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饰演褚韶华的哥哥褚韶中,他吸引了一波来自观众评价两极分化的火力,要不是褚韶中最后扭转乾坤,通过“以命换命”的“爱妹”举止挽回了一丝好感,他就得跟其妻子周燕共沉沦,荣登本剧恶人榜首了。
曾几何时,斯琴高娃曾毫不犹豫脱口而出这句话:
“巩峥,你就差一部戏。”
而十年过去了,他还没等来这部戏。
不过,最近因电视剧《灼灼韶华》,巩峥得以水涨船高,强势出圈了一把。
饰演褚韶华的哥哥褚韶中,他吸引了一波来自观众评价两极分化的火力,要不是褚韶中最后扭转乾坤,通过“以命换命”的“爱妹”举止挽回了一丝好感,他就得跟其妻子周燕共沉沦,荣登本剧恶人榜首了。
窝囊、软弱、怂包一个,胸无大志也优柔寡断,褚韶中常常在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中成为了助纣为虐的伥鬼。
要不是他处处无底线无原则迁就、容忍,周燕不会恃宠而骄、不断变本加厉、被贪欲所吞噬、犯下了一桩桩一件件恶行,他的儿子也不会变成混世小魔王,子不教,父之过,褚韶中的失职失责是由来已久的。
妻不贤,毁三代,子不孝,老来寒。
褚韶中是咎由自取。
他担不起一家之主,要魄力无魄力,要胆色无胆色,要能力无能力,要担当无担当,要主意没主意,而且一直在扮演“老好人”角色,每每能置身之外、溜之大吉,其实很多时候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搅屎棍”作用。
旁观也是一种恶,不站队也是一种站队。
褚韶中怂到了骨子里,拖泥带水、瞻前顾后,该强硬的时候不强硬,心肠软,耳根子软,名副其实的“软脚虾”,每一次都窝窝囊囊地为虎作伥了。
他这不叫好人,叫烂好人,善良没长出牙齿、少了锋芒,脑子不清醒,性格太弱,极容易被人拿捏,最后稀里糊涂沦为了他人的帮凶,看着叫人气不打一处来。
实话说,不管妻子还是妹子,摊上这么个丈夫这么个大哥,少不了吃苦的份儿。
褚韶中在大是大非面前没有坚定的原则立场,不想承担做出选择的后果,装聋作哑,遇事逃避,不擅沟通,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他常常好心做坏事。
好在最后,褚韶中清醒了一把,及时悬崖勒马,终于硬气了一回,做了一次爷们儿。
他早该如此了,既要又要本质是太贪婪,总想鱼和熊掌兼得,却没协调平衡的本事,只能丢了芝麻捡了西瓜。
其实只要做出了选择,不拧巴不纠结,那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而不至于一直活在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痛苦里,里外不是人。
亦正亦邪,早期叫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后期令人倍感欣慰,褚韶中这个角色是演员巩峥的一大新突破。
“窝囊男人赛道”也是被他闯进来了,而印象中,他一直是根正苗红、正气凛然的“正人君子”代表。
毕竟,在形象上看,巩峥就长了一张好人脸。
眉目和煦,面部柔和,目无杂质,眼神清明,鼻子挺直,他帅得毫无攻击性,平易近人也温润如玉,自带儒雅斯文的书卷气,贵气有余,正气不缺,风度翩翩,内敛克制,不失观众缘,能镇得住场,也很有主角相。
可能年轻一代观众觉得这张脸缺了点意思,因为无攻击性也少了个性,不能带来极致反差感下的致命魅力,但上了年纪之后再看这张脸,就左看右看都颇为满意和欢喜了,一看就觉得很“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扑面而来的是踏实、稳重、成熟、顾家、负责、善良、正直、有沉淀、有阅历、值得信任的“居家好男人”的既视感,巩峥无可挑剔地契合了观众既有印象里或者想象中“完美老公”“完美女婿”的模样。
难怪,他得以频频登上央视,备受央视青睐,成了央视名副其实的“正剧专业户”——很多面向广大老百姓的主旋律剧里都有巩峥的身影。
《祈今朝》里的左冠人;
《雪莲花盛开的地方》里的欧阳南;
《运河风流》里的黄子荣;
《对手》里的金世达;
《锦绣年华》里的董志强;
《我的爱情撞上了战争》里的方元;
《女人不容易》里的宋超;
《芈月传》里的庸芮;
《青岛往事》里的天佑;
《产科医生》里的赵新;
《秀秀的男人》里的刘家齐;
《芸娘》里的古世杰;
《恰同学少年》里的黎锦熙......
