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绩点3.2到3.8,双非生的保研转机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9 16:10 1

摘要:作为双非院校的大一学生,前半学期我完全是 “保研小白” 状态。专业课混学分,绩点只有 3.2,看着同学卷奖学金、泡实验室,我也不太清晰保研到底要准备什么。后来听到辅导员说 “想保研得从大一开始规划”,我慌了神:没绩点、没竞赛、没论文,再这么下去,肯定连保研门槛

作为双非院校的大一学生,前半学期我完全是 “保研小白” 状态。专业课混学分,绩点只有 3.2,看着同学卷奖学金、泡实验室,我也不太清晰保研到底要准备什么。后来听到辅导员说 “想保研得从大一开始规划”,我慌了神:没绩点、没竞赛、没论文,再这么下去,肯定连保研门槛都够不着。

转机是朋友推荐的起航教育的鲲跃计划,她说这个计划专门帮大一大二学生梳理保研方向做规划。抱着试试的心态咨询后,老师没推销课程,反而拿着我的成绩单逐科分析,指出 “专业课偏科”“英语缺乏学术训练” 的问题,还帮我初步梳理兴趣方向。后来才知道,这是鲲跃计划的 “全方位定位规划”,能根据我的基础做个性化方案,这让我觉得 “保研有了方向”。

按鲲跃计划学习规划后,我最大的变化是 “不盲目刷题,知道补短板”。之前高数、线代都只考80分,计划帮我匹配了清华数学系学长当学科名师,他没让我死刷题,而是帮我梳理知识点框架,把难懂的定理拆成生活化例子。跟着学了两个多月,这学期专业课测验成绩明显提升,绩点慢慢往3.8靠近,排名也从班级中游爬到了前15%。

英语方面也少走了弯路。之前总觉得英语不好是 “词汇量不够”,背了好几本单词书也没用。鲲跃的英语老师看了我的模考卷,说我是 “阅读定位不准”“写作缺逻辑”,专门定制了 “每日1篇精读+1段学术仿写” 的计划,还帮我练保研常考的学术讲座听力。现在做六级真题,阅读正确率比之前高了 40%,考试终于有底气了。

最意外的是论文入门。我一直觉得 “双非学生发论文不现实”,但鲲跃的论文导师说 “先从普刊练手,掌握学术规范更重要”。他帮我选了 “乡村新媒体传播” 的选题(我想往新传方向靠),从文献检索到框架搭建,甚至参考文献格式都手把手教。现在我已经写完论文初稿,虽然还没投稿,但至少摸清了学术写作的门路,比之前 “连论文结构都不懂” 强太多。

竞赛上也不跟风了。之前跟风报 “挑战杯”,没经验连校赛都没出。鲲跃的竞赛指导老师帮我分析,与其报多个,不如聚焦一个适合的,推荐我参加 “互联网 +” 双创赛,还帮我组队(队友都是同计划的大一生),一起打磨项目计划书。现在我们的项目刚通过院级初审,虽然还没到省级,但至少知道竞赛该怎么准备,不再是瞎凑数了。

更重要的是,鲲跃计划帮我避开了 “信息差”。之前想往新传方向转,不知道该补哪些基础课,计划里的中传博导老师给我列了书单,分享新传前沿论文,还帮我联系了在读学姐,让我提前了解学科重点。不像身边有些同学,还在盲目补无关课程,我现在知道 “该学什么、怎么学”,节省了很多时间。

现在我终于明白,大一大二的保研准备,关键是 “找对方向少走弯路”。如果没遇到鲲跃计划,我可能还在死磕没用的知识点,浪费时间又没效果。同时,也想给同阶段的学弟学妹提个醒:别觉得大一早,保研规划要趁早;也别瞎卷,找个能帮你补短板、梳方向的计划,真的能少走很多弯路。

目前我的保研准备还在进行中,但至少不再迷茫。绩点在提升,英语有进步,论文和竞赛也有了头绪。跟着鲲跃计划一步步来,我越来越有信心。只要按节奏补短板,双非也能慢慢靠近保研目标。

来源:齐鲁晚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