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 News)发布的 “2024 年按业绩排名全球百强汽车零部件企业” 榜单,全球主要零部件企业的合计销售额为 9453 亿美元。这一数值较上年(9712 亿美元)下降 2.74%,分析认为,这一结果反映了同期全球整车产
根据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 News)发布的 “2024 年按业绩排名全球百强汽车零部件企业” 榜单,全球主要零部件企业的合计销售额为 9453 亿美元。这一数值较上年(9712 亿美元)下降 2.74%,分析认为,这一结果反映了同期全球整车产量下降约 1% 的影响。
前十强企业:博世稳居榜首,宁德时代、采埃孚表现疲软
前十强企业整体呈现销售额下滑趋势。博世(Bosch)近 5 年来始终保持榜首位置,彰显出全球最大零部件企业的影响力,前十强的整体格局也未发生大幅变动。不过,中国电池企业宁德时代(CATL)与德国采埃孚(ZF)的业绩疲软尤为突出。
2024 年,受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增长放缓及电池价格竞争加剧影响,宁德时代销售额同比下降9.7%。采埃孚也因部分业务部门出售等结构调整,销售额下滑 13.1%,并有10 亿欧元的净亏损。与之相反,日本电装(Denso)和加拿大麦格纳(Magna)分别实现 1.5% 和 0.1% 的增长,展现出差异化的业绩表现。
排名上升企业:亚洲市场占比显著高于其他地区
排名上升的企业在亚洲市场的业务占比平均达 43.8%,远高于其他地区。尤其是排名跃升 5 位及以上的企业,其亚洲市场销售额占比更是高达 62.7%。这一现象源于近年来亚洲地区整车生产保持稳健态势,进而推动了与当地整车企业有合作的零部件企业业绩改善。
业务领域变化:电动化、软件、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领域投入加强
按专业业务领域分析,布局电动化・电子电气零部件(电动汽车、电池、逆变器等)及软件・ADAS(自动驾驶、传感器、信息娱乐系统等)领域的企业数量有所增加。
以 2024 年为基准,涉足电动化・电子电气领域的企业共 55 家,车身・内外饰零部件企业 53 家,两类企业数量最多;
软件・ADAS 领域企业共 22 家,较 5 年前呈现小幅增长趋势;
相反,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热管理等传统领域的企业数量则维持不变或呈下降趋势。
这一变化与整车行业的电动化战略相契合,表明零部件企业也在将业务重心向未来汽车核心技术领域转移。
中国企业的崛起
中国企业的崛起是本次榜单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
2020 年全球百强零部件企业中,中国企业仅 7 家;而 2024 年这一数量增至 14 家,实现翻倍;同期中国企业的销售额从 316 亿美元激增至 986 亿美元,在百强企业总销售额中的占比从 2020 年的 4.2% 提升至 10.4%。
在中国政府 “中国制造 2025” 战略的推动下,核心零部件及原材料自给率提升工作持续推进,同时 “扩大国产半导体使用” 等供应链本土化政策同步实施,带动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协同成长。这意味着中国在全球汽车供应链中的地位正发生结构性提升。
2024 年,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受全球产量下降及电动化转型成本压力影响,销售额小幅下滑,但以亚洲市场为核心的企业仍保持增长势头。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企业影响力的扩大以及电动化・软件・ADAS 领域的强化,预计将成为未来 10 年影响全球零部件产业格局的核心因素。
来源:湖北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