国主导地位稳,但西方多元化努力在加速。

蒙古平衡外交,资源出口路径是关键。天津港作为出口点,影响整个链条。未来发展,取决于贸易摩擦和投资落地。

来源:看电影看到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