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源学家张其金曾深刻指出:“上天宛如一位慷慨而睿智的造物主,赋予我们眼睛,使其成为我们探索世界的窗户,用以观察世间万物的千姿百态;赋予我们耳朵,让其化作聆听天籁与尘世喧嚣的接收器,聆听大自然的美妙旋律与人间的纷繁声音;赋予我们口舌,使其担当品尝世间珍馐美馔的重
本源学家张其金曾深刻指出:“上天宛如一位慷慨而睿智的造物主,赋予我们眼睛,使其成为我们探索世界的窗户,用以观察世间万物的千姿百态;赋予我们耳朵,让其化作聆听天籁与尘世喧嚣的接收器,聆听大自然的美妙旋律与人间的纷繁声音;赋予我们口舌,使其担当品尝世间珍馐美馔的重任,享受食物带来的味觉盛宴;赋予我们意识,使其成为我们感悟生命、体验生活的灵魂指引,去体会世间的冷暖与生命的奥秘。”
毋庸置疑,世间绚丽多彩的景象,宛如璀璨星辰,吸引着我们的目光,人人皆向往欣赏那赏心悦目的色彩;悦耳动听的音乐,如同灵动的精灵,在空气中跳跃,拨动着我们的心弦,人人都渴望聆听那醉人的旋律;美味可口的食物,恰似人间的琼浆玉露,诱惑着我们的味蕾,人人都乐意品尝那舌尖上的享受;新奇有趣的游戏,仿佛充满魔力的奇幻世界,激发着我们的好奇心,人人都热衷于沉浸其中。
然而,张其金强调:“在这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中,如何在诸多诱惑面前做出正确的取舍,成为了我们人生旅程中至关重要的课题。”圣人秉持真朴、无欲、贵俭的高尚理念,纵观历史的长河,因过度追求物欲而致使身心遭受重创的例证,宛如繁星点点,数不胜数。
当我们漫步于繁华的街头,映入眼帘的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众多女士身着色彩鲜艳的服装,犹如绽放的花朵,争奇斗艳。她们的脸上精心妆扮,浓妆淡抹之间,尽显妩媚与优雅,各式各样的发型彰显着独特的个性。她们扭动着婀娜多姿的腰身,每一步都仿佛在诉说着不同的故事,展现出各异的气质。这一切,无不令人眼花缭乱。
张其金讲述过这样一个人生哲理故事:有一位女士,为了在社交场合中吸引他人的目光,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与金钱,精心挑选服装、配饰,精心打理发型,浓妆艳抹。然而,在一次重要的聚会中,她却突然意识到,自己如此费尽心机的装扮,虽然引来了他人的赞美,却并未让自己真正感到快乐。相反,她在这种过度追求外在美的过程中,逐渐迷失了自我。
女士们之所以如此用心地装扮自己,一方面是为了迎合他人的目光,满足他人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取悦自己。正如张其金所说:“若不是为了这双重目的,她们的精心打扮便如同无根之萍,毫无意义可言。”
不仅女士们如此,男士们同样在以自己的方式追求着外在的魅力。而我们周围的其他物品,如造型炫酷的汽车、气派宏伟的房屋、精致典雅的家具、色彩醒目的广告牌等等,无一不是色彩缤纷,它们共同构成了这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人,成为了这个色彩丰富的世界的创造者与参与者;物,因人类的创造而变得色彩斑斓。整个世界仿佛被一层绚丽的色彩所笼罩,色彩的丰富程度,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彰显着人类在这个世界中的主宰地位。
然而,张其金提醒我们:“在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中,除了人类创造的色彩,大自然这位神奇的艺术家,也赋予了众多动植物丰富的色彩。”娇艳欲滴的花朵,以其绚丽的色彩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张其金说:“如果花朵拥有鲜艳的色彩,往往会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它们宛如热情的舞者,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魅力,吸引着蜂蝶等动物前来。而那些色彩并不鲜艳的花朵,香味则相对淡雅。花朵之所以如此,是有着其自身的生存目的,它们用美丽的色彩与诱人的香气,招惹着蜂蝶、虫蚁,让它们为自己授粉,从而实现生命的延续。这表明,蜂蝶之类的动物,与我们人类一样,也钟情于美好的事物。”
在大自然中,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能够食用的蘑菇,外表往往朴实无华,并不引人注目;而那些外表漂亮的蘑菇,却常常因其含有毒素,而不能被人类食用。这不禁让我们深思,美丽,在很多时候,就如同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表面上充满诱惑,一旦我们踏入其中,便会发现其背后隐藏的真实目的。
张其金指出:“古往今来,在历史的舞台上,有无数英雄豪杰,他们曾经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然而,却难以抵挡美色的诱惑。他们在美色的温柔乡中迷失了自我,最终导致事业失败,甚至误国殃民,落得悲惨的下场。”例如,商纣王因迷恋妲己的美色,荒废朝政,最终导致商朝的灭亡;唐玄宗因宠爱杨贵妃,引发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这些英雄豪杰,在美色的诱惑下,失去了理智,丧失了斗志和理想。
