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送爽,艺彩纷呈!在新中国成立76周年的喜庆氛围中,济南艺术学校重磅推出“秋之果”专业教师汇报展示活动,以一场跨越传统与现代、融合多元艺术的视听盛宴,向祖国献礼,向社会展示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燃动泉城文化热情。
金秋送爽,艺彩纷呈!在新中国成立76周年的喜庆氛围中,济南艺术学校重磅推出“秋之果”专业教师汇报展示活动,以一场跨越传统与现代、融合多元艺术的视听盛宴,向祖国献礼,向社会展示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燃动泉城文化热情。
用艺术之光点亮育人之路
演出开场,济南艺术学校校长董翠娟的致辞温情又有力。她回顾了过去一年学校在艺术教学领域的突破:“从课堂教学到舞台实践,从传统技艺传承到创新作品孵化,无论是画笔勾勒的山河,还是杂技演员腾空的身影,每一步都凝聚着师生的心血。” 董校长指出,“‘秋之果’不只是成果汇报,更是对‘立德树人’初心的叩问,对‘五育并举’使命的践行。” 她表示,师生以舞台为“镜”,照见的是扎实的专业功底;以艺术为“声”,传递的是新时代的精神力量。未来,学校将继续以高质量艺术教育为目标,为泉城乃至全国培养更多“懂艺术、有品德、敢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书写“有温度”的艺术答卷
“老教师传艺韵,中年教师扛大梁,青年教师显活力”---这场演出最动人的底色,是济南艺校老中青三代教师的同台亮相。舞台上,舞美灯光与巨型屏幕无缝联动,民乐的典雅、声乐的嘹亮、舞蹈的灵动、戏剧的张力、美术的绚烂、杂技的震撼轮番登场,整场演出既是教学成果的集中绽放,更是艺校人守正创新、砥砺前行的精神写照。2025 年的金秋,他们以专业为笔,在舞台上写下“耕耘有获、未来可期”的生动答卷。
整场演出以“器·艺术之魂”“言·声之韵”“形·动之美”“师承·未来”四大篇章串联,涵盖音乐、美术、播音、戏剧、舞蹈、曲艺、杂技七大专业,通过独唱、重唱、群舞、器乐合奏、戏剧片段等形式,全方位解锁济南艺校艺术教育的 “多元密码”全方位展现教学深度与艺术温度。
演出伊始,灯光渐暗,舞台中央一幅巨大的画卷徐徐展开,象征着艺术教育的根基与传承。第一个篇章“器·艺术之魂”以一曲悠扬的民乐合奏拉开帷幕,乐音流转间,展现了师生对传统艺术的深刻理解与创新表达。紧接着,“言·声之韵”篇章通过播音与表演的结合,用语言的力量传递情感与思想,一段段扣人心弦的戏剧独白令观众沉浸其中。在“形·动之美”篇章中,舞蹈与杂技的完美融合将力量与美感推向高潮。最后的“师承·未来”篇章以一场师生同台的大型合唱收尾,寓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赢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以艺术传承诠释教育深意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中的这句古训,恰是这场演出的深层注解。从美术教师笔下传统水墨与现代插画的碰撞,到杂技演员手中传统技巧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从老教师对青年教师 “手把手”传授技巧与绝活,到师生同台完成“音画舞技”的协同表演,济南艺校用演出诠释了“艺术传承”的真谛——不仅是技艺的传递,更是品德的熏陶、精神的延续。
不少现场观众表示:“没想到艺术学校的教师演出这么精彩,我们既看到了传统艺术的魅力,也感受到了年轻一代的创新力,这就是济南艺术教育的‘硬核实力’!” 而对于济南艺校而言,“秋之果”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未来,他们将继续以艺术为桥梁,连接课堂与社会,让多元艺术门类碰撞融合,激励着更多年轻人投身于艺术的广阔天地,也激励莘莘学子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来源:春风化雨育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