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康辉在央视这么些年,名气摆在那儿,国脸,播音部主任,普通人见了他,嘴里蹦出来的词儿都是靠谱、严谨、没毛病,事业这块算是到头了。
康辉在央视这么些年,名气摆在那儿,国脸,播音部主任,普通人见了他,嘴里蹦出来的词儿都是靠谱、严谨、没毛病,事业这块算是到头了。
可一聊到他个人,那个“丁克”的标签怎么也绕不开,没孩子,家里人啥想法,外人多少能猜到点。
有人说这是他自己选的路,谈不上后悔,可真到了父母临终的时候,电话那头是噩耗,人就站在机场,心里那根线,“啪”就断了。
2018年,他在外面出差,飞机刚落,手机一开,姐姐好几个未接,回过去,那边说母亲走了。
尿毒症,什么话都没来得及说,就一句,“没能抱上孙子,遗憾”,这话不是道理,是直接往心上砸的石头。
他父亲05年走之前也念叨过一样的话,康辉那会儿还拿事业当挡箭牌,假装听不见。
隔了十几年,母亲又把这话重复了一遍。
不一样的是,这次连最后一面都没赶上,上回还能说自己忙,这回是彻底没机会了,没法回头。
他和妻子刘雅洁,2000年就商量定了,两个人都在媒体圈,工作节奏快,就没打算要孩子,也不是一时兴起,觉得两个人过日子也挺好。
可家里老人是老观念,传宗接代这事,看得比什么都重,父母催过,也闹过,最后没办法,只能嘴上不说,心里那个疙瘩一直都在。
他母亲还把康辉小时候的照片夹在书里,没事就拿出来看看,当是“孙子”,家里冷清,不是没抗议,最后都是妥协。
两代人就这么僵着,一边觉得我的人生我做主,另一边就盼着抱个孙子。
拉扯到最后,只剩下心里的一个窟窿,康辉自己也明白,这份愧疚,是藏不住的。
刘雅洁那边,大学里追的康辉,好不容易才在一起,婚后也挺干脆。
南京电视台的工作说不要就不要了,跑到北京陪着康辉,做编导也做得挺好,丁克这个事,是两个人一起决定的。
从女性的角度想,生孩子对身体消耗大,工作环境也紧张,俩人确实没那个精力。
她有自己的考量,可陪着丈夫面对父母的遗憾,这份压力也是两个人一起扛,谁都没法后退。
康辉事业上是真硬,汶川地震那会儿,一天播上百条新闻,嘴里都起了泡。
2019年中美贸易那阵子,发着39度的高烧,新闻直播愣是扛下来了。
做了那么多采访,后台的人都佩服,说他是台里的定海神针。
可事业上再硬气,家庭这块就是个缺口,他把所有精力都给了工作,选择丁克,说白了就是把家庭延续这事往后放了。
可父母哪管你播了多少新闻,掉了多少头发,老人心里就一个念想,抱孙子,现实就这么个现实,家和国,哪能都顾全。
愧疚这东西,就一直跟着他走,康辉自己也提过,心里有时候真不是滋味,现在想要孩子,他53岁了,妻子身体风险太大,他不能让她去受那个罪,只能把所有遗憾都自己扛着。
这笔账,永远都算不平了。
两口子现在还住在央视的家属房,开的车还是十年前那辆小Polo。
台里分了新房,他们也没要,说两个人住足够了,生活过得挺简单,不爱张扬,习惯了。
可没孩子这事,不是今天做了决定明天就翻篇,这是几十年的回响,一个选择题,最后成了一道后果题。
康辉这一辈子,活得够精彩,可母亲临终那句“没能抱上孙子”。
其实说的不是孩子,也不是在埋怨他,真正让他疼的,是那通电话,是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
没机会当面说说话,丁克只是一个选择,真正的遗憾,是那场来不及的告别。
孩子这事,只是把这份愧疚放大了,一辈子都留下了。
来源:文史书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