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司2024年1月2日互动:自2022年开始,公司应用于BC类电池制造的ALD设备陆续获得来自隆基和爱旭的订单,并逐步发货。部分设备已于2023年通过客户验收,产品进入产业化应用阶段。根据公开市场数据计算,在爱旭、隆基已投产和拟投产的BC类电池生产线中,公司的
5月6日,微导纳米涨1.31%,成交额1.49亿元,换手率4.86%,总市值145.40亿元。
异动分析
BC电池+先进封装+存储芯片+专精特新+光伏概念
1、公司2024年1月2日互动:自2022年开始,公司应用于BC类电池制造的ALD设备陆续获得来自隆基和爱旭的订单,并逐步发货。部分设备已于2023年通过客户验收,产品进入产业化应用阶段。根据公开市场数据计算,在爱旭、隆基已投产和拟投产的BC类电池生产线中,公司的ALD产品占比保持领先。
2、2024年7月17日公告:公司在“第十六届集成电路封测产业链创新发展论坛(CIPA 2024)”上首次发布了自主研发的“先进封装低温薄膜应用解决方案”。该方案针对半导体领域 2.5D 和 3D 先进封装技术的低温工艺特殊需求而设计,能够在 50~200°C的低温温度区间内实现高均匀性、高质量、高可靠性的薄膜沉积效果。
3、据2022年年报:存储芯片 DRAM、 3DNAND、新型存储器结构对 ALD 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公司批量型 ALD 设备也已获得客户订单,且为行业首台批量型 ALD 设备在存储芯片制造领域的应用。
4、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全国中小企业评定工作中最高等级、最具权威的荣誉称号,是指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对于提升中小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以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公司已入选工信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5、公司主要从事先进微、纳米级薄膜沉积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向下游客户提供先进薄膜沉积设备、配套产品及服务。公司目前产品主要以批量式(管式)ALD设备为主。
(免责声明:分析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根据不同行情独立判断)
资金分析
今日主力净流入1078.15万,占比0.07%,行业排名10/67,该股当前无连续增减仓现象,主力趋势不明显;所属行业主力净流入1.53亿,当前无连续增减仓现象,主力趋势不明显。
区间今日近3日近5日近10日近20日主力净流入1078.15万-818.29万-610.67万-121.99万-5361.48万主力持仓
主力没有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3890.61万,占总成交额的5.54%。
技术面: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30.34元
该股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30.34元,近期该股快速吸筹,短线操作建议关注;目前股价靠近压力位32.03,谨防压力位处回调,若突破压力位则可能会开启一波上涨行情。
公司简介
资料显示,江苏微导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长江南路27号,成立日期2015年12月25日,上市日期2022年12月23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以ALD技术为核心,致力于先进微、纳米级薄膜沉积技术和设备的研究与产业化应用,为光伏、集成电路、柔性电子等半导体与泛半导体行业提供高端装备与技术解决方案。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光伏设备84.83%,半导体设备12.12%,配套产品及服务2.68%,其他0.23%,其他(补充)0.15%。
微导纳米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光伏设备-光伏加工设备。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回购增持再贷款、基金重仓、半导体、增持回购、融资融券等。
截至3月31日,微导纳米股东户数9403.00,较上期减少14.22%;人均流通股10387股,较上期增加16.58%。2025年1月-3月,微导纳米实现营业收入5.10亿元,同比增长198.95%;归母净利润8410.29万元,同比增长2253.57%。
分红方面,微导纳米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883.43万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3月31日,微导纳米十大流通股东中,银华中小盘混合位居第三大流动股东,持股335.80万股,为新进股东。光伏ETF位居第七大流动股东,持股160.60万股,相比上期增加32.40万股。博时上证科创板100ETF联接A位居第十大流动股东,持股104.63万股,相比上期减少33.02万股。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