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去一家公司,当老板听说我从事命理分析多年之后,眼中似乎突然放出异彩,急匆匆把我拉到一个单独的房间,非要让我为他“算一算”之后再谈其他的事情。根据他说的出生信息,发现他是一个印星为忌的从财格,我从过去流年找到印星逢强根的年份,说他那年很不顺利。他惊叹不已,说
昨天去一家公司,当老板听说我从事命理分析多年之后,眼中似乎突然放出异彩,急匆匆把我拉到一个单独的房间,非要让我为他“算一算”之后再谈其他的事情。根据他说的出生信息,发现他是一个印星为忌的从财格,我从过去流年找到印星逢强根的年份,说他那年很不顺利。他惊叹不已,说自己就是那年大幅亏损、近于破产的。他公司的员工全是年轻的女孩子,听老板说我会算命之后,纷纷聚拢过来排着号都想让我分析一下。
这种火热的场面,让我深切感受到传统命理文化在年轻人群中的生命力。我说:遇到就是缘分,我为你们都简单分析一下。现在想一想,至少分析了五个女员工的四柱:两个庚子日的,一个己酉日的,一个己未日的,一个癸巳日的。其中以癸巳日柱格局最好,此女子生于亥月,癸水日干得令,日支坐着天乙贵人,地支藏着正财正官正印。按照命理理论,此女子可嫁贵夫,因夫得贵。但是因为巳亥相冲,婚姻容易变动。我看她面相,果然清秀端庄,富贵之气难掩,和其她几个女孩子明显不同。这愈发让我确认了自己的判断。
作为一个“资深命理文化爱好者”,对于这种火热的“群算”场面,说实话我内心是有些暗自兴奋的。这不仅仅因为被簇拥被重视的虚荣心的满足,也因为这是验证和传播命理文化的机会。对于我来说,这种“群算”不是第一次,也不是第二次第三次,因为我已经记不清究竟有几次了。
记得我有一次去一家大型风水文化公司,我说我懂命理,他们半信半疑。我坐在会议室,从老板到部门经理,连续算了几个人,他们神情越来越恭敬。他们对我的评价是:只盯着命盘分析,既不看他们的神情,也不“套”他们的话,说的和他们实际情况基本相符,所以他们相信我是“真懂”。
记得有一个晚上,我参加了这座城市的“命理文化沙龙”,地点在一个规模较大的咖啡店,参加者全是命理文化爱好者。我独自坐在一侧,他们一个个排队找我分析,既考验分析的基本功,也考验分析的反应速度。后来,连咖啡店的老板也忍不住找我分析了一下。
除了这种现场的“群算”,我在一个写作群里也进行过“群算”。那是我开始写自媒体的时候,和很多写作者一起进了一个大群,大家相互交流时,我说自己喜欢写作喜欢命理文化。于是就陆陆续续有人报出出生信息让我算。那次到底算了几个人早已记不清了,但总之是挺多的。
我对命理文化的热爱,不是盲信和迷信,而是从一开始就抱着验证检验的态度。这是我愿意为更多人分析四柱和紫微斗数的重要原因。时至今日我对命理文化仍然抱着不断验证的态度:验证命理理论的准确性,验证古人不同命理观点的真伪。在我看来,命理是古人发明的一种试图分析命运的方法,命理绝不等同于命运,但是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否则就不会生生不息代代流传。同时,命理又是一套不断发展完善的分析方法,一代又一代人通过实践检验对传统的命理体系进行“查缺补漏”,使其更加完善更加准确。
来源:莲台谈易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