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9月28日,南平建阳考亭书院石牌坊前,伴随着孩子们清朗的诵读声,福建省第十九届“书香八闽”全民读书月启动仪式举行。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们,因为“阅读”这个共同的纽带而连接、相聚。
启动仪式上的音诗画表演《阅行万里》。(张行健摄)
“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9月28日,南平建阳考亭书院石牌坊前,伴随着孩子们清朗的诵读声,福建省第十九届“书香八闽”全民读书月启动仪式举行。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们,因为“阅读”这个共同的纽带而连接、相聚。
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启动仪式上,孩子们齐声诵读的内容,包括了南宋理学家朱熹所作的《朱子家训》。“‘半亩方塘一鉴开’‘昨夜江边春水生’,朱子的这两首诗的诗名都是《观书有感》。”南平市建阳区朱子文化研究会会长祝熹介绍,《观书有感》即和我们今天推广的全民阅读相关。朱子强调“学以致用”,所思所学要回到日用,回到百姓生活日常,这恰恰是我们全民阅读推广的意义和方向,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来自建阳区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高梓谦,是福建省第四届“阅读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书香伴我行”读书征文获奖代表。他说,很高兴能在现场参加这次全民读书月的启动仪式,通过活动让他更了解建阳,了解朱子文化。“建阳有很多的书吧,书吧里安静、书很多,让人可以沉浸于书海。”高梓谦说,生活在这样一座充满书香的城市,自己感到无比幸福。
同样作为读书征文获奖代表的书香少年李鑫乐,在他的获奖作品《我眼中的建阳》中这么写道——“考亭书院旁,清澈的溪水潺潺流淌,似在娓娓低吟着这座古老而又神秘的城市千百年来的故事。在我眼中,建阳是一座低调且深沉的城市,认真考古它的过去,就会发现它既有沉淀千年的古韵,又焕发着蓬勃向上的现代活力。”
“在我们建阳,有很多的书吧,特别是学校附近的书吧,是孩子们放学后常去的地方。”李鑫乐的妈妈王敏闽说,平日也常带着孩子到书吧读书、写作业,或是参加书吧里举办的公益阅读活动。在她看来,建阳是一座能让人们尽享阅读乐趣的城市,城市里浓厚的书香氛围让他们感到自豪且安心。
公益书吧涵养一城书香
从原来的书院林立,到如今的书舍比邻。在建阳,48家公益书吧构建起了“城市十分钟阅读圈”,越来越多的市民走进书吧、阅读分享,一批批书吧志愿者践行着“共建共享自助互助公益成长”的理念,将“书香”散播。
“建阳一中校友公益书吧是建阳城区首个开放使用的公益书吧。”潭阳书舍·来读书吧志愿者、建阳一中校友公益书吧执行吧主谢雨虹介绍,“今天的活动,我们有近50名志愿者到了现场,他们之中有很多是公益书吧的第一批志愿者,在他们的影响下,如今有很多志愿者家人、朋友也加入到志愿服务中来,书香建阳正变得越来越好。”
“以前忙工作,没怎么好好看书,现在退休了,想补补知识。孙女正上大班,平时也会带她来书吧读书,现在她都会主动给我讲故事,也不总盯着手机。”60多岁的张翠华是建阳花海公益书吧的志愿者,第一次走进书吧,她就被里面的氛围吸引。张翠华坦言,当志愿者不仅是想为社会做点贡献,更是想提升自己:“有时候跟孙女对话,会读错字,她就纠正我。有书读的日子,觉得特别充实,自己也越活越年轻了。”
阅读氛围“热”起来了。“这几年,来读书的人越来越多了,特别是周末,书吧里满是家长和孩子。”建阳区崇阳街道宣传委员梁婧姝说,作为街道宣传工作者,她明显感觉到建阳的书香氛围在悄然变浓——“十分钟阅读圈”覆盖到各个小区,居民出门就能找到书角,快节奏生活里,越来越多人愿意放下手机,享受阅读的慢时光。“就连平日里爱闹的小朋友,一进书吧就安静下来,跟着大家一起沉浸在故事里。”她笑着说。
沉浸式感受非遗魅力
在南平市图书馆里,书香、墨香、茶香交织成趣。活动现场,市民们围在茶桌旁,看着茶汤在茶筅击拂后泛起细腻的沫饽,忍不住上手尝试。“点茶是南平市级非遗,光说不够,得让大家亲手摸、亲口尝,才能真正懂它。”建阳区点茶协会会长苏文一边整理着茶器,一边介绍,“我们想借全民读书月这个契机,把宋代点茶的韵味传得更远。”谈及对此次活动的感受,苏文频频称赞:“孩子们作为讲解员,不是单纯背稿子,他们对非遗都很了解。”在她看来,非遗从娃娃抓起,从校园走进大众视野,这样的传播才更有生命力。
在另一项南平非遗——建本雕版印刷技艺的展示现场,大家感受的是“两把刷子”的魅力。“建阳是图书之府、建本之乡,从宋代起就飘着书香了。”建阳区建本协会会长余贤伟一开口,便是对家乡文化满满的自豪感。在读书月活动中,他带着雕版印刷体验项目而来,“雕版印刷有六大步,备版、写稿、校对、雕刻、刷印、装订,现在大家体验的是最关键的刷印环节。”余贤伟拿起刷子示范着,“机器印的东西少了温度,亲手刷出来的,每一张都不一样,这才是传统技艺的魅力。”他还介绍,如今南平市图书馆内,还在筹建建本文化展馆,未来会有专门的体验中心,等展馆建好了,读者来借阅书籍时,还能体验雕版印刷,这样一来,建本的故事就能传得更广了。
来源:伏未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