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无极资本InfiniCapital以15.5亿港元认购微盟集团增发股份,至此这家扎根阿布扎比与香港的双总部机构,自2024年10月首投中手游以来,累计向中国科技企业注入超过150亿港元。从AI龙头商汤科技的大模型到光伏龙头协鑫科技的钙钛矿技术,从优必选的
作者┃龙翔
编辑┃伊风
近日,无极资本InfiniCapital以15.5亿港元认购微盟集团增发股份,至此这家扎根阿布扎比与香港的双总部机构,自2024年10月首投中手游以来,累计向中国科技企业注入超过150亿港元。从AI龙头商汤科技的大模型到光伏龙头协鑫科技的钙钛矿技术,从优必选的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到顺丰的国际物流网络,这一笔笔跨越AI、新能源、高端制造的投资组合,正勾勒出全球资本对中国科技资产的估值新框架——中国硬科技正从“可选配置”变为“必选项”。
从香港到中东:InfiniCapital无极资本何方神圣?
一年不到投资中国科技公司150亿港元,无极资本到底何方神圣?
故事始于2015年香港中环的一间办公室。创始人钱涛(TonyChin)带着摩根士丹利、汇丰银行的跨境并购经验,以及在香港私募股权公司GCSCapital主导亚洲金融并购的经历,创立了这家最初以自营交易为主的机构。从公开资料开看,其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的学术背景,叠加多年国际投行历练,为其埋下了"跨市场、跨产业"的投资基因——这也成为日后其投资多家中国AI产业公司的重要铺垫。
无极资本的发展路径呈现清晰的"三级跳"特征:2019年是关键转折点,其获得香港证监会(SFC)牌照,从自营交易机构转型为正规资产管理公司,可面向专业投资者提供服务;2023年11月,无极资本进一步开放外部资本募集,完成从封闭型基金到开放型资管平台的跨越,管理规模随之突破百亿美元;2024年在阿布扎比设立办公室并拿下当地金融特区(ADGM)牌照,成为全亚洲首个在阿布扎比获牌的同类机构,至此"香港+阿布扎比"双总部格局正式成型,东京办公室则同步承担起东亚市场拓展职能。
这种地理布局绝非偶然。香港总部使其能近距离捕捉中国科技企业的成长机会,阿布扎比总部则直接对接中东主权财富基金的资金池,这些管理规模超3万亿美元的资本,正迫切寻求亚洲科技赛道的长期配置机会。
拆解无极资本150亿投资逻辑:中国“硬核技术”价值跃迁
我们可以回顾无极资本的投资脉络。2024年,可以说是试水阶段,无极资本参与了顺丰IPO基石投资认购,以及中手游的定增,但总体金额不大。
而2025年,无极资本开始发力。6月至8月期间,无极资本以基石投资者身份参与了曹操出行、蓝思科技等港股IPO项目。随后的7月至9月,先后以独家认购的方式参与了第四范式、商汤集团和中国儒意、协鑫科技等公司的H股配售,总金额超过100亿港元。
9月18日,无极资本再度出手,以2.26港元/股的价格认购微盟集团6.88亿股股份,总投资额约15.56亿港元。配售完成后,无极资本将持有微盟集团16%的股份,成为其最大单一股东。
可以发现,无极资本对中国科技产业理解深刻。从商汤科技、第四范式等AI领军企业,到蓝思科技等高端制造代表,再到曹操出行等智慧交通平台,无极资本的投资组合几乎覆盖了中国新经济的核心赛道,体现了其对中国产业升级趋势的长期看好。
同时,无极资本以港股为主战场,通过参与定向增发快速获取股权,单笔投资规模从十几亿港币到数十亿港币不等。这种方式既能为企业提供急需资金,又能避免公开市场波动对股价的冲击。
此外,投资阶段覆盖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是其另一鲜明特点。通过私募股权、上市基石投资、战略配售等多元化工具,无极资本实现了对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覆盖。2025年6月,其同时出现在曹操出行和蓝思科技香港IPO的基石投资者名单中,而对优必选的投资则创新性地采用了"10亿美元战略融资授信额度"模式,包含股票配售、可转债认购和现金提款权等多种工具,体现了其灵活的交易结构设计能力。这种全周期布局不仅提高了资本使用效率,更使机构能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获取相应收益。
从“可选”到“必选”的逻辑转变,中国科技资产价值重估
可以说,无极资本的投资行为是国际长线资本加速配置中国资产的一个缩影。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与二次融资合计金额突破1800亿港元,同比增长62%,创三年来新高。
这也直观体现出全球资本对中国资产的态度,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
好莱坞电影《大空头》原型人物迈克尔·巴里的投资策略转变更具象征意义。2025年第二季度,巴里清空了此前持有的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百度和携程等中概股的看跌期权,转而买入阿里巴巴和京东的看涨期权,涉及金额分别达2800万美元和3260万美元。
摩根士丹利表示,截至8月底,外国多头基金的资金流入规模已达10亿美元,去年则流出170亿美元。策略师Laura Wang表示,她最近赴美路演期间,超过90%的客户明确表示愿意增加对中国的敞口,是自2021年初市场触及高点以来兴趣最高的一次。
这与一季度其几乎清空所有中概股持仓形成鲜明对比。
高盛在最新研报中指出,中国正重新吸引全球投资者的目光,6月和7月的市场调研显示,国际资本对中国股票的兴趣已升至近年高点。同时,景顺发布的2025年全球主权机构报告显示,59%的主权基金表示未来五年将增加对中国资产的配置。
惠理集团投资组合总监盛今分析认为,中国资产具备三大核心竞争优势: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工程师红利”显现以及在AI、半导体、新能源、航空航天等科技领域的突破。
长城证券2025年2月发布的研报指出,DeepSeek在训练环节的创新优化符合AI产业发展方向,中国AI产业的投资机会正获得全球关注。这可能是短期A/H股相对全球股市重要的Alpha线索。
资金面上,美国降息周期开启,海外资金增配中国资产的趋势更加明显。同时,国内资金也在寻找出路,南下资金加速买入港股。而全球基金目前仍处于低配状态,这意味着仍有大量空间可以加仓中国资产。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市场正在好转,中国科技公司已展现出全球竞争力,基本面与资金面的共振,正推动中国科技资产价值重估,吸引全球资本的持续流入。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的态度转变,背后是深刻的投资逻辑变化。长期来看,中国科技企业不再仅仅是全球资本配置中的“可选项”,而是逐渐转变为“必选项”。
来源:速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