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下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一个人能否集中注意力、保持专注力,已成了一种珍贵的能力。就拿手机来说,已经和我们形影不离。而手机屏幕上不断闪烁的小红点和弹出的通知,就像无形的干扰器,不断分散着人们的视线和注意力。成年人如此,学生也不例外。
在当下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一个人能否集中注意力、保持专注力,已成了一种珍贵的能力。就拿手机来说,已经和我们形影不离。而手机屏幕上不断闪烁的小红点和弹出的通知,就像无形的干扰器,不断分散着人们的视线和注意力。成年人如此,学生也不例外。
对于很多家长而言,孩子注意力无法集中,似乎就是个无解的难题。很多家长抱怨,给孩子讲故事时,发现孩子坐不住;平时玩玩具也是三分钟热度,一个玩具玩不到几分钟就去玩别的;写作业经常磨蹭拖延,小动作特别多……在和不少家长的交流中,我经常听到他们的感叹,“孩子是聪明的,就是不认真对待作业。”这些无奈背后,指向的正是注意力不集中这个问题。
要想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首先就要帮助他们延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试想,如果孩子不能静下心、坐下来,从头到尾读完一本书中的一个章节,或专心致志地完成一份家庭作业,那么,世界上最优的学习方法恐怕也无法帮到他。而如果能从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无异于给了他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培养专注力的过程,最怕家长的干扰
心理学家认为,注意力是指在完成某项任务时,人的意识所选择的方向。注意力是意志的一种表现。
善于集中注意力的人,就等于打开了智慧的天窗。狄更斯说过,他创作成功的诀窍,就在于能使自己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当时所创作的—个情节上。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在回答自己成功的秘诀时也说,“因为我总是孜孜不倦地思考这个问题。”可见,没有注意力就没有天才。谁的注意力不集中,谁就不可能自觉地做好他所从事的工作。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是提高学习成绩的第一步。也正因此,家长总是告诉孩子,“要集中注意力”,因为他们知道,如果孩子不能控制自己的思维和行动,把注意力集中在功课上,他们就无法好好学习。
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或许很容易做到在各种环境中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因为经过多年锻炼,我们大多已经学会了怎样才能聚精会神地对待一项工作。
这一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在大人看来或许觉得很平常。但是对于孩子来说,集中注意力也是一种本领,就像其他本领一样,孩子必须经过学习,才能掌握。所以,要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家长不妨先从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点,而这些兴趣正是他们专注力的源泉。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跟随他们的兴趣,而不是强加自己的意愿。让孩子学会经常保持专注的状态后,即便他今后在做自己不那么感兴趣的事情时,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会相对较长。
在教育界有一句名言:“除非你被孩子邀请,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在孩子尝试集中注意力的过程中,最怕的其实就是家长不请自来的打断和干扰。当孩子专注地做一件事时,家长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减少无关因素的干扰,并在一旁静静观察,而不是频繁地打断他们。
积极的自言自语和想象,能有效保持注意力
进入学习阶段后,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首先,不妨让孩子试着学习积极的自言自语和想象。
自言自语是保持注意力的―种手段。例如,在体育比赛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运动员在电视镜头里喃喃自语:“没问题,你能行!”“眼睛盯住球!”这种利用词语或句子来保持注意力的方法,就是“自言自语”法。而想象是一种可以通过对自己意识中的“眼睛”所看到的形象进行控制的方法,以此来加强注意的广度。例如,一个田径运动员在跑到一半路程时,他能够想象自己正要到达终点,这种想象与自言自语的效果一样,有助于把注意力集中在某项困难的任务上,并增强完成这项任务的信心。
同样的道理,孩子也能利用自言自语和想象来集中注意力。但这两个方法实施起来,可能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时利用想象和自言自语的方式,反而会集中不了注意力呢?