他的作品是有口皆碑的,虽然巩峥这个名字远远没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但忠实的电视剧观众都对这张脸建立了不低的熟悉度。
难以想象,如今在演艺圈站稳了脚跟,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的他竟然是“半路出家”当的演员。
巩峥因为无侵略性,常常被误认为平淡无奇,但其实他外圆内方,个性十足,只是40岁以后,棱角内收了,变成了“心有猛虎,却细嗅蔷薇”的样子。
早些年,他也有过“离经叛道”的青葱岁月。
1983年出生于江苏省南昌市,巩峥其实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
可以说,所学专业跟表演压根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
但他是个如假包换的文艺青年,唱歌、弹琴、表演、主持、朗诵,全面开花,热爱文艺的心常常蠢蠢欲动,不知不觉,巩峥就成了校内数一数二的文艺骨干和风云人物。
那是与生俱来的,他从小就很有表演欲,时常会模仿电影里的武打动作和有意思的片段,也尤为热衷于在台前展现自己,成为舞台的中心。
巩峥无疑是有表演天赋的,颜值高、天性解放彻底、有很强的塑造能力,这是难以掩饰的。
连老师都说他选错专业了。
大学毕业那年,看到江西有线电视台和南昌电视台都在招人,巩峥毫不犹豫地就去报名面试了。
结果,他赢得了满堂彩,被双双录取,最终成为了在南昌电视台的一名播音员。
因为板正帅气,字正腔圆,器宇轩昂,巩峥也是各种大型省级市级晚会的常驻主持人,更获得了“江西省十佳节目主持人”的荣誉。
可他不满足于此,这个小地方终究困不住他。
心心念念要去北京闯荡一番,然后巩峥就毅然决然地裸辞了,二十出头的年纪,他初生牛犊不怕虎。
事实胜于雄辩,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雨便化龙。
巩峥在北京也依旧有用武之地,更能大展拳脚。
他成为中央电视台的一名主持人,进入了CCTV-10主持了当时名极一时《五日谈——视界》栏目,节目风格雅致有质感,主持方式自由灵活,简直是为巩峥所量身定做的。
可后来他还是离开了。
因为久而久之,这种稳定带来的如温水煮青蛙般的单调和枯燥彻底淹没了他。
于是,巩峥放弃了别人梦寐以求的央视铁饭碗,转而投身了表演这个更广阔也更无枝可依的天地里。
“我更喜欢有挑战性的东西,那时候演戏对我来说是全新的东西,所以,也就没想太多,离开,对我来说也意味着新的进入。”
无背景无资源无人脉,单打独斗、孤立无援,巩峥的转型并不似以往那般平步青云,反而步履维艰,一路摸爬滚打,也曾撞了个头破血流。
但他从没想过放弃,因为对表演这个事业,他是真正的热爱。
“演员这个职业带来的幸福感是其他行业无法替代的。”
在漫长的蛰伏下,巩峥最擅长的是抓住机会,蓄势待发然后箭无虚发。
因《芈月传》里的庸芮一角,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在这部女人戏里,男角色一般会成为工具人,黯然失色,难以脱颖而出。
但巩峥却觉得这是自己的转机。
“女人戏主要观众是女性,反而有助于男性角色崭露头角,但前提是你得有自己的特色,能被观众记住。”
秉持着“不止是来表演的,我是来给角色增光添彩的”的自我要求,他成了。
在巩峥张弛有度的演绎下,庸芮足智多谋、胆识过人、英俊潇洒、风度翩翩,引得无数观众“竞折腰”。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运气=机会+实力。
许多烦恼是由停滞不前造成的。
你只管大步往前走。
虽然不爱说话,但巩峥做事很有分寸,他拥有顶级心态。
他觉得自己永不会失败,因为做一件事情,要么成功,要么学到东西,对了就是成功,错了就是进步,做什么都不会白费,路自己选的,没有对错,不是得到就是学会。
当自身能量充足,就会有余力去关照别人和这个世界,而自助者天助,他渐渐就吸引到了伯乐和不少志同道合之人。
拍《青岛往事》的时候,巩峥就对黄渤很是赞赏有加。
“我以前没见过这样的影帝,不过我觉得他很值得我学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剧中,他们演亲兄弟,黄渤为了拉近彼此的关系,主动邀请巩峥一起吃饭、聊天、培养感情,毫无架子,虽高居影帝,但从没把自己放在很高的位置,而凡事都会好好说话。
说话办事讲究以理服人,这般如沐春风的高智商高情商为巩峥折服。
他是个有心人,后来这套为人处事,也被他学来了,这极大打开了其事业格局。
人生是一环扣一环的。
因为巩峥打开了自己,所以别人也会大步向他走来。
斯琴高娃没少提携他,她对巩峥很是欣赏。
“你就差一部戏了就成了,而且这部戏一定得是爆款,而且一定得由你来主导。”
当然,这可遇不可求,但那是一种偌大的肯定,给予了巩峥无限的自信和前进的动力。
42岁,一切都不晚。
巩峥有耐心,在他的字典里,没有“强求”“较真儿”之类的词儿,他相信,只要做到自己认为最好的,就没有愧对自己的人生。
“我相信,放松更能出现最好的状态。”
来源:圆扁眯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