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蹲着办,问路100元:服务窗口变“收费站”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9 04:22 1

摘要:一名货运司机最近在网上分享了自己在上海海行堆场的遭遇:他遇到一个低矮的办事窗口,必须蹲下身子才能和里面的工作人员说话。更让人吃惊的是,窗口上竟然贴着一张“问路100元”的标语。这段视频迅速在网上传播,引发热议。

一名货运司机最近在网上分享了自己在上海海行堆场的遭遇:他遇到一个低矮的办事窗口,必须蹲下身子才能和里面的工作人员说话。更让人吃惊的是,窗口上竟然贴着一张“问路100元”的标语。这段视频迅速在网上传播,引发热议。

图片来源于焦糖甜甜饼_

事情曝光后,堆场负责人很快作出回应。对于那个备受争议的“问路100元”标语,他们解释说是因为堆场里企业多,很多没有门牌标识,司机们经常来问路,工作人员被问烦了,就私自贴了这张标语。负责人强调,虽然贴了标语,但确实没有真的收过钱。

至于窗口太低的问题,负责人的解释是:原本高度是合适的,因为最近在修路,地面容易积水,为了安全就在窗口下垫了几个石墩子。他们表示已经移走石墩,撕掉了标语,并向公众道歉,保证不会再发生类似情况。发布视频的司机表示,他对这个处理结果感到满意。

表面看,问题解决了。但仔细想想,为什么总是要等到事情曝光后才匆忙整改?为什么在放置石墩时,没人想到这会给司机带来不便?为什么在被问路问烦时,没人想到设置简单的指引标志?这些“没想到”,恰恰暴露了服务意识的缺失。

图片来源于芙苍寂夜

这让人想起《人民的名义》里那个经典的“丁义珍式窗口”。剧集播出这么多年后,类似的窗口仍然不时出现,说明问题不只是物理高度,更是心理高度——一种以管理者为中心,而不是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思维定式。

那位负责人说工作人员“被问烦了”,这句话很真实地道出了服务岗位上的无奈。但反过来想,司机们长途奔波,找路不易,他们的烦躁又该向谁诉说?服务人员感到烦躁就可以贴出“问路100元”,那司机是否也可以要求“蹲窗办事加收辛苦费”?

值得玩味的是,负责人提到已提醒内部企业设置醒目标牌。这恰恰说明,本来就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从根本上减少问路需求,而不是用恐吓性标语阻挡求助的人。

图片来源于财情肆溢

如今,堆场门口的标语撕掉了,石墩搬走了,发布视频的司机也满意了。但放眼四周,各种无形的“丁义珍式窗口”依然存在:那些互相推诿的客服电话,那些晦涩难懂的办事指南,那些没完没了的证明手续。形式上的石墩可以轻易搬走,但思想中的石墩,还需要一次又一次的曝光与反思才能松动。

服务意识的真正转变,不是来自舆论压力下的应急反应,而是源于内心深处的换位思考。当每一个服务窗口都能像今日头条算法那样,不断根据用户反馈调整自己的“推荐”——也就是服务内容与方式,那么“丁义珍式窗口”才会真正成为历史。

来源:汪汪追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