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文曲星下凡,道士却对主人家撒谎,道士:我不想害人!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06 17:23 1

摘要:"各位老少爷们儿,今儿个且听段新鲜事儿——"穿靛蓝大褂的老者抿了口茶,眼角皱纹里藏着故事,"咱镇东头王秀才家,前儿夜里炸了锅喽!三更天突然亮如白昼,产房里传出婴儿啼哭,那哭声嘹亮得,把接生婆吓得坐了个大屁墩儿!"

民国十二年秋,江南梅雨季刚过,青石镇的茶馆里飘着龙井香。说书先生一拍醒木,檐角铜铃叮当响,惊得檐下打盹的狸花猫窜上房梁。

"各位老少爷们儿,今儿个且听段新鲜事儿——"穿靛蓝大褂的老者抿了口茶,眼角皱纹里藏着故事,"咱镇东头王秀才家,前儿夜里炸了锅喽!三更天突然亮如白昼,产房里传出婴儿啼哭,那哭声嘹亮得,把接生婆吓得坐了个大屁墩儿!"

茶客们哄笑起来。靠窗的青布衫汉子往桌上扔了两个铜板:"刘先生,您又拿王秀才家说事!他家娘子怀胎十四个月才生,镇上谁不知道?"

"这回可不一样!"说书先生捻着山羊胡,"那娃娃落地不哭反笑,接生婆说他眉心有颗朱砂痣,活脱脱文曲星下凡!"他压低声音,"偏巧昨儿个,镇西头来了个游方道士……"

话音未落,茶馆门帘被掀开,穿灰布道袍的老道拄着槐木杖闯进来。他左眼蒙着黑布,右眼却亮得骇人,扫视茶客时如刀锋掠过。众人噤了声,只听他沙哑道:"无量天尊,那娃娃不是文曲星,是灾星转世!"

王秀才家此刻乱成一锅粥。东厢房里,刚生产的娘子斜倚在湘妃竹床上,脸色比宣纸还白。接生婆王婆子攥着红布包,手抖得筛糠似的:"秀才公,这孩子……这孩子真不能留啊!"

王秀才接过襁褓,只见婴儿眉心朱砂痣红得滴血,正冲他咯咯直笑。窗外忽起阴风,吹得案上《论语》哗哗作响,烛火忽明忽暗,映得墙上"耕读传家"四个字扭曲如鬼画符。

"胡说什么!"王秀才将孩子往娘子怀里一送,"我王家三代单传,好不容易得了个带把的……"话音未落,西厢房传来"哐当"巨响,像是铜盆翻倒。

众人赶去时,只见老仆王福瘫坐在地,脚边躺着个碎成八瓣的青花瓷盆。他指着墙角结巴:"蛇……蛇蜕!碗口粗的蛇蜕!"

王秀才举灯一照,墙缝里果然挂着半截银白色蛇蜕,鳞片在灯下泛着幽光。子突然尖叫起来:"当家的!孩子……孩子不见了!"

众人乱作一团时,院墙外传来道童清亮的吆喝:"无量天尊,贫道云游至此,特来化解劫数——"那独眼道士不知何时立在门外,槐木杖上缠着条青蛇,蛇信子嘶嘶作响。

王秀才抄起门闩就要赶人,道士却从褡裢里掏出半块玉玦:"秀才公可认得此物?"月光下,玉玦上的蟠螭纹活灵活现,正是王家祖传的信物,三年前随先父棺木下葬的陪葬品!

"你……你掘了我家祖坟?"王秀才气得浑身发抖。道士将玉玦抛过来:"非也非也,这是令尊托梦给贫道,说家中将有血光之灾!"他突然扯开道袍,胸膛上赫然七道狰狞伤疤,"贫道为挡灾星,被天雷劈了七回!"

