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发布的报告带来一组令人振奋的数字:美国癌症总体死亡率比上世纪90年代下降了34%,平均每天有近400人因医学进步逃离死神魔爪。截至2025年1月,美国已有1860万癌症幸存者正常生活着,其中近半数人已带癌生存10年以上。
最近,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发布的报告带来一组令人振奋的数字:美国癌症总体死亡率比上世纪90年代下降了34%,平均每天有近400人因医学进步逃离死神魔爪。截至2025年1月,美国已有1860万癌症幸存者正常生活着,其中近半数人已带癌生存10年以上。
“癌症”这个词,对太多人来说都如同晴天霹雳。但今天,我想告诉你的是,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癌症早已不再是那个令人绝望的“不治之症”。
下面每一项单独出现都值得庆祝;如果几项同时出现,说明治愈的可能性更高。但请记住:没有哪一项能 100% 证明“永远不会复发”。
✦ 连续多年“无证据复发”(NED)——最重要的信号之一
如果在完成根治性治疗后,影像学、体检、肿瘤标志物等连续多年都找不到肿瘤的任何迹象,这就是最有说服力的“好消息”。在很多实体瘤/血液肿瘤里,若在常见的复发高峰期(通常是前 2–5 年)后仍无复发,长期治愈的概率显著上升。事实上,很多权威机构指出:若保持5 年完全缓解,常被视为“可以说很可能已被治愈”的标准之一(但并非适用于所有癌种)。
✦ 手术/放疗后病理与影像均提示“完全切净/消失病灶”
若做了根治性切除(R0 切除:切缘阴性),术后病理没有残余病灶,且术后随访影像长期正常,这是治愈的重要基础。
同样,对于放疗或化疗后,若影像(CT/MRI/PET)系统评估为完全缓解并在随访中持续稳定,也属于有利证据。(不过影像学灵敏度与癌种有关,需结合病理/随访数据解读。)
✦ 血液或体液(肿瘤标志物)长期正常并保持稳定
对于某些靠肿瘤标志物监测的癌症(如前列腺癌的 PSA、结直肠癌的 CEA、卵巢癌的 CA-125、肝癌的 AFP 等),若术后或治疗后标志物迅速回归正常并在长期随访中一直维持低位且无上升趋势,这是一条重要的“好消息”。
但提示:肿瘤标志物可能假阴或假阳,要结合影像与临床。单靠标志物不够。
✦ 血液肿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检测到“MRD-阴性”(极低残余病灶未检出)
在许多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微量残留病(MRD)检测 已成为预测复发与长期结局的重要工具。
MRD 阴性(用高灵敏度方法检测不到残留克隆)与更好的无复发生存和总生存密切相关;在某些情形下,长期 MRD 阴性可被视作功能性治愈的重要证据。
✦ 接受免疫治疗或 CAR-T 等疗法后获得长期持续缓解
近年免疫治疗(尤其对某些黑色素瘤、肺癌等)与 CAR-T(主要是某些淋巴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能引起一部分患者出现超长期持续完全缓解,对这些患者来说,临床上讨论“功能性治愈(functional cure)”变得合理,但需更多时间和数据来最终判定。长期无病生存数年(比如 5、10 年)是讨论“治愈”的重要里程碑。
很多病友听到“5 年生存率”或“5 年治愈”会松一口气——确实,统计学上,多数癌症的复发风险在治疗后前 2–3 年最高,5 年无病生存率常被用作重要预后里程碑,若五年后仍无复发,长期治愈的概率明显高很多。
国家癌症研究所(NCI)与多家权威机构都提到:若保持完全缓解 5 年以上,某些癌种可以认为“非常可能已经治愈”。但这是基于群体统计,不适合把“5 年”作为对个体的绝对保证:某些癌(如某些 ER-阳性乳腺癌、甲状腺乳头状癌等)可能多年后仍有复发风险。
简言之:“5 年”是一个有用的统计学里程碑,但是否“治愈”还需看癌种、分期、分子特征与治疗途径。
因此,任何“好消息”都需要放在“治疗史、病种、分期、分子特征”这些背景下综合评估。
虽然我们谈癌症治愈,但必须诚实地说,不同类型的癌症,治愈率确实有所差异。
但即使是曾经被视为“绝症”的肺癌,也迎来了希望。中国的肺癌治疗5年生存率已从16.1%提高到19.7%。更重要的是,早期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77%~92%。
今天,当你看完这篇文章,希望你能记住:癌症不再等于绝望。无数人已经战胜了癌症,恢复了正常生活,而你,也可能是其中之一。
来源:健康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