比如,孩子坐下来读书,却想象了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其他事情,诸如明天晚上的篮球比赛会如何,或周末到海边玩等等。在孩子的大脑里,这些无关的想象会与具体的学习任务发生“激烈对抗”。这时,孩子可能对自己说:“我没希望了,不可能集中精力去钻研学习了……”在这种情况下,想象和自言自语反倒对集中注意力不利。因为想象比赛和海边,对学习而言,是分散注意力的想象,会导致消极的自言自语——“我没希望”,最后甚至导致对学校、对自己采取消极的态度。所以,必须教会孩子挑选那些有助于完成学习任务的词语和想象,改变自言自语和想象方式,才能够提高注意力。
例如,当孩子在学习时,如果发现他的注意力已经从书本转向别的方面,要帮助孩子学会识别这些分散注意力的想象,而不是向它们妥协,并应该这样暗示自己:“我知道我的注意力分散了,但是我能战胜它,我再坚持学习半小时,然后休息一下。”于是,孩子不再想象去海边,而是平静自信地想象当下的学习任务。一旦走上积极的自言自语和想象的轨道,孩子的思想很快就能回到学习上来。
在帮助孩子学习运用积极的自言自语和想象时,家长还可以建议他这样来告诫自己:“当我读这一段课文时,我一定要想想,从中我学到了什么;如果我读完了这一页,我应该能说出我刚才所读内容的含义。”这样的自言自语,同样能够帮助孩子聚精会神地学习。
提升内在主动性,教孩子学会分解目标
提升专注力的另一大法宝,是要能够在学习中不断提出问题。在陪伴孩子阅读时,家长可以教孩子根据书中的内容、向自己提出问题。比如,这个故事说的是什么?其中,谁做了些什么事?为什么这样做?让孩子学会向自己提问题,帮助他们把分散的注意力集中并保持在自己的学业上。
与此同时,当孩子正在学习时,最好能给他们设定好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家长可以要求孩子,无论是学习一本书还是上一节课,都必须完成所指定的目标。当然,要求达到的目标,要依课程和孩子的年龄而定。例如,家长可以要求孩子在学习之后,说出这篇课文的要点,或者能够解答某个具体的问题。这个目标最好由家长和孩子共同讨论并确定,且要符合孩子的学习习惯。在帮助孩子确定学习目标时要注意,依次提出许多小目标,比只提出一个大目标好。
此外,家长还可以制定一些不同的目标,来帮助孩子把注意力放在课程的要点上。比如,为了帮助孩子增强记忆乐曲的能力,可以要求让孩子从头至尾演奏一小段乐曲。
当孩子开始习惯于应用具体的目标去指导自己的学习时,家长就可以要求他自己去设计某些学习目标,鼓励孩子把学习任务划分为许多小部分,每一部分都确立一个目标——先学习这一部分,并阐明其要点,然后再继续学习下一部分。
当然,孩子能否专注,以及专注的时长,与他内在的主动性也密不可分。如果孩子处在被动状态下,是无法持久专注的。因为内在的抗拒感会分散他的注意力,且被动注意的持续时间很短,而主动注意保持的时间相对就要长很多。
换言之,如果孩子的日常生活、学习总是被家长安排控制着,他们就会缺乏主动性,感觉做事是为父母做的,因此也就难以专注。所以,面对孩子的学习,家长最好不要大包大揽,而是要把孩子的事情交给他们自己做。当孩子感到自己可以决定和掌控一些事情,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会增强,在做事时自然也会更加专注。
在学习时间安排上,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孩子一起对学习和休息时间进行安排。比如,如果完成一门学科的作业需要20分钟,就把“专注时间”定为20分钟,做完后休息5到10分钟,再做下一学科的作业,再休息5到10分钟。根据孩子的专注力情况,一开始可以将“专注时间”设置得短些,之后再慢慢增加,从10分钟到15分钟、20分钟……
要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培养专注力,必须尊重每个孩子的成长节奏,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去尝试,而不是急于求成。毕竟,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专注力培养也必然充满个性与差异,顺其自然并顺势而为,才是最好的选择。
文:王大龙(作者为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图:视觉中国
编辑:王星
来源:文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