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湘高调晒女儿美照,却遭路人打脸,无滤镜的王诗龄原来长这样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9 08:23 1

摘要:前几天,李湘带着15岁的王诗龄参加伦敦时装周的消息又上了热搜。

前几天,李湘带着15岁的王诗龄参加伦敦时装周的消息又上了热搜。

母女俩以VVIP身份出席品牌大秀,

李湘随后高调晒出女儿的精修照片,精致的妆造让王诗龄看起来有一些超模气质。

然而,路人拍摄的现场视频中,王诗龄显得更为普通,圆润的小脸带着真实的局促感。

网友们忍不住调侃:"亲妈滤镜开得也太大了。"

其实上镜嘛,多少都会显胖的。

大家嘲讽,更多也是看不惯李湘一贯的高调作风。

从给孩子月花7万的伙食费,到王诗龄从小穿的迪奥、香奈儿高定童装,

再到15岁就拥有200万的爱马仕限量包,用劳斯莱斯练车——

这些看似夸张的消费,在外人眼中是"炫富",

但对李湘这个家庭来说,只是"日常"。

我在想,我们总是习惯用自己的经济水平去衡量别人的消费选择,

却忽略了一个事实:

每个家庭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给孩子最好的。

只是这个"能力范围"的上限不同而已。

更重要的是,李湘的投资并非盲目的物质堆砌。

知道女儿对艺术、绘画有兴趣,她就聘请当代艺术家曾梵志做女儿的私人绘画导师。

王诗龄9岁的画作《孔雀》拍出12万元,16岁作品《桃》更是以百万高价成交并在卢浮宫巡展。

她把女儿送进全球排名前十的英国博奈顿贵族女校,

这不仅仅是教育投资,更是为女儿打开通往上流社会的大门。

李湘为王诗龄营造的成长环境,实际上也在塑造她的认知边界和自我期待。

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告诉我们,

孩子的行为模式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观察和模仿周围环境。

当王诗龄从小就置身于艺术大师、皇室成员、国际精英的圈子里,

她自然会形成与这个阶层匹配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标准。

这种环境塑造的不仅仅是外在的礼仪和谈吐,更是内在的格局和眼界。

15岁的王诗龄已经精通英语、法语、西班牙语,

能在皇室晚宴和国际时装周上流畅对话,这种能力的获得绝非一日之功,而是长期浸润的结果。

李湘这张"母爱滤镜"下的照片,没什么好嘲的。

在一个颜值即正义、身材焦虑泛滥的时代,

李湘没有因为女儿的"圆润"而感到羞耻,反而大方地分享女儿的美好瞬间。

一直以来,李湘都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世界:

我的女儿就是最美的。

这种无条件的接纳和欣赏,其实是最高级的富养。

本来,父母的无条件积极关注。就是孩子建立健康自我概念的基础。

当一个孩子从小就感受到"我被完全接纳"的安全感时,

她就不会把精力浪费在讨好别人或改变自己来迎合外界标准上。

而是能够专注于发展自己的天赋和兴趣。

王诗龄在学业上的优异表现——

获得设计与技术、艺术双科奖学金,全A成绩进入全校前10%,

恰恰证明了她没有被物质条件宠坏,反而在母亲的支持下找到了自己的优势领域,

并且正在享受中持续精进。

真正的富养,不是给孩子最贵的东西,而是给孩子最适合的资源,让她能够成为最好的自己。

李湘的做法看似"炫富",实则是在为女儿未来掌管家族资产做铺垫。

当王诗龄将来需要在商业谈判桌上与各国精英对话时,她的语言能力、艺术修养、国际视野都将成为她的核心竞争力。

更重要的是,李湘给了女儿最珍贵的礼物——

允许她成为自己的勇气。

无论外界如何评判,王诗龄都能在母亲的"滤镜"保护下,专注于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在这个充满焦虑和比较的时代,或许每个父母都可以学习李湘的这份勇气:

不要让别人的眼光绑架了对孩子的爱,不要让社会的标准限制了对孩子的期待。

最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在被无条件接纳的环境中,自由地绽放自己的光芒。

来源:黄小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