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93阅兵的直播画面里面出现了迎宾车队的时候,有几十个中国的家庭都在做着同样的一件事情。就是在找自己家的车子的身影。
93阅兵的车主们的荣耀。我的爱车,组成了我们的国宾车队。
在电视里面。礼宾车队慢慢的开过长安街,河南的车主手里面拿着遥控器,在微微的颤抖。
他说,你看,车头那一道小划痕,就是上一次停车蹭的,错不了。
在93阅兵的直播画面里面出现了迎宾车队的时候,有几十个中国的家庭都在做着同样的一件事情。就是在找自己家的车子的身影。
这一场国家盛典的迎宾用车,竟然是从全国的老百姓们手里面借来的。
这一些完成了使命的迎宾车正在陆陆续续的返还给车主们,而每一辆返还的车辙里,都藏着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和国家相连的故事。
在93阅兵开始以前,中国一汽向全中国的红旗车主征集了车辆作为礼宾车的消息,在车主群里面引发了热烈的响应。
这一辈子没有机会去参加阅兵,可以让车子替我们为国家出一份力,这是一份多么大的荣耀啊。
郑州的老李刚下班回到家以后,马上就填表报名了。
在河南,最后选出了50辆车况良好的红旗汽车。在这一些车主里面,有的人是小生意的老板,有的是退休的老师,也有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
他们的身份不一样,但是都怀着满腔想为国家做点啥的热情。
这一些被选中的车辆,经历了一场非常严苛的体检。
在一个军事基地的检测现场,技术人员用专业的设备扫描了每一辆车的底盘。
有一位参加过5次阅兵保障的老技师感叹地说,这一些车要比出厂的时候还要完美,因为他们开过的每一米都是国家的颜面。
为了让自己家的车在阅兵上撑得起场面,车主们把车都当成了宝贝。
来自郑州的张师傅特意和单位请了假,开着车子去4S店做了一整套的保养,就连轮胎缝里面藏着的小石头,他都用牙签来挑干净了。
在9月3号阅兵的那一天,这一些车主们的心情简直就是比自己去上战场都还要紧张。
李师傅早早的就把他的亲戚朋友们都叫到了家里,把电视的声音调到了最大声。
在车队出现的时候,他一眼就把自己家的车给认了出来他说,你们看,车头上面有一道小划痕,就是上一次我停车的时候蹭的,绝对错不了,就是我们家的车。
他刚说完这一句话,全家马上鼓起掌来,别提有多自豪了。
王先生的一家人围着坐在电视机的面前,他的儿子突然就指着电视屏幕喊道,爸爸,那一辆车是不是我们家的呢?
王先生看了一下,激动得拍起了大腿,他说,对,就是它。那一种激动和自豪的感觉在他的脸上洋溢着。
在阅兵活动结束了以后,这一切承载着不一般使命的礼宾车开始一辆接着一辆地返还给车主们了。
在车辆归还的时候,还有一连串的暖心细节,让人觉得非常的动容。在车辆归还的时候,不止油箱加满了,就连车身也精心的镀上了一层保护蜡。
每一位车主都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由阅兵指挥部监制的纪念徽章,在背面上刻着专属的编号和国之重器,民之荣光的字样。
在这一场借车行动的背后,不是因为国家缺车,而是一种富有深意的制度设计。
从延安时期纺车转动的声响,到现在阅兵场上的共享车队,勤俭节约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精神基因。
在消息传开了以后,网友们的评论刷了屏,这哪是借车啊,这分明就是让全世界看,中国老百姓的日子过好了。
在这一场盛典的背后,是精密如钟表般的后勤保障。
北京市纪念活动领导小组阅兵服务保障指挥部编制的流程方案厚达13万字,从动线到人员站位都精心的安排。
在三次综合演练和无数次的专项推演中,方案在不断的优化,第3次演练的时候,流程已经细化到了1642项,准点率高达98.9%。
高效协同的指挥系统创造了北京速度。在两天的时间里面,观礼台拔地而起,5万人50分钟有序的疏散,在大会结束以后的几个小时里,城市恢复了常态。
在这一些礼宾车穿梭在长安街头的时候,它们化作了流动的民族情感纽带。
有一位来自长春的退休工程师李师傅,把自己珍藏的1984年阅兵老照片和爱车合影发在了朋友圈上并配文说,当年我在一汽参与研发,如今我的车能续写这份荣光。
这一种代际传承的情感共鸣,让每一辆被选中的红旗车都承载着双重的使命。
他们不只是民族工业的鲜活见证,更是亿万人民和国家同频共振的精神图腾。
在这一些车辆归还给车主们的时候,每一位车主都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是由阅兵指挥部监制的纪念徽章,徽章背面还刻着专属的编号和国之重器,民之荣光的字样。
这一些车子已经还给车主们了,但是它们早就已经不再是普通的代步工具。
张师傅把阅兵礼宾车的纪念牌挂在了车子上面,一开车的时候就能想到自己的车子曾经参加过阅兵。
李女士把当时通知要征用她的车子的信息存到了手机相册里面,她说要留给自己的孙子以后看,别提他俩有多自豪了。
这一些礼宾车不只是见证了一场阅兵,更是把一个国家和人民心连心的底气给体现了出来,说明了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
要是你有这个机会的话,你会愿意把自己的爱车拿来参与到这样的国家盛典上面吗?欢迎把你的观点和感受在评论区里分享出来。
本文参考:北京市纪念活动领导小组阅兵服务保障指挥部公开资料、中国一汽官方信息
来源:三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