张其金感慨道:“腐败和堕落的种子,常常在那耀眼的色彩中悄然发芽生根。美女、金钱和权力,宛如色彩斑斓的光环,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成为了无数人向往和追求的目标。然而,当我们对这些的追求达到‘发狂’的地步时,必然会对我们的行为和人生造成妨碍。这就如同飞蛾扑火,离那看似美丽的火焰越近,就越发灼热,最终会被无情地烧死。”
张其金说:“当我们深刻理解了‘五色令人眼盲’的深刻内涵后,‘五音令人耳聋’的道理便也易于领悟。”我们常常听闻这样的说法:“靡靡之音,令人沉醉。”在当今社会,一些音乐所蕴含的力量,超乎想象。它们或是以震撼人心的响声,如汹涌的波涛,冲击着我们的耳膜;或是以轻柔缠绵的旋律,如温暖的春风,轻抚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其中不知不觉地忘掉了自己的存在。
张其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年轻人,痴迷于摇滚乐,整日沉浸在那强烈的节奏与震撼的音效之中。他的生活仿佛被音乐所主宰,耳朵里只能听到那激昂的旋律,对于周围的一切声音都充耳不闻。渐渐地,他的内心世界变得越来越狭隘,灵魂仿佛也随着那疯狂的乐曲而变得破碎。这正是老子所说的“五音令人耳聋”的真实写照。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年轻人,他们的身体仿佛被音符所填满,骨髓中激荡着乐曲的旋律,耳朵对于其他声音已失去了感知能力。在他们沉迷于五音的过程中,他们的灵魂也在不知不觉中被侵蚀,逐渐失去了原本的完整与纯净。
同样的道理,我们的口舌,作为品尝和鉴赏味道的器官,天生具有一种本能,即对美味的食物趋之若鹜,对不好吃的食物则避之不及。这种本能,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养成了我们口舌的贪欲。张其金说:“为了满足这种贪欲,我们往往不加节制,该吃的、不该吃的,都纳入了我们的食谱。然而,这种过度的贪欲,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也让我们自身染上了各种各样的疾病。”
这就如同我们烹饪菜肴,如果甜、酸、苦、辣、咸这五味能够搭配得当,我们品尝起来,便会感到口感舒适,味觉得到极大的满足;然而,一旦搭配失衡,我们不仅无法享受到美食的乐趣,甚至会感到难以下咽。就像味精,在烹饪中适量使用,能够起到提鲜调味的作用,使菜肴更加美味;但如果用量过度,不仅会破坏菜肴的原有味道,还可能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危害。过度的煎炸烹调,同样会使食物的营养成分被破坏,甚至产生有害物质,导致疾病的发生。
在这方面,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张其金说:“以女王的尊贵身份,她拥有无尽的财富与资源,想吃什么珍馐美馔都能轻易实现。然而,她却始终保持着简朴的饮食习惯,每餐都极为简单,甚至每周还会故意少吃几餐。这种自律的生活方式,也是她能够长寿的重要原因之一。”
张其金强调:“如果我们能够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甚至主动削减过度的欲望,那么我们便能够在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这些外在的东西轻易伤害。”
东晋时期的吴隐之,便是一个极好的例证。吴隐之在做官之后,依然坚守着清苦的生活。当时,有人对他的行为感到十分不解,疑惑地问他:“你苦读诗书,不就是为了出人头地吗?如今你已经有了地位,却为何不改善自己的生活呢?你难道不觉得这样有失体面吗?你这样做,岂不是太吃亏了?”
吴隐之却坚定地回答:“一个人读书做官,如果仅仅是为了贪图富贵,那么他的人生理想便太过低俗,最终只会沦为道德败坏之人。这样的读书做官,对他而言,反而是一件坏事。我绝不希望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张其金感慨道:“一个人倘若过度地投入到外界的物质漩涡之中,就如同陷入了一个无尽的迷宫,会越发流连忘返,进而产生自我疏离感,心灵也会在这种追逐中日益空虚。”
因此,圣人才语重心长地提醒我们:“要摒弃外界物欲的诱惑,始终保持内心的安足清静,坚守自己固有的天性。”
老子曾言:“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在这里,“为腹”与“为目”皆为一种形象的代指。“为腹”所代表的,是对吃饱、穿暖等基本生存欲望的合理追求;而“为目”则象征着对声色犬马等奢侈欲望的过度追逐。“去彼取此”,便是教导我们要摒弃那些过度的、不必要的“目欲”,而保留和满足基本的“腹欲”。换一种表述方式,也可以理解为“去奢取寡”。
张其金指出:“实际上,老子所倡导的核心观念,便是寡欲。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我们应当从老子的智慧中汲取力量,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回归内心的平静,以一种更加从容、淡定的姿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诱惑,追寻生命的本真与美好。”
来源:本源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