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风送爽,五谷飘香,眼下正值玉米收获的黄金时节。在西峰区的田间地头,高大的玉米与低矮的大豆错落相间,排列成行,共同勾勒出一幅和谐生动的丰收图景。这套集“良技”与“良法”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模式,正以其显著优势,成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新引擎。
秋风送爽,五谷飘香,眼下正值玉米收获的黄金时节。在西峰区的田间地头,高大的玉米与低矮的大豆错落相间,排列成行,共同勾勒出一幅和谐生动的丰收图景。这套集“良技”与“良法”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模式,正以其显著优势,成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新引擎。
在西峰区肖金镇的玉米采收现场,多台联合收割机往来穿梭,割秆、摘穗、脱粒等工序一气呵成,高效有序。采收期间,农技人员深入肖金镇三不同村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开展实地测产验收。通过精确丈量样方、收取玉米果穗,并统计大豆株数、荚数等关键数据,科学评估复合种植的实际成效。
西峰区肖金镇三不同村党总支书记畅园芝表示:“三不同村作为全区大豆玉米套种示范点,今年我们共种植大豆玉米套种502亩,其中有34户群众参与大豆玉米套种,现在到收获季了,玉米亩产预计800公斤,大豆预计亩产100公斤以上,一亩地预计收入为1800元。”
大豆与玉米作为重要粮食与饲料作物,长期存在“争地”矛盾。如何在有限耕地资源下实现“双增产”,一直是农业生产的难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推广,为这一难题提供了“鱼与熊掌兼得”的智慧方案。该技术通过科学配置作物空间,充分利用两种作物在形态与生理上的差异,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共生。
西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站站长贾娟娟说:“这种模式利用了高矮作物的互补作用,能够更加充分利用光热、水资源,同时改善通风条件。关键技术在于玉米和玉米之间的行距是1.2米,以此拓宽通风道,使边际效益最大化,所以采用这种复合种植模式,1亩地毛收入应该在2000元。”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并非简单混种,而是一项涵盖品种选配、带型设计、播种时机、水肥管理、绿色防控及机械化作业等环节的精准农业体系。西峰区农技中心通过多年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宜本地生态的“4+6”种植模式,并从春播到秋收全程开展技术指导,确保农户掌握核心要点,实现秋粮稳产高产。
目前,西峰区已建成7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该模式在稳定玉米产量的同时增收一季豆,显著提升了土地与光热资源利用效率,深受农户认可,推广面积持续扩大。
记者:李丽娜 李红涛
责 编丨张 龙
编 辑丨李 婕
来源:西峰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