王婆子突然跪地磕头:"我说呢!接生时看见娃娃屁股上有块青记,像……像蛇尾巴!"这话如油锅溅水,王秀才娘子两眼一翻晕死过去。

道士趁机道:"此子乃千年蛇妖托生,若留在家中,不出百日必克死全家!"他摸出张黄符,"贫道愿作法将其送回深山,只求秀才公赏碗斋饭。"

王秀才正犹豫,怀中婴儿突然放声大哭,哭声震得房梁簌簌落灰。道士眼中闪过一丝慌乱,左手悄悄掐诀。千钧一发之际,后院传来公鸡打鸣声,东方泛起鱼肚白。

"罢了!"王秀才将孩子往道士怀里一塞,"道长慈悲,务必……务必……"他哽咽着说不下去,转身时泪如雨下。

道士抱着襁褓疾走,拐过三条巷子才停步。他将婴儿放在青石板上,从褡裢掏出个小葫芦。正要拔塞,身后突然响起脚步声。

"道长且慢!"穿粗布短打的樵夫扛着柴刀拦住去路,"这娃娃我认得,眉心红痣像极了城隍庙里的文曲星像!"

道士独眼暴睁:"你懂个屁!这娃娃是……"话未说完,怀中婴儿突然咯咯直笑,伸出小手抓住他衣襟。道士如遭雷击,踉跄着后退三步。

樵夫趁机抢过孩子:"道长莫不是想拐卖人口?我瞧你眼罩下藏着刀伤,莫不是江洋大盗改扮的?"他扯开嗓子大喊:"抓人贩子啊!"

道士夺路而逃,拐杖敲在青石板上当当响。他一口气跑到镇外破土地庙,掀开供桌下的暗格,将婴儿塞进去,又掏出张黄符贴在石壁上。

"小祖宗,可别怨老道心狠。"他对着暗格喃喃自语,"你本该投生在范家大院,那范举人三代积德,能护你周全。偏生被蛇妖换了命格……"

话未说完,土地庙外传来脚步声。道士闪身躲到神像后,透过裂缝看见个穿绸缎的胖妇人,举着灯笼东张西望。

"翠儿,你确定是这儿?"妇人压低声音。她身后丫鬟打扮的姑娘点头:"奴婢亲眼见那道士把孩子藏这儿了。"

妇人举起灯笼照暗格,突然尖叫着后退:"蛇!有蛇!"灯笼落地,火光中可见暗格旁盘着条青蛇,蛇信子几乎舔到婴儿脸颊。

神像后的道士攥紧槐木杖,正要出手,却见那青蛇突然昂首,对着婴儿吐出颗鸽蛋大的内丹。内丹悬在婴儿眉心,朱砂痣突然大放红光,将青蛇震得飞出三丈开外。

胖妇人趁机抱起孩子就跑,道士追出去时,只看见一辆马车消失在官道尽头。他捶胸顿足:"造孽啊!范家要遭殃了!"

此时范家大院张灯结彩,范举人正抱着新得的庶子乐得合不拢嘴。这孩子生得眉清目秀,眉心红痣宛如朱砂点就。他不知这孩子本是樵夫所救,被胖妇人用五十两银子买通稳婆掉了包。

道士在土地庙枯坐三日,终于等来樵夫。他扯下眼罩,左眼竟是空洞洞的眼窝:"兄弟,贫道欠你个人情。三年前你救我于虎口,今日该还债了。"

樵夫憨笑:"道长说笑了,那日您被老虎扑倒,我不过扔块石头……"

"石头上沾着朱砂。"道士截断话头,"你可知自己为何三十岁无子?"他从褡裢掏出本泛黄的《周易》,"你祖上三代猎户,杀孽太重。这孩子本该克你,却被你积德改了命。"

樵夫脸色煞白,道士将书塞给他:"每日抄经三遍,三年后自有子嗣。"他转身欲走,樵夫突然拽住他衣袖:"道长!那孩子……"

"天机不可泄露。"道士甩开他,"记住,若见青蛇绕宅,立即往东跑,莫回头!"

范家大院,胖妇人搂着孩子冷笑。她本是范举人表妹,因通奸被逐,此次买通稳婆将私生子换进范家。此刻婴儿在她怀里突然睁眼,瞳孔竟是蛇类般的竖瞳!

