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人们的印象里,夫妻应该同床共枕、“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现实中,越来越多的人悄悄分开了被窝。
作者/金峰随记
分床睡,不是偶然。
在人们的印象里,夫妻应该同床共枕、“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现实中,越来越多的人悄悄分开了被窝。
一个人滚来滚去,另一个人背对着静静发呆。原本一张床,可以装下所有温柔和疲惫。可床一分,距离就生了,心也跟着远了。
有人说,能一起入睡的人,全世界都不会对你恶意。可是现在,这份温度逐渐凉了。
分开睡久了,再想牵手说话,都觉别扭。
开始或许是为了安静、方便,其实是回避和逃离。一但习惯了地铁同站不同车、一屋两人不相闻,只剩无声暗流。
沟通减少,是第二道鸿沟。
从前,一天的琐事都愿意同对方分享,嬉笑怒骂,也有你我影子。如今,各自盯着手机,低头刷着朋友圈,晚餐时间只剩碗筷碰撞。
有苦憋着,有乐藏着。
有人说,“君问归期未有期”,丈夫在家,妻子好像看不见;妻子吐槽,丈夫当耳旁风。
慢慢地,两个人之间只剩天气预报和外卖菜单的对白。
世间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枕边人咫尺,却无话可说。
沟通一旦中断,情感慢慢变薄。误会、隔阂日积月累,夫妻像“鸡同鸭讲”,越走越陌生。
指责和埋怨,渐成家常便饭。
想起柴米油盐,就气不打一处来,对方做什么都是错。谁睡得太晚,谁买菜没挑新鲜,甚至鞋子摆放,都可能成为火药桶。
“家不是讲理的地方”,可我们偏偏在家的时候最爱讲道理。
一次又一次争吵,并没有解决问题,只让矛盾在心里发酵,冰山一点点堆积。
生活变成拉锯,两败俱伤。
谁也不服软,谁也不让步,吵完冷战,冷战完装作若无其事。于是,争吵成了习惯,彼此消耗着最后的耐心。
亲密消失,是感情的信号灯。
身边人一碰就烦,一抱就躲。曾经的小动作——牵手、拥抱、轻吻,如今早已溜走无踪。
有人说:没有肢体接触的婚姻,像枯井无水。
关系冷却,哪怕面对面吃饭,也如两位熟悉的路人。
亲密不是大张旗鼓,而是点滴小意。哪怕只是轻声一句“累不累”,一个叮嘱的眼神,都比冰冷的沉默来得动人。
当“夫妻”只剩各自的空间与被单,日子就真的变淡了。
最冰冷的,是无视和冷漠。
你咳嗽,他不闻;他郁闷,你不理。
从关心到无感,从在意到忽略。或许连孩子都察觉,家里空气都冷了。
梁实秋说:“最大的淡泊不是无欲,而是漠然。”
夫妻之间,最怕的世不是争吵,而是一种看不见的空气墙。
曾经在乎,现在连一句叮咛都没有。彼此生活轨迹仿佛交叉后越发平行,没有温度,没有期待。
其实再好的感情,也经不起日复一日的冷漠消磨。
不是哪天突然翻脸,而是在一桩桩生活小事中,感情悄悄漏光。你觉得是对方变了,其实是你们早已在彼此心里悄然疏远。
但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也没有无法挽回的亲密。
发现问题时,敢于直面,比逃避要勇敢。多一些主动,多一声问候,哪怕只是聊聊无聊的小事,都可能把心拉回来一点。
亲密靠经营,冷漠须警醒。你不主动靠近,对方自然远离。心靠心,才有真正的温存。
正如李清照所说:“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婚姻不是一场考验忍耐的拉锯,而是两个人共同修行。
与其等到无话可说、无力可拥时痛悔,不如现在行动起来,多给一点耐心,多留一些善意,哪怕只是一个微笑。
时光如水,且行且惜。夫妻之间终究是“一生一世一双人”,别让感情走散在茶米油盐之中。
珍惜眼前人,愿每一个读到这里的你,都能守住温暖,握紧陪伴。
来源:金峰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