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排哥”何以爆红?真诚才是最硬核的营销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9 17:13 1

摘要:近日,江西景德镇五中附近的街头,48岁的“鸡排哥”李俊永守着炸锅忙得汗湿围裙。他的摊位前,100张印着“景德镇我来了”的排队卡发得一丝不苟,限购2份的规矩让队伍虽长却不焦躁;收摊时翻出的最后一块鸡排,被他随手塞给守候的女生,一句“最幸运的女人”让姑娘举着鸡排直

王志高

近日,江西景德镇五中附近的街头,48岁的“鸡排哥”李俊永守着炸锅忙得汗湿围裙。他的摊位前,100张印着“景德镇我来了”的排队卡发得一丝不苟,限购2份的规矩让队伍虽长却不焦躁;收摊时翻出的最后一块鸡排,被他随手塞给守候的女生,一句“最幸运的女人”让姑娘举着鸡排直奔彩票店——这不是网红剧本,是个炸了9年鸡排的摊主,用最笨拙的真诚,炸出了全网关注的“顶流”。

当网红店还在玩“限量三小时”“打卡发圈免单”的饥饿营销时,“鸡排哥”的“反套路”显得格格不入。最初每人卖5份,顾客抱怨“吃不完”,他减到3份;仍有食客排两小时空手而归,再砍到2份,还做了带城市标语的排队卡。“让大家不用白跑,比啥营销都强。”他的话朴素得像街坊聊天,却精准戳中当代人痛点:我们反感的不是排队,是“排了也白排”的算计;抵触的不是限量,是“为限量而限量”的虚伪。

更难得的是,他的真诚从不“挑场合”。收摊剩一块鸡排,没想着留给自己或明天卖,随手递给陌生人;“鸡排嫂”天热发矿泉水,不是拍视频博好感,单纯想让顾客解渴。这些举动没有表演感,像极了小时候巷口卖糖画的爷爷,多给糖稀总说“小孩家家的,别告诉大人”。当商业褪去包装,露出“把顾客当邻居”的本真,反而让人挪不开步。

“鸡排哥”的爆红,本质是“真诚者的胜利”。这些年,营销翻车太多了:奶茶店雇人排队被扒,餐厅标“妈妈的味道”却卫生不达标,网红品牌涨完价就割韭菜……当“真诚”成了稀缺品,消费者反而像饿了三天的人,闻见馒头香就挪不动腿。社会学有个“信任资本”——看不见摸不着,却比黄金保值。“鸡排哥”9年没换摊、没涨虚价、没玩套路,他的信任是用每天炸200块鸡排、记100张顾客脸、回应每句“哥今天鸡排嫩不嫩”攒下的。正如网友调侃:“找个不套路的摊主,比找对象还难。”他的火,是大众对“靠谱”的集体投票。

有人问:“‘鸡排哥’算会营销吗?”答案恰恰是“不算”——他太不懂营销了。不研究用户画像,不计算转化率,连朋友圈都少发,惟一“推广”是顾客自发拍的视频:“这大哥说话真有意思,鸡排也实在。”这种“无心插柳”的传播,恰恰印证营销的最高境界:当产品足够真诚,服务足够走心,所有套路都多余。

城市烟火气里藏着最朴素的商业智慧。景德镇把“鸡排哥”当文化符号,不是鸡排多特别,是他让每个路过的人感受到:这座城市,有人认真做小生意,有人真诚对陌生人。这种温度,比景点打卡照更留人。

暮色中,“鸡排哥”擦净炸锅准备收摊。他或许没想过“爆红”为何发生,但我们知道——当商业回归“把人当人”的本质,当真诚取代套路成为底色,每个认真活着的人,都能成为自己生活的“顶流”。最硬核的营销,从来不是技巧堆砌的泡沫,而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真心。

文字:王志高;

图片:来自网络;

主编:秦睿;

监制:薛军;

来源:青海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