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9月29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路透社记者的提问直指近期引发全球热议的中国K字签证——“这一政策在世界范围内广受关注,尤其在印度,能否分享本周三生效的K字签证的新信息与细节?”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明确回应:增设K字签证,核心是为促进中外青年科技人才交流合作,这
在9月29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路透社记者的提问直指近期引发全球热议的中国K字签证——“这一政策在世界范围内广受关注,尤其在印度,能否分享本周三生效的K字签证的新信息与细节?”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明确回应:增设K字签证,核心是为促进中外青年科技人才交流合作,这一专项签证将于10月1日正式落地。
这场“全球关注的签证新政”,本质是中国在全球科技人才竞争中的一次战略布局。K字签证并非普通签证的补充,而是专门瞄准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制药等前沿领域的青年人才,填补了现有R字高层次人才签证与Z字普通工作签证之间的空白。其最颠覆的创新在于“去雇主担保化”——申请人无需国内机构出具邀请函或推荐信,只要是境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学科的学士及以上毕业生,或在这些机构从事相关科研、教育工作,就能直接申请 。
对比现有签证,K字签证的“便利度”直接拉满。以往外国青年科技人才来华,往往卡在“提前找合作单位”的环节,而K字签证打破了这一限制:持证人入境后可灵活从事科研交流、创业、商务等多重活动,有效期最长可达5年,停留期和入境次数也优于传统签证类别。更贴心的是,政策还配套了家庭支持措施,持证人可同步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请居留许可,从根源上解决跨国家庭的团聚难题。目前签证申请系统已完成升级,审批周期缩短至15个工作日,具体细则将通过驻外使领馆网站同步公布 。
为何印度对这一政策反应格外强烈?答案藏在全球人才流动的变局中。近年美国H-1B签证费用飙升至10万美元,政策不确定性加剧,让大量印度STEM人才陷入选择困境。印度《明特报》直言,K字签证的推出“恰逢其时”,为印度科技人才提供了“美国之外的优质选项”。对印度科技企业而言,这一政策更意味着新机遇——班加罗尔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可借此派遣工程师赴华参与项目,逐步构建跨区域创新网络,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数据显示,政策公布首月,全球咨询量已超10万人次,印度籍咨询者占比显著领先。
从中国视角看,K字签证是“引才”更是“筑生态”。当前国内前沿科技领域虽人才储备充足,但在尖端复合型人才和全球科研网络融入上仍有短板,而青年科技人才正处于学术生涯的关键期,更易融入本土创新体系。清华大学已明确表态,将为持K字签证的科研人员开放与本土教师同等的实验室资源,这一“柔性引才”模式有望加速国际合作论文产出,助力高校冲击世界一流排名。
10月1日起,这场“全球人才邀约”将正式生效。从本质上看,K字签证的推出不仅是一次签证政策的优化,更是中国向世界释放的明确信号:在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中国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搭建全球创新合作平台。而印度等人才输出大国的关注,恰恰印证了这一政策在全球人才格局中的分量——未来,或许会有更多外国青年科技人才,带着技术与创意,凭一张K字签证来华逐梦。
来源:肥东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