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阳明点透:“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曾国藩亲述:“人但有恒,事无不成。”
42岁才开窍的笨人,逆袭成千古完人。
王阳明点透:“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
曾国藩亲述:“人但有恒,事无不成。”
他天生愚钝却靠六招脱胎换骨,
不是天赋异禀,是普通人能复制的笨功夫。
曾国藩日记写:“今日临帖百字,抄经十页。”
哪怕病中咳血都不间断。
三十年坚持写字,笔迹从歪扭变刚劲。
《格言联璧》点破:“日日行,不怕千万里。”
普通人总想干大事,他教你:
买菜时核对每文钱,扫地时专注簸箕纹路。
小块功夫堆厚了,自然撞开改变的大门。
有人笑他死脑筋,十年后差距拉大。
一直往前拱的乌龟,早把打盹的兔子甩过山头。
家书明示:“每日须有常课,勿忘勿助。”
今日比昨日多懂什么?
此刻言行何处欠妥?
明日如何补救?
他某次宴席贪杯三盏,回家痛批自己“禽兽不如”。
孔子老话:“吾日三省吾身。”
反思不是自虐,是校准指南针,纠偏越趁早,人生的亏空越小 。
多数人摔跤骂石头,他蹲下补鞋洞。
每天调半度方向,十年不走岔道。
湘军战报记:“屡败屡战,愈挫愈奋。”
靖港水战全军覆没,投江被救后重组水师。
《菜根谭》有言:“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普通人三次碰壁就放弃,他的门槛是三十次。
吃苦消化力决定爬坡快慢,老茧越磨越硬,骨头越练越沉。
熬其实是攒本钱:
每栽一回认准一个坑,百坑踩遍自成活地图。
咬牙扛到底的人不是身板铁,是懂的省着力气使。
教子书写:“宁可不识一字,不可不识一人。”
初见江忠源断言“此人必殉国”,后果战死沙场。
诸葛亮诫子:“识人之道,在观其行。”
看人准靠三照妖镜:
危急时眼珠子往哪转?得失时嘴角往哪撇?疲惫时腿脚往哪拖?
活人比死标签可靠,盯仨月手脚动静,强过听十年的漂亮话。
他给身边人分三等:
做实事的放心交托,能栽培的用心点拨,耍嘴皮的连夜送走。
人脉不在簿子厚薄,在摸清几张底牌。
奏折坦言:“初拟陆战平叛,今改水师制胜。”
原计划陆路剿敌,发现水路关键立刻转型。
《盐铁论》警示:“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风向变了硬不调头的船,铁定沉江喂鱼。
砍掉烂枝比硬撑更需要胆,死抱错路狂奔,就是赶着投胎。
他每月捋三色清单:
能成的描蓝,要改的画黄,该扔的涂红。
懂拐弯的爬山人,总比死站悬崖的早登顶。
曾国藩诫弟:“天道忌巧,凡事当尚拙。”
背书写到四更天还记不牢,就点油灯抄十遍,熏得鼻孔发黑。
行军灶图纸改八遍还是误事,熬三宿重画三十稿,眼皮打架也不歇。
曾氏摸心窝说:“拙看着慢,其实是稳当路。”
聪明人总想抄近道,他专挑笨路往里钻,
熬汤得盯火苗摇摆,筑堤要查每筐土渣。
真本事都猫在笨功夫里。
耍花枪的闪了腰,闷头刻木头的倒雕出整条活龙。
胡适看得透:“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曾国藩的六把土钥匙,没有天赋异禀,十年砖头磨成玉,笨人也能成砥柱。
来源:三思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