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6日晚,复星医药发布公告,公司拟出资5460万元参与设立专项基金,基金成立后,公司拟将上海克隆100%股权作价12.56亿元转让给专项基金,而上海克隆的主要资产为物业。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9月26日晚,复星医药发布公告,公司拟出资5460万元参与设立专项基金,基金成立后,公司拟将上海克隆100%股权作价12.56亿元转让给专项基金,而上海克隆的主要资产为物业。
复星医药称,上述动作是为了进一步聚焦核心业务并提升资产运营效率,转让所得款项将用于创新药业务的持续投入。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复星医药频频处置非核心业务资产。2025年以来,公司已签约处置项目总额超20亿元。
同时,公司持续加码创新药。2025年上半年,在治疗药物方面,复星医药自主研发及许可引进的4个创新药品共5项适应症于境内外获批、4个创新药品申报上市。
过去三年,复星医药的研发投入合计达173.76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为25.84亿元。三年半时间,公司研发投入合计199.6亿元。
而创新药驱动了复星医药的业绩增长。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7.02亿元,同比增长38.96%。
对此,公司称,创新药平滑了仿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影响,拉动了业绩增长。
处置资产聚焦核心业务
复星医药再度处置资产,加码创新药业务布局。
根据公告,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拟筹划转让上海克隆100%股权(其主要资产为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宜山路1289号的标的物业)。
此次交易将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复星医药产业拟作为LP现金出资5460万元与弘毅天津、中汇人寿共同出资设立专项基金,预计持有该基金足额募集后9.98%的财产份额。第二步,专项基金设立并满足约定条件后,复星医药产业拟以不超过12.56亿元的价格向专项基金或其控制的实体转让所持有的上海克隆100%的股权和对上海克隆享有的债权。
复星医药提示,专项基金拟投资的项目可能受到(包括但不限于)政策法规、经济环境、行业周期、市场变化、投资标的经营情况等诸多因素影响,且投资周期较长,可能存在不能实现预期收益、不能及时有效退出等风险,且无保本及最低收益承诺。
公告称,本次转让交易完成后,复星医药将不再直接持有上海克隆的股权,公司及部分控股子公司将于约定期间继续租赁部分标的物业作为经营场所。此外,控股子公司上海复顺拟作为资产管理人为上海克隆提供标的资产的运营管理服务。预计本次转让不会对公司日常运营造成重大影响。
公告显示,本次转让所得款项将用于复星医药创新药业务的持续投入。
2025年以来,复星医药频频出售资产。3月,公司以1.24亿美元价格出售Unicorn II 6.6%股权。4月,公司出售出售上海复健55%股权,交易作价2653.97万元。
半年报显示,复星医药持续推进非战略非核心资产的退出和整合,优化资产结构,加速现金回流,2025年以来,公司已签约处置项目总额超20亿元。
复星医药董事长陈玉卿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复星医药对于非控股的资产会持续退出,对于所处的细分市场很难成为领跑者的资产,也会选择持续退出,这部分资产的退出不以是否盈利为基础。
陈玉卿表示,创新一定是复星医药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公司将聚焦制药与高值器械两部分持续深耕。
半年净利17.02亿增38.96%
聚焦核心业务,复星医药在研发方面不断加码。
目前,复星医药直接运营的业务包括制药、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医疗健康服务,并通过参股国药控股覆盖到医药商业领域。
制药业务是复星医药的核心业务,包括创新药业务、成熟产品及制造业务及疫苗业务。其创新药业务聚焦实体瘤、血液瘤、免疫炎症等核心治疗领域,重点强化抗体/ADC、细胞治疗、小分子等核心技术平台,打造协同开放式、全球化的创新研发体系,持续提升管线价值,推动重磅产品的研发及商业化。
在研发创新方面,复星医药以创新和国际化为导向,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许可引进、基金孵化、产业投资等多元化、多层次的合作模式,持续丰富创新产品管线,提升早研转化与临床开发能力,加速创新技术与产品的转化落地,驱动创新转型。
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在治疗药物方面,复星医药自主研发及许可引进的4个创新药品共5项适应症获批上市。其中,复迈宁(芦沃美替尼片)、复妥宁(枸橼酸伏维西利胶囊)在中国境内获批,斯鲁利单抗注射液(抗PD-1单抗)在欧盟、英国、印度等国家/地区获批,全球首款磷吸收抑制剂万缇乐^?(盐酸替那帕诺片)在中国境内获批,为透析高磷血症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此外,公司独家开发的新型高效ALK/ROS1抑制剂丁二酸复瑞替尼胶囊的药品注册申请于2025年3月获国家药监局受理,自主研发的帕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HLX11(重组抗 HER2 结构域Ⅱ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的上市许可申请分别获美国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受理。
复星医药投入的研发资金不少。2022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58.85亿元、59.37亿元、55.54亿元,三年合计173.76亿元。
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25.84亿元。至此,三年半时间,公司研发投入合计199.6亿元。上半年,公司制药板块专利申请达142项。
复星医药的业绩稳步增长。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5.14亿元,同比下降4.63%;归母净利润17.02亿元,同比增长38.96%。但同期公司扣非净利润出现下降。
公司表示,受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续标及部分地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开展等因素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出现下降,但创新药品收入4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26%。公司称,创新产品上市带来的产品结构优化和销售增长是业绩的主要驱动因素,并平滑了仿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影响。
视觉中国图
责编:ZB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