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的文章发出来以后“老年痴呆”在美国能逆转了?,很多朋友私信来问日本的「物忘れ健诊/認知症早期检查」到底能查到什么。
昨天的文章发出来以后“老年痴呆”在美国能逆转了?,很多朋友私信来问日本的「物忘れ健诊/認知症早期检查」到底能查到什么。
我找到了一份围绕血液生物标志物(p-Tau217、Aβ42/40)与日本就医路径的深度研究报告,给有这个问题的朋友解答一下。
关于医疗养老,我拉了一个#人生下半场 的共创群,就医疗养老话题进行讨论和分享,有兴趣的朋友联系我入群。
结论先行
日本地方政府提供的「もの忘れ(物忘れ)健诊」主要是问卷+简易认知测评(如MMSE/HDS-R)与转介,并非直接等同于先进的血液生物标志物检测。
以横滨市为例,50岁以上市民可在指定医疗机构免费做一次「物忘れ检诊」,本质是早发现、早转诊的门诊筛查通道。
检测方式
日本已经存在可临床使用的血液Aβ42/40检测(Sysmex HISCL,2022获批),用少量血即可在约17分钟给出结果,用于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PET/腰穿,而非单独确诊。
p-Tau217 血检
美国FDA已于2025年批准Lumipulse® G p-Tau217/β-Aβ1-42 血浆比值作为帮助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体外诊断设备,适用于出现认知下降症状的成人人群(并非大众筛查);其510(k)文件明确不是筛查或单独诊断,须结合临床信息解读。
常规化待推进
在日本,p-Tau217的临床常规化仍在路上:大学/研究机构频出成果,显示Aβ42/40与p-Tau217(及两者比值)在日本队列中AUC可达≈0.93–0.96、具备前临床期识别潜力,但指南层面仍强调血液标志物不能单独做最终诊断与给药决策,需要进一步验证与与PET/CSF结果对应。
个人就医策略
先经“物忘れ健诊/物忘れ外来”评估→必要时行血液Aβ42/40(已可用)或自费MCI血检→再与专科医师评估是否做PET/CSF→符合条件者再讨论抗Aβ抗体等治疗路径。
什么是「物忘れ健诊」(もの忘れ健診)?
⏩市区町村主导的早期发现项目,面向中老年居民。
以横滨市为例:50岁以上全年一次免费,在市内203家机构开展,目标是早期识别疑似人群并转介记忆门诊。
⏩江东区给到清晰的就诊流程
选定实施机构→电话预约→携带受诊票、药手册、筛查清单到诊,属公共卫生“前哨”。
⏩内容侧重
自评问卷、既往史、用药核对、简易认知量表;必要时转介到認知症専門外来/メモリークリニック做进一步检查。
⏩不要误解
它不是直接做 p-Tau217 或Aβ42/40 的高端血检,而是入口。
在日本能做哪些与“阿尔兹海默早期血检”相关的检查
已经可临床应用:Sysmex HISCL
Aβ42/40血检(日本批准)
⏩2022年获得批准
在HISCL全自动免疫平台上以CLEIA法检测血中Aβ(1-42)/(1-40)比值,17分钟出结果、10–30μL微量样本,用于把握脑内Aβ蓄积的可能性,从而帮助决策是否需要PET/腰穿;并非单独确诊。
⏩学术侧验证
日本队列证据显示,HISCL平台的血浆Aβ42/40对Aβ-PET阳性判别AUC约0.95,对前临床期的早期积累亦有区分力。
研究与转化加速中
p-Tau217 血检(美国已获批,日本研究热)
⏩美国FDA于2025年5月批准Lumipulse® G p-Tau217/β-Aβ1-42 血浆比值作为帮助诊断AD的血检(针对出现认知下降的成人;减少对PET依赖)。
⏩其510(k)文件明确
该检测不是筛查或独立诊断,需与临床信息合并判读;并给出了阳性/阴性/不确定的阈值区间。
⏩日本本土研究进展
慶應大学团队在日本人群中证实Aβ42/40与p-Tau217(及其比值)能高精度识别Aβ病理,AUC≈0.93–0.96,显示前临床期筛查潜力。
国立长寿医療研究中心(NCGG)从病理生物学层面指出:p-Tau217在健康脑中几乎不出现,在前临床期就可在斑块周围突触出现,解释了其对超早期阶段的敏感性。
