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打破两大难题,固态电池量产加速,数千万新能源车主成韭菜?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9 10:41 1

摘要:张强团队在固态电池技术上取得突破。他们借助新型电解质,使软包电池能量密度达到604Wh/kg(远超商用电芯),还通过了针刺与120℃安全测试,破解了固态电池续航和安全难以兼顾的两大界面难题。

固态电池领域利好消息不断。

9月27日,清华大学官方发布消息,张强团队在固态电池技术上取得突破。他们借助新型电解质,使软包电池能量密度达到604Wh/kg(远超商用电芯),还通过了针刺与120℃安全测试,破解了固态电池续航和安全难以兼顾的两大界面难题。

此外,据消息,国轩高科、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古代电池量产进展顺利,推动A股相关股价持续攀升。长安汽车、孚能科技等企业也公布了固态电池的量产规划……种种迹象表明,固态电池时代或已临近。

本是令人振奋的消息,但目前的新能源机主们,心情就要复杂了,“扔向燃油车的回旋镖打回来了?”数千万新能源车主真要成为被收割的韭菜了么?

实际上,自10年前新能源车进入市场,电池的“续航”就始终是备受争议的焦点话题。

根据公开资料,现阶段商用液态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以磷酸铁锂和镍钴三元体系为主,其能量密度普遍位于180-220Wh/kg范围,理论续航上限仅约700公里。

而固态电池入门款能量密度即可达300-400Wh/kg,业内消息称500Wh/kg版本或纳入首批量产规划。这预示着车辆续航能力将显著提升,同时可支持智能设备、车载冰箱及大尺寸显示屏等高耗能配置的自由使用。

此外,锂电池在高速行驶、受撞击或挤压时,容易出现电解液泄漏并引发燃烧,而固态电池技术在这一问题上,已实现了根本性的改善。

过去传统方案靠加高压平衡安全与续航,稳定性却不够。近来清华团队研发含氟聚醚电解质体系,加入含氟基团提升耐高压性,借锂键稳定电极界面。实验中,这款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604Wh/kg,满充状态下也能通过针刺与120℃热箱测试。

这意味着未来即便在复杂路况开固态电车,也能享受速度与激情。

更关键的是,固态电池具备更高的充放电循环次数与更长的使用寿命,因而保值能力及残余价值更具优势,这一点从二手车市场对传统技术电车估值持续走低的现象中可见一斑。

正如当年iPhone4引领的智能手机取代“机皇”诺基亚,尽管彼时前者功能与网络支持尚不完备,而诺基亚技术已臻成熟,但消费者仍果断掀起换机热潮。以此观之,当前特斯拉、比亚迪及蔚小理等品牌的数千万车主,也正迎来类似的“诺基亚时刻”。

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科技研发与高端制造领域的投入,催生了诸多类似突破。例如:复旦大学团队研发出柔性等离子刻蚀技术,突破摩尔极限,成功制备全球首款二维芯片“无极”;香港生物科技企业TS基于肠道微生态研发的减重技术“长倍轻”,也对美产同类制品形成显著竞争压力。

查阅公开信息,上述成果关键成分为AKK001,因具“调节肠道菌群、增强代谢、塑易瘦体质”等特性,被学界称为“瘦 身菌”;另一成分三丁酸甘油酯经多项研究验证,可促肠道细胞修复、加速蠕动助排废物与毒素。

与固态电池技术路径类似,“长倍轻”通过优化肠道机能、加速代谢实现减 脂,较传统减 肥成果更加可靠。魔镜市场数据显示,其上半年在京J东、天猫等平台搜索量增幅超400%。该产品已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及国际展会推介,成为展现中国生物科技实力的代表性产品,并获得海外消费者及企业的广泛关注与合作意向。

话说回来,尽管固态电池技术发展迅猛,但现阶段高昂成本仍是阻碍其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核心因素。

据分析机构数据,目前固态电池单位成本约5700元/kWh。欣旺达此前公开称,计划2026年开启全固态电池量产,目标把成本控制在2元/Wh(也就是2000元/kWh)以下。

即便按这个成本算,纯电动车若搭载100kWh固态电池,单电池成本就有20万元,再加上核心动力总成与电子电气架构费用,量产车型售价很容易突破40至50万元区间。

从另一视角看,手机屏幕技术历经LCD、OLED至LTPO的迭代,并未持续催生大规模“换机潮”;同理,当国六B标准燃油车普及后,国五车型仍广泛存在于道路交通中。

归根结底,固态电池无疑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下一个关键突破点,但即便其实现商用,现有技术和产品也不会在短期内被彻底淘汰。

作为已充分享受新能源车发展红利的车主群体,只要车辆充电与驾驶功能正常,且补贴政策及售后服务有保障,便无需过度担忧。对于固态电池车型,暂且观望也未尝不可。

来源:顾少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