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二医学生大热结肠癌去世,年仅22岁,遗书让人泪目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9 16:23 1

摘要:2025年9月28日,云南女孩大热在社交平台更新了一条特殊动态。视频里,她化着淡妆,对着镜头轻轻说出“晚安”,背景音是舒缓的钢琴曲。

2025年9月28日,云南女孩大热在社交平台更新了一条特殊动态。视频里,她化着淡妆,对着镜头轻轻说出“晚安”,背景音是舒缓的钢琴曲。

谁也没想到,这条看似平常的动态,竟是22岁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大二学生大热的生命绝唱——两天前,她因结肠癌永远闭上了眼睛。

这个曾以580分考入名校的“别人家的孩子”,用生命最后的火焰照亮了无数人对教育、健康与亲情的反思。

1999年出生于云南曲靖的大热,从小就是“教科书式”的优等生。母亲是中学教师,父亲在国企工作,这样的家庭组合往往伴随着严苛的教育模式。

大热回忆,从小学起,母亲就要求她每天完成3套数学卷子才能吃饭,周末要背诵《唐诗三百首》,连压岁钱都被强制存进“大学基金”。

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下,大热养成了“跑步去食堂”“汤泡饭节省时间”的习惯,甚至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明明热爱艺术,却因母亲一句“医生社会地位高”而选择了医学专业。

进入昆明理工大学后,大热延续了“拼命三娘”的模式。同学回忆,她常常在图书馆待到闭馆,早餐永远是便利店的饭团,连生理期都在实验室做解剖实验。

这种近乎自虐的学习状态,让她大一就拿到了国家奖学金,却也埋下了健康隐患——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她频繁出现腹痛,却总以“肠胃炎”敷衍了事。

2024年5月,命运的警钟终于敲响。端午节假期,大热在回家的长途客车上突然疼到休克,被好心人送往医院后,确诊为晚期结肠癌。

这个结果犹如晴天霹雳——作为医学生,她比任何人都清楚,年轻患者的癌细胞代谢速度是中老年人的3倍,复发率高达70%。

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病房里,大热经历了人生最艰难的抉择。手术切除了她三分之二的结肠,化疗让她一头长发掉光,曾经165cm的高挑身材瘦到不足45公斤。

但这个倔强的女孩没有选择怨天尤人,反而在第一次复诊发现癌细胞暂时控制住后,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对外宣称“抗癌成功”,然后搬离学校宿舍,开始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

2024年8月,大热在昆明市区租了一间带落地窗的公寓。她开始频繁参加朋友聚会,学习化妆和穿搭,甚至报名参加女团直播。

在直播间里,她穿着亮片短裙,用虚弱的声音喊着“家人们点点关注”,每次直播结束都累得瘫倒在椅子上。

有粉丝劝她休息,她却在私信里回复:“靠自己挣的钱,花起来才安心。”这种近乎偏执的“自救”,让她在半年内攒下了5万元积蓄。

更令人震撼的是她2025年5月发布的一条动态:“得知癌症时,我居然感到开心。因为我终于可以摆脱那个永远考第一的自己。”这条获得98万点赞的动态,揭开了她压抑多年的内心世界。

在接受《春城晚报》采访时,大热坦言:“从小到大,我活着的意义就是满足别人的期待。现在,我终于能为自己活一次。”

最后的告别:晚安,世界

2025年9月,癌细胞再次扩散至大热的肝脏和肺部。在ICU病房里,她拒绝了一切有创治疗,坚持拔掉氧气管。

护士回忆,她临终前握着母亲的手说:“妈,别难过。我终于不用再当‘别人家的孩子’了。”9月26日21时,这个与死神抗争了500多天的女孩,在《卡农》的钢琴曲中停止了呼吸。

结语

大热的离世,撕开了“完美教育”的华丽外衣。当我们为她的坚强落泪时,更应反思:是什么让一个花季少女用生命换取片刻自由?

在“内卷”盛行的今天,我们是否正在用“为你好”的名义,亲手折断孩子们的翅膀?正如大热在遗书中写的:“如果有来生,我想做个普通女孩,慢慢吃饭,慢慢长大。”

资料来源

《结肠癌诊疗指南(2025版)》,国家卫健委,2025年3月发布。

《青少年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社会科学院,2024年12月发布。

《春城晚报》2025年5月12日报道《抗癌女孩大热:我不是英雄,只是想做自己》。

来源:淼犇三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