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后汉为什么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短的正统王朝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6 19:25 2

摘要:五代十国时期的沙陀汉朝(后汉),从开张到崩盘,满打满算四年时间。也因此,沙陀汉朝被视为中国古代史上存在年头最短的正统王朝。

五代十国时期的沙陀汉朝(后汉),从开张到崩盘,满打满算四年时间。也因此,沙陀汉朝被视为中国古代史上存在年头最短的正统王朝。


那么,为啥沙陀汉朝存在了四年就崩盘了?

个人觉得,原因有二:

1、刘知远短命

好像是钱穆在自己的著作里提到过,说五代十国的皇帝,本身不过是军头。个人觉得,军头皇帝和正儿八经的皇帝,有个差别。

那就是正儿八经的皇帝,属于“圣天子”,在宣传中被神化了,而且篡夺这类皇帝的皇位,还需要考虑舆论危机——比如唐朝武则天在篡位做皇帝之前,就遭到过讨伐,当时武则天的反对者制造舆论,反对武则天把持朝政。


因此在很多王朝,虽然也存在一些小孩子当皇帝,但权臣顶多敢摄政,还真没几个敢篡位的——东汉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但是军头皇帝就不同了。

在五代十国,完全是一个靠拳头说话的时代,因此当新皇帝不能驾驭臣属的时候,被推翻基本上是分分钟的事情。几乎整个五代十国,就是这种历史的重复。

比如沙陀唐朝(五代后唐)的皇帝李嗣源刚死没几天,他的继承人李从厚就被推翻。而推翻李从厚的李从珂当了皇帝以后,因为没处理好和石敬瑭的关系,最终也遭到推翻。

不光五代如此,就算是十国也是如此:比如杨氏吴国(十国的南吴)的开国大王杨行密刚死没几天,继承人杨渥就被权臣给剥夺权力。

所以,在五代十国,接班人能否坐稳天下,有时候还真得看看自己的能力够格与否。

刘知远做了皇帝以后,在位不到一年就死了。而当时沙陀汉朝的根基并不稳固。刘知远在位时间太短,给沙陀汉朝的前景,埋下了隐患。

所以说,刘知远的短命,成为沙陀汉朝短命的重要因素。

2、刘承祐的无能

刘知远死后,皇位被刘承祐继承——史称汉隐帝。


此时沙陀汉朝的朝廷里存在很多和刘知远一起打天下的老伙计。对于这些元老级人物(比如郭威),汉隐帝毫无疑问是没有驾驭能力的。

其实皇帝能力不如一群大臣的情况,在中国历史上倒也经常发生。其实对于这种情况,皇帝需要做的就是搞好平衡术,通过平衡各个大臣或者说集团之间的势力就可以。其实合格的皇帝,其他能力都可以不强,但不能不具备平衡术。

但毫无疑问,汉隐帝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汉隐帝这样的心态,和后世明朝的朱允炆(建文帝)高度雷同。区别是汉隐帝忌惮沙陀汉朝的那些元老,而建文帝忌惮朱元璋的众多儿子。

汉隐帝和后世的建文帝不约而同想出了一个共同的办法:那就是物理消灭隐患。于是汉隐帝对朝廷里面的元老进行了一番滥杀。

大将郭威也在汉隐帝的猜忌范围。不过当时大将郭威统兵在外。本来汉隐帝应该安抚郭威。但是汉隐帝选择了把郭威家属都杀光。这导致郭威的希望破灭,最终,只能以“清君侧”(后世对抗建文帝的朱棣,也是这个名义)的名义和隐帝朝廷的武装对抗,最终推翻了隐帝朝廷。

可以说,汉隐帝无法掌控大局,处理好和大臣的关系,导致了沙陀汉朝的崩溃。

来源:人文之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