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72小时卖光大豆: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下,农民成了牺牲品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9 11:12 1

摘要:2025年9月,阿根廷经济部长卡普托的团队在罗萨里奥证券交易所搞了场“闪电行动”,宣布大豆零出口关税,还跟粮商秘密定了规矩,要在极短时间内凑够美元。

2025年9月,阿根廷经济部长卡普托的团队在罗萨里奥证券交易所搞了场“闪电行动”,宣布大豆零出口关税,还跟粮商秘密定了规矩,要在极短时间内凑够美元。

结果这事直接惹毛了全国的农业生产者,说实话,这哪是什么支持农业的政策,更像一场为了讨好美国的“政治买卖”。

当时阿根廷的比索跌得一塌糊涂,米莱政府眼看就要扛不住了。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倒是说要帮忙搞货币互换,但有个条件:阿根廷得拿出真金白银的美元储备当担保。

卡普托想都没想,直接盯上了大豆,毕竟这东西占了阿根廷外汇收入的大头。

本来农民们听说零关税还挺高兴,政府跟他们说政策能持续到10月31日,要么凑够70亿美元就停,谁知道这全是“画饼”。

农民代表一开始只同意最多结算40亿美元,结果卡普托非要提到100亿,最后好不容易谈拢70亿。

本来大家还琢磨着怎么规划卖豆的钱,没成想政府这边比谁都急,不到48小时就把70亿的额度全清完了。

后来才知道,这谈判手法跟之前跟IMF谈债务重组一模一样,搞不清的是,阿根廷怎么就总把自己的经济主动权交出去呢?

美国那边也没闲着,贝森特直接给卡普托打电话,催着要加快进度,说不然互换协议就重新算。

不光如此,美国农业部还跟嘉吉、ADM这些大粮商打招呼,结果不到12小时,70亿美元的大豆合约就全签完了。

米莱本来定好9月26日去华盛顿,也因为这事拖了一天,你说这趟访美,更像是去“交作业”的,手里没点“成果”都不敢去。

等米莱的发言人阿多尔尼晚上11点出来吹“这是创纪录的成功”时,农民们的火已经压不住了。

美国的大豆协会先跳出来,说阿根廷这么干是用低价抢市场,坑了美国农民,要求特朗普政府查这事。

阿根廷国内更乱,农村协会主席皮诺本来是支持降税的,结果基层农民天天找他要说法,他想给卡普托打电话问清楚,还被转到幕僚那里,最后只能公开说“他们耍了我”。

有个核心产区的农民在群里吐槽,说本来以为能卖到10月底,正谨慎规划资金流向,结果政府一句话就把路堵死了。

也有协会高层说“没卖掉是自己自愿的,丢了钱别赖别人”,这话听着就气人,说白了,在这种政治和财政的角力里,小农户根本没话语权,只能任人拿捏。

更麻烦的是,这波操作还打乱了全球大豆市场的节奏。

中国之前买阿根廷不少大豆,结果这次政策一折腾,直接转头跟巴西签了大单子,2025年从巴西买的大豆比去年多了不少,阿根廷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12%掉到了3%。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价格也跟着跌,单周就跌了8%,这还是2018年贸易战之后跌得最狠的一次。

回头看阿根廷这几年的大豆政策,2015年马克里政府也降过关税,但这次零关税让农民收入跌得更狠,比上次多了两倍。

其实2001年金融危机时,阿根廷就因为太依赖大豆出口栽过跟头,没想到这次又忘了教训。

更无奈的是,为了拿IMF的20亿紧急贷款,阿根廷还答应人家,未来三年大豆出口占外汇收入的比例不能低于35%,这等于把自己的经济绑在大豆上,以后想转型都难。

阿根廷这波操作,短期是凑够了美元,稳住了汇率,但代价太大了。

农业部门直接损失了12亿美元,GDP增速也被拉低了,中小农户破产的越来越多,说不定还会有一波农民往城里跑。

长期来看,南美大豆市场的格局也变了,巴西现在占了全球41%的份额,阿根廷掉到了19%,中国也开始从俄罗斯、乌克兰买更多大豆,加速搞“多元化”,不想再被单一国家的政策影响。

阿根廷想破局,得先跳出“靠大豆换美元”的圈子。

比如搞个农产品期货机制,别让政策一变动就坑了农民;再跟中国合作搞点农业科技,比如引进耐盐碱的大豆品种,提高产量也能减少依赖;最重要的是,跟IMF重新谈债务条款,别把出口收入都用来还债,多投点到产业升级上。

不然下次再遇到汇率问题,还是只能拿农民和经济主权当“筹码”,这根本不是长久之计。

说到底,阿根廷这场“豪赌”,赢了短期的美元,却输了农民的信任和长期的经济主动权。

在中美阿的三角博弈里,一粒大豆就把弱势一方的无奈暴露得明明白白,要是不早点找到自己的节奏,以后还得吃更大的亏。

来源:世间一分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