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国际社会翘首以盼的目光中,俄乌谈判即将开启,双方代表团成员已然确定。然而,备受瞩目的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均不出席此次谈判,这背后蕴含着复杂且多面的缘由。
在国际社会翘首以盼的目光中,俄乌谈判即将开启,双方代表团成员已然确定。然而,备受瞩目的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均不出席此次谈判,这背后蕴含着复杂且多面的缘由。
一、普京不出席的原因
(一)法律与政治障碍
2022年10月,乌克兰最高拉达通过法令,明确禁止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任何形式的直接谈判 。该法令的出台背景是俄乌冲突初期,乌克兰认为俄罗斯在2022年3月土耳其谈判中签署协议后又单方面撕毁,以及英国首相约翰逊施压乌方放弃已签署协议,乌克兰将其视为俄罗斯的“背信弃义”之举,该法令既是反制,也限定了谈判对象合法性。这就使得普京若出席谈判,泽连斯基政府依照法律将被迫拒绝对话,谈判在起始阶段便会夭折。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也明确表示,乌克兰需取消该法令,高层级谈判才有可能恢复,所以普京缺席是避免谈判陷入僵局的无奈之举,也是对乌方法律框架的被动应对。
此外,俄方始终质疑泽连斯基未经新选举确认执政的合法性,认为其属于“过期总统” 。俄罗斯政治分析人士指出,普京若与泽连斯基直接会谈,等同于承认其总统身份的合法性,这不仅会削弱俄方对乌克兰“非军事化”“去纳粹化”目标的正当性论述,还会让俄方担心谈判结果因泽连斯基未来下台而被乌新政府推翻,导致协议效力存疑。同时,普京若参与谈判,还需面对国际社会对泽连斯基合法性的普遍认可压力,俄方若坚持否定泽连斯基的合法性,可能进一步被国际舆论孤立,甚至被指责为“破坏和谈” 。故而,普京缺席可避免陷入承认泽连斯基合法性的困境,保留“俄方诚意不足”的叙事主动权。
(二)谈判策略与风格差异
从谈判策略角度来看,俄罗斯派出以总统助理梅津斯基、外交部副部长加卢津等组成的代表团,旨在先通过低级别代表团对谈判中的政治和“海量”技术性问题进行探讨,解决“冲突根源”,而非预设停火条件,以此迫使乌克兰在“是否修改立法”问题上让步,为后续普京的介入创造空间。梅津斯基曾是2022年第一次俄乌和谈的团长,此次再度担任团长,表明俄罗斯将这次和谈当作3年前和谈的延续,显示其对和平的追求态度。
普京与泽连斯基谈判风格存在明显差异。泽连斯基与特朗普风格类似,倾向于一把手先进行沟通,定下基调后再由下属交流具体事务,即便最终谈不成功也无妨;而普京的风格是先由下属进行谈判,取得具体成果后,他再与对方首脑交流,以成功的谈判成果维护自身形象。在此次俄乌谈判预期不明朗的情况下,普京不会率先与泽连斯基会面。
(三)安全因素考量
普京的安全保障是重要考量因素。自2017年以来,普京就未曾访问过土耳其,原定于2024年2月的访问也被一再推迟。有媒体报道,克里姆林宫要求俄方战斗机为普京的总统专机护航,但这需要土耳其暂时关闭北约防空系统,否则战斗机可能被自动识别为威胁目标,实现难度较大。并且,土耳其安卡拉最大的三家酒店希尔顿、喜来登和万豪都是美国企业掌控,俄方认为这对普京的安全构成潜在风险。加之2016年俄罗斯驻土耳其大使卡尔洛夫被刺事件,当时土耳其安保力量的“静默”反应,使得外界对其保障高级别外国官员安全的能力产生严重质疑,这也使得普京出席谈判的安全风险增加。
二、泽连斯基不出席的原因
(一)国内政治因素
在乌克兰国内,前线战事久攻不下、反攻失败、兵员短缺,部分乌军士兵公开对“延长战斗时间”表示困惑和无力,民间不满情绪上升,泽连斯基已无法依靠“胜利主义”凝聚社会共识。此时若他出席与俄方的谈判,且谈判结果不能让国内民众满意,反对派可能以“总统无权签署条约”为由抵制协议,甚至引发宪政危机 。此外,泽连斯基此前强调只与普京谈判,如今普京不出席,他若参与和俄方低级别代表团的谈判,可能被国内民众视为软弱和妥协,影响自身政治威望。
(二)国际压力与期望落差
国际上,欧洲多国虽催促乌方重回谈判桌,但各方利益诉求不同。泽连斯基原本期待与普京直接谈判,能在谈判中获得更多有利条件,同时借助与普京的会面提升自身国际影响力。然而普京缺席,使得泽连斯基的期望落空。并且,美国在俄乌问题上态度的转变,从积极军援到如今施压谈判,让泽连斯基处于两难境地。若他在普京缺席情况下出席谈判,可能无法满足美国等西方国家对谈判成果的期望,影响后续乌克兰从西方获得的支持。同时,泽连斯基也希望通过坚持只与普京谈判,向国际社会展示乌克兰在谈判中的强硬姿态,争取更多舆论支持。
此次俄乌谈判中普京与泽连斯基的缺席,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而这些因素也将深刻影响着谈判的走向与最终结果。
来源:虫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