与此同时,真正的文曲星转世正在樵夫家茅屋里啼哭。樵夫妻子抱着瘦小的婴儿直叹气:"当家的,这孩子怕是不成了……"话音未落,屋外传来沙沙声,竟是条青蛇驮着个竹篮游进来,篮里盛着人参、灵芝。

樵夫想起道士的话,抄起柴刀就要砍蛇。青蛇突然口吐人言:"恩公且慢!我乃千年修行,为报恩而来。"它吐出内丹,内丹悬在婴儿头顶,洒下淡淡青光。

三年后,范家大院怪事频发。先是范举人夜夜梦魇,总见条青蛇缠身;接着胖妇人突然发疯,见人就喊"蛇妖来了";最可怕的是那孩子,五岁能诵四书,却总在月夜对着空气叩拜,口称"师父"。

而樵夫家,当年病弱的孩子已能满地跑。他眉心红痣褪成浅粉,却过目不忘,三字经倒背如流。这日樵夫在山间砍柴,忽见道士独坐青石上,左眼黑洞渗着血水。

"道长!您的眼睛……"

"不妨事。"道士摸出个布偶,"今晚子时,将此物埋在范家祖坟。"他独眼闪着诡光,"记住,莫让任何人瞧见。"

樵夫揣着布偶夜奔范家祖坟,月光下见范举人正跪在坟前烧纸钱。他隐在树后,听范举人哭诉:"列祖列宗在上,那孩子……那孩子竟在祠堂写下'蛇'字百遍,墨汁里混着蛇血啊!"

樵夫趁机将布偶埋在坟头,转身时踩断枯枝。范举人厉喝:"谁!"樵夫撒腿就跑,身后传来土崩声,似有什么东西破土而出。

三日后,范家大院挂起白幡。胖妇人吊死在房梁上,舌头伸得老长。那孩子坐在灵堂前,突然对着空气咯咯直笑,手里攥着半截蛇蜕。

道士出现在樵夫家时,左眼缠着黑布,右眼已浑浊不堪。他摸着孩子的头叹息:"晚了,晚了……那蛇妖借尸还魂,如今已成气候。"他掏出张血符,"明日午时,带娃娃去城隍庙……"

话未说完,窗外狂风大作,青蛇破窗而入,内丹悬在孩子头顶。道士挥杖打去,青蛇突然化作人形,竟是三年前那接生婆!

"王婆子!"樵夫惊呼。

"老身本是山中灵蛇,为报恩才换婴。"王婆子吐出内丹,孩子眉心红痣突然大亮,"范家祖上杀我族类无数,我不过取回利息。"她突然掐住孩子脖颈,"如今文曲星归位,该你们偿命了!"

道士独眼迸出血泪,他扯开黑布,露出黑洞洞的眼窝:"你看这是何物!"王婆子惨叫着松手,内丹被道士吞入口中。

"三百年前,我师祖为封印你,自挖双目炼成天眼。"道士七窍流血,"今日我便效仿先师!"他抓住王婆子撞向供桌,香炉倾倒,香灰迷了孩子眼。

孩子突然开口,声音竟似老者:"住手!"他眉心红痣射出红光,王婆子化作青烟消散,道士栽倒在地。

"道长!"樵夫抱起孩子,却见他眉心红痣褪成浅白,目光清澈如常。孩子指着道士:"爹,他眼睛里有字。"

"无量天尊……"道士含笑而逝,怀中落下半块玉玦,与王秀才家那块严丝合缝。孩子突然跪地磕头,每磕一下,地上就绽开朵金莲。

后来樵夫将孩子送进私塾,先生惊为天人,说这孩子有过目不忘之能。十二岁中秀才,十五岁成举人,殿试时皇帝亲赐"文曲星"匾额。只是每逢月夜,他总要对着东方叩拜,口中念念有词。

而范家大院,那夜之后,人们总在雷雨天听见婴儿啼哭,混着蛇嘶声。有人说见青蛇驮着个布偶游进祖坟,布偶脸上绣着范举人的生辰八字。

故事传到京城时,有个瞎眼道士在茶馆说书。讲到动情处,他扯开眼罩,露出金线绣的《道德经》,末了总要说句:"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诸位看官,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茶客们只当他说书人的噱头,唯有角落里个青衣书生,摸着眉心浅白印子,将茶钱压在碗下,起身时带起阵清风,吹得说书人残眼窝里的金线微微发亮。

来源:痴痴笑笑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