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山大学图书馆内,数百名学生正通过5G网络流畅地参与线上学术讲座,高清视频无卡顿传输;在华南理工大学体育馆里,一场万人活动的多机位直播数据正通过5G-A网络稳定回传……这些无缝连接的日常,正是广东联通高速网络赋能下的智慧校园新图景。
在中山大学图书馆内,数百名学生正通过5G网络流畅地参与线上学术讲座,高清视频无卡顿传输;在华南理工大学体育馆里,一场万人活动的多机位直播数据正通过5G-A网络稳定回传……这些无缝连接的日常,正是广东联通高速网络赋能下的智慧校园新图景。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25年“信号升格”专项行动评测结果,广州联通在高等院校等重点场景的网络质量评测中表现卓越,荣获“高等学校场景网络质量奖”。
据统计,截至2025年,广州高校数量为84所,是全国高校第二城,汇聚省内一半以上高校及绝大部分名校。网络速度作为智慧校园运转的 “生命线”,直接关系到数十万师生的线上研学效率和校园生活体验。广东联通坚持以场景为中心、问题为导向,搭建了覆盖网络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体系,系统性地提升网络质量与用户体验。
数字底座夯实智慧校园基石
高校场景具有同时在线人数多、数据流量大、用户位置朝夕移动的鲜明特征。为此,广东联通针对每所高校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优化方案,综合采用5G-A网络升级、参数优化、多频段协同等有效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在中山大学(大学城校区),因校园面积广阔,受物理空间限制,图书馆、体育馆等大型场馆内部存在个别弱覆盖区域,广东联通通过室外宏站与室内分布式天线系统(DAS)的协同建设,实现校园99%以上无缝覆盖,5G驻留时长占比达到100%,可稳定支撑万人级活动的实时高清直播、智能安防、环境监测等物联网设备的海量数据回传。
目前,广东联通已在广州大学城全面部署三载波聚合(200MHz+60MHz)5G-A技术,网络下行峰值速率达1.2Gbps以上,上行速率突破200Mbps,为数字时代“智慧校园”建设打下坚实网络基础。
创新技术赋能智慧校园新生态
在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广东联通联合华南理工大学将联通5G校园随行专网与教科网能力融合,打造首个省级5G教育专网,满足智慧教育应用的多样化网络需求。目前已统一对接广东168所高校,有效实现5G教育专网的快速设计和开通,降低成本和周期。
5G随行专网采用自动化认证机制,实现业务“天级”发放、“秒级”平滑对接,师生无需更换手机卡,即可在校园内外无感切换公专网。开通5G专网的师生,无论是寒暑假在家,还是出差旅行均可直接通过手机4G/5G网络或者电脑连接手机热点在全国范围内免VPN访问学校本地化部署的满血版DeepSeek-R1、科学计算平台、应用系统、图书馆数据库等校园网内部资源。同时,依托广东省教科网, 广东省5G教育专网通过省教科网已有线路资源,将以轻量化的全新接入方式陆续落地省内各高校,接入教科网的高校不需要投资即可短期开通,融合于联通5G专网和广东省科研网,构建“5G云网一体+N个应用”的新模式,为高校教务管理、师生学习科研、信息化教育新生态等提供云网底座,推动5G+IPv6规模化部署。在广东省5G教育专网支持下,校内网络速率可提升20倍,“智慧校园”各类智慧应用将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有了5G校园专网,我们随时随地都能登校园网,再也没有VPN焦虑了!”华工计算机学院的陈同学表示。依托5G校园专网,在校师生可享受在校内和校外“无感知”访问校内网,为教学科研的高效开展提供便捷。据统计,广东联通5G校园随行专网9月份日均在线用户数近4万户,日均上行流量达32.6GB,下行流量达952GB,访问业务内网时延从24ms降为18ms,速率提升20倍。
“信号升格”铸就全域覆盖新标杆
自“信号升格”专项行动启动以来,广东联通成立专项工作组,高效推进网络升级,目前在广州共完成超2000个5G站点开通和500个基站扩容。除校园场景外,在交通枢纽、大型场馆等重点场景建设方面,已率先实现广州市14条地铁线路近800公里双方向5G全线覆盖,打造全国轨道交通5G覆盖规模最大示范项目,在大湾区文化体育中心创新应用4T4R、3CC载波聚合等先进技术,有效提升室内网络体验。
从“有信号”到“好信号”,再到“用好信号”,广东联通正逐步构建起支撑数字校园高质量发展的连接基石。未来,广东联通将继续把高质量5G网络转化为推动教育数字化、赋能教学科研的关键基础设施,持续深化“信号升格”成果,为教育现代化注入更强劲的连接动力。
来源:广东联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