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只要血钠没过这个数,不要过度吃药,别自己吓自己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9 17:05 1

摘要:“医生,我这个血钠算正常吗?报告里没有警示,但昨天网上看到说低钠、高钠都可能致命,万一我被吓倒了没?”

王阿姨 72 岁,前几天体检时做了常规电解质检查,结果显示她的血钠是 140 mmol/L。

她拿着报告单,忐忑地去找她的主治医生:

“医生,我这个血钠算正常吗?报告里没有警示,但昨天网上看到说低钠、高钠都可能致命,万一我被吓倒了没?”

她的儿子也在旁边说:“妈,你要不要先吃点补钠片?反正这种片好像没什么坏处吧?”

医生看了看报告、查了她的症状、看了她的整体情况,微微一笑说:

“只要血钠在135–145 mmol/L之间,就属于正常范围。你现在 140,完全不必过度吃药。多喝水、少熬夜、定期监测就可以,别自己给自己添压力。”

王阿姨一愣:“原来我自己吓自己了?”

是的。很多人一看到“偏高”“偏低”就慌张加药,反而可能带来风险。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

血钠的正常区间、异常意味着什么当血钠稍微“偏低 / 偏高”时,盲目用药可能有什么后果在医生指导下,该如何远离“补钠过度”的误区

希望这篇能让你理解:只要在安全区间,就不用自己吓自己

“血钠”指的是血清中钠离子的浓度,它是维持体液渗透压、电解质平衡、神经肌肉兴奋性等核心生理功能的重要指标。

也就是说,只要你的血钠在 135–145 这个范围内(含边界),生理上通常被认为是“正常”,即便是略微偏低或偏高一点,也不一定要马上用药。

当血钠轻微偏离范围时,人体有几套内在的调节机制: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当血钠下降,肾上皮就可增加钠重吸收,减少钠排出。抗利尿激素(ADH)机制:通过调节水分重吸收来维持钠浓度稳定。口渴调节 / 饮水行为:当渗透压变化,渴觉机制启动,促使人主动摄入水分或减少饮水。

这些机制在正常生理范围内是足以保持钠水平稳定的,所以若你血钠在 135–145 范围内,通常是无需外加钠剂或干预的。

只有当血钠偏离幅度较大或伴有症状(如头晕、呕吐、精神状态异常等),才可能需要临床干预。

当你避免盲目补钠、避免滥用利水 / 利尿剂 /钠盐制剂,而是依靠合理生活调控,你可能在几个月内逐渐看到这些改善:

电解质稳定性更高
身体的自稳机制渐渐占主导,不容易因为某次“补钠 / 少钠”操作而被打乱肾功能负荷减轻
不随意让肾脏负荷补钠或排钠压力,可让肾脏更轻松维持内环境平衡血压波动减小
钠及水分调节稳定,对血压控制是有益的,尤其是对高血压或心血管人群精神状态、头晕、浮肿等症状减少
部分人在补钠 / 滥用利水时会出现浮肿、头晕、疲乏等副作用,避免这种操作后,身体会逐步恢复自然平衡

这些效果或许并不剧烈,但在日常体感上能让你“少被电解质波动折腾”。

既然很多情况下不需要过度吃药或补钠,那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该怎么做呢?

下面是医生/营养师推荐的 4 个策略:

建议这样做,这 4 招帮助改善

① 明确“安全区间”与测量频率

若你的血钠稳定在 135–145 范围内,无症状,则无需频繁补钠或调整建议每 3–6 个月测一次电解质(包括钠、钾、氯等)若有肾病、心衰、慢性利水剂使用等背景,可适当缩短监测间隔

② 保持适量钠摄入 + 水摄入平衡

饮食中适量摄入食盐(如每日不宜过度控制为极低)同时不要过量喝水,避免“稀释性低钠”若有利尿剂或慢性疾病背景,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钠 / 水摄入

③ 避免盲目用“补钠片 / 生理盐水 /利水剂”

补钠制剂(口服或注射)若无医生指示,不建议私自服用利水剂(如利尿剂)或降钠操作亦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忌因“害怕低钠”反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

④ 若钠明显异常、有症状,及时就医处理

若血钠 150,或伴有头晕、呕吐、抽搐、意识障碍等,应及时就医在医院会依据程度(轻度 / 中度 / 重度)选择补液或紧急处理措施补钠速度应控制——通常不建议 24 小时内提升超过 10–12 mmol/L,以防“渗透性脱髓鞘症”(osmotic demyelination syndrome)风险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2Lippincott+2

王阿姨听完医生的话后,心情放松许多。

她明白了:自己血钠 140 属于正常,不必因网上说“低钠致死”“高钠致命”就慌张补剂、乱服药。

她开始调整饮水量、控制用盐量、定期监测电解质。

半年后复查,血钠依然稳定在 138–142,且体感良好,无头晕、无浮肿、无口渴异常。

医生常说:

“医学不是‘越补越好’,而是 ‘人体内那条平衡线’ 别随意跨越。”

愿你每次拿到化验单,都能先查这个数字:135–145,若在范围内,别自己吓自己。

更多要做的,是日常良好的水盐管理、生活习惯控制、及时复查和听从医嘱。

本文内容为健康科普参考,不构成个体诊断或用药建议。

具体健康情况仍需前往当地正规医院进行面诊,结合你的肾功能、用药史、症状表现等,由专业医生决定是否需要补钠或调整治疗策略。

参考资料: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Overview of the treatment of hyponatremia in adults”,UpToDate 专题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yponatremia”,Mayoclinic 资料

“Hyponatremia Guidelines”,Medscape 综合指南医学在线

“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of Severe Hyponatremia”,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研究美国心脏协会期刊

“Hyponatremia and Symptoms of Low Sodium Levels”, VerywellHealth 概述Verywell Health

来源:余容灵讲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