⏩日本的落地状态
罗氏在日本面向CSF(脑脊液)检测已获医保适用并上市;关于血液p-Tau,罗氏公开资料显示在日本尚属研究用试剂(RUO)或未申报阶段,并强调遵循《脑脊髓液・血液生物标志物适正使用指南(2025)》。
自费
MCIスクリーニング検査(并非p-Tau217)
⏩日本存在面向大众自费的“MCI筛查血检”,但多为风险评分型(非FDA所批的p-Tau217/ Aβ1-42比值),各地医疗机构可预约(如“病院なび”、“MCIスクリーニング検査プラス”查询页)。
⏩作用定位
早期风险评估,阳性提示进一步到记忆门诊做标准路径(神经科评估±Aβ42/40血检±影像/CSF)。
「物忘れ健诊」与血液生物标志物的
衔接路径
推荐就医顺序(日本)
物忘れ健诊/物忘れ外来
完成问卷+简易量表,医生评估是否为年龄相关健忘、抑郁相关、睡眠/药物相关或疑似MCI/认知症。
进一步的血检(视医生建议与院内设备)
⏩Aβ42/40(HISCL)已在日本获批,适用:疑似Aβ病理者,作为是否该做PET/CSF的“前置”门槛。
⏩p-Tau217/β-Aβ1-42(Lumipulse G)在美国已临床化,但日本要看各院的研究/引进进度;指南强调不能单独确诊。
⏩影像/CSF确证:当血检提示高风险或临床需要时,转阿尔兹海默专门路径(Aβ-PET或脑脊液)。
⏩治疗与管理:综合评估后,符合条件者讨论抗Aβ单抗等疾病修饰治疗及副作用监测;并行认知训练、血压血脂管理、运动干预。
关键科学证据(给专家读者)
FDA
Lumipulse® G p-Tau217/β-Aβ1-42 血浆比值获批(55岁起/有症状,辅助诊断,降低对PET依赖);非筛查、须合并临床资料判读。
日本临床可用
Sysmex HISCL Aβ42/40,10–30μL样本、约17分钟结果,用于把握Aβ蓄积并帮助是否继续PET/CSF的决策。
日本队列研究
⏩Aβ42/40(HISCL)在日本记忆门诊队列对Aβ-PET阳性的AUC≈0.95,在健康对照与MCI亚群也优于p-Tau181/GFAP/NfL。
⏩p-Tau217 生物学基础:前临床期即在淀粉样斑块周围的突触区域出现,揭示其超早期敏感性。
公共卫生入口
横滨市面向50岁以上的「物忘れ检诊」免费、按年度一次;核心是早发现、转介而非执行尖端血检。
季老湿给华人家庭的三套落地方案
方案A
1、基础型(公共入口 + 基本筛查)
⏩直接预约所在市区町村的物忘れ健诊(50+优先)。
⏩若量表提示风险,转物忘れ外来/メモリークリニック;医生建议下可做Aβ42/40(HISCL)。
⏩阳性再评估是否Aβ-PET或CSF。
⏩适合:无明显症状、求稳、不想一上来就自费昂贵检查的家庭。
方案B
2、加强型(血液+影像的快速闭环)
⏩物忘れ健诊后,优先做Aβ42/40(HISCL);
⏩若Aβ阳性或医师强烈怀疑,尽快PET/CSF确证;
⏩与医生讨论抗Aβ抗体的适应证/医保与风险收益。
⏩适合:有家族史/自觉健忘、希望尽快厘清的家庭。
方案C
前沿型(研究合作 + 长期随访)
⏩主动咨询大学医院/研究机构是否开放p-Tau217/β-Aβ1-42(血浆)研究项目;
⏩建立年度随访:认知量表+血检(Aβ42/40 ± 研究性p-Tau217)+生活方式干预(有氧/力量/睡眠)。
⏩适合:高教育/强意愿人群,接受“研究参与+随访”的节奏。
就诊清单(带着就不慌)
⏩症状与时间线:健忘细节、发生频率、是否影响日常工作生活。
⏩家族史/既往史/用药:含抗抑郁、安眠药、抗胆碱药等。
⏩三问医生:
1.我的情况先做Aβ42/40是否合适?
2.指标提示高风险时,PET/CSF哪一个更适合?
3.若确诊轻度AD/MCI,何时考虑抗体药与监测路径?
常见误区
⏩把“物忘れ健诊”= 高端血检:前者是公共入口;后者需在记忆门诊或专科与医生讨论。
⏩把p-Tau217当“普查”:FDA与510(k)文件明确非大众筛查,仅适用于出现认知下降症状、在专科环境中的成人,且须合并其他信息解读。
⏩“血检阳性=就一定得AD”:血检指向Aβ病理存在与否,并不等价于临床诊断;最终仍需医生综合判断。
来源:季老湿在东京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