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和观察 | 写作加油站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9 14:53 1

摘要:作文难,难作文,这是学生最头疼的事情。学生不愿写作,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作文有一种畏惧、厌烦的心理。但它偏偏又是一项重要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考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学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作文难,难作文,这是学生最头疼的事情。学生不愿写作,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作文有一种畏惧、厌烦的心理。但它偏偏又是一项重要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考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学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如何让这一矛盾得到化解,让学生有语可言,有文可写,我觉得阅读和观察是习作的重点。

01

培养阅读习惯

多阅读,而且要广泛地、多样化地阅读。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输出能力。比如绘本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图片来说说故事、谈谈发现,这就是一种语言输出能力的体现。

阅读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各种小说、散文、诗歌、新闻等,能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话题和观点,学习各种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了解更多文化背景和社会现象。

通过长期阅读,不断积累各种素材,学生在提笔写作时就能够有文可写,写出来的文章更具有深度和广度。

02

培养观察能力

小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主题就是观察,让学生借助图画观察找出明显的信息;

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主题是观察与思考,让学生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可以把这个词语运用到句子里;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主题也是观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把观察所得以文字形式写下来;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继续在三年级的基础上把观察深度化,进行连续观察,日记体裁初见雏形;

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主题是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体会静态和动态美,这也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来实现,六年级的习作亦是如此。

我们不难发现,观察始终贯穿整个小学阶段,观察能力的培养可见一斑。一二年级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开始写看图说话,这就是观察力的初步体现,学生在有意识地观察后得出结论。三年级后,观察就从框架中跳出来,可以让学生把观察力运用到生活中,转化成描写生活的能力。

比如植物的生长,我们可以让学生一周记录一次植物生长的变化,可以是植物的高度、叶子的颜色、叶子的数量等等。又比如母亲的辛苦,我们可以让学生观察母亲日常忙碌中的行为和肢体语言的表达,还可以通过对话的方式来体现等等。

引导学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双手摸,用嘴巴尝,留心身边的事物,抓住这些事物的特点。久而久之,学生在提笔写作的时候,脑海中就会想到观察,同时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写作素材。

我相信,大量的阅读积累和良好的观察习惯,肯定能让学生在写作时有语可言,有文可写。当然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贵在坚持,做一个坚持阅读的人,热爱阅读的人,热爱生活的人,你的笔尖自然会帮你记录美好的瞬间。

来源:未来作家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