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9日以来,以“近悦远来 醉美邛崃”为主题的邛崃国际美酒季系列活动暨2025IWSC首届中国区(邛崃)烈性酒大赛(后简称“IWSC国际烈性酒大赛”)拉开序幕,活动持续近半月。
9月19日以来,以“近悦远来 醉美邛崃”为主题的邛崃国际美酒季系列活动暨2025IWSC首届中国区(邛崃)烈性酒大赛(后简称“IWSC国际烈性酒大赛”)拉开序幕,活动持续近半月。
此次活动,是IWSC国际烈性酒大赛首次在亚洲设立烈性酒专项评审并落地中国邛崃,从专业烈性酒赛事评审、政府与产区代表共话中国烈酒国际化路径,到民间品酒大师赛、美酒快闪市集、音乐嘉年华等一系列贴近大众的美酒体验活动,通过“国际赛事+产业对话+民间联动”的三重奏,共同构筑了一场多维互动、全城参与的酒业盛事。
邛崃作为“中国白酒原酒之乡”到如今中国创新酒的阵地,也正依托国际大赛为中国酒业走向世界搭建起一座认知共融、标准构建、资源对接的桥梁。
贯穿产业与消费、连接国际与本土、融合传统与创新。来自全球酒类行业的专家、产区代表、企业代表、经销商及媒体嘉宾等齐聚邛崃,共同见证此次中国烈酒与世界的对话。
国际赛事首落邛崃,“酒+”系列活动全城狂欢
本届邛崃国际美酒季以“赛事+消费+文化”为三维驱动,形成“一场IWSC国际烈性酒大赛+一场邛酒音乐嘉年华+两场大众品饮活动+四大地标展销场景”的立体化活动矩阵,覆盖从专业赛事至普通消费者的全链条参与。
本次大赛为期两天,对全球征集的数百款烈酒(涵盖白酒、金酒、威士忌、朗姆酒等品类)展开多轮盲评,从色泽、香气、澄清度、滋味、适口性、舒适度、风格典型性七大维度全面考核。
期间设置参访及品鉴环节,组织全球主要酒类消费市场的经销商、买手走进成都产区重点酒企及邛崃文化地标,实地体验邛酒从原料甄选到酿造蒸馏、陈酿老熟的全流程工艺以及邛崃本地文化,促进邛酒出海。
IWSC国际烈性酒大赛作为全球最具权威性的酒类赛事之一,自1969年创立以来,始终以严苛的评审标准和国际化视野著称。其首次在亚洲落地烈性酒专项赛事,并选址中国四川邛崃,对中国酒业而言意义非凡。
IWSC组委会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泰尔·吉伯特表示,中国的烈酒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精湛的文化之一。它诉说着风土、技艺与时光的故事。此次评审,不仅是评定品质,更是在致敬一种塑造了数代人的文化,一种正吸引全球目光的文化。
北京酿酒协会作为本次大赛承办方北京国际酒类交易所的指导单位,理事长常明同样认为,IWSC国际烈性酒大赛落户中国具有里程碑意义,它以其严谨的评审标准和国际化的视野,为全球烈酒行业树立了品质标杆。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邢春雷认为,一方面,赛事搭建了国际桥梁,让中国烈酒企业能与顶尖品牌同场竞技,学习先进技术与管理,推动品质与品牌突破;另一方面,它也为邛崃美酒提供了走向世界的机遇,通过赛事传播,深化世界对中国白酒独特风味与文化的认知,提升国际美誉度。
专业大赛之外,系列配套活动持续强化大众参与感,营造出全民参与的美酒盛会。
如举办“民间品酒大师赛”,通过味觉挑战、文化问答等环节选拔民间品酒师,优胜者可参与IWSC国际烈性酒大赛评审,增强民众对邛酒的认知与认同;开展“美酒快闪市集”,打造购酒区、露营体验区与互动打卡点,营造品牌宣传的氛围;举办邛酒音乐嘉年华,融合音乐、非遗、美食等元素,打造国庆假期消费热点;在文脉坊、平乐古镇、天台山、宽窄巷子四大场景开展主题展销,营造酒旅融合新体验。
以国际赛事提升专业高度,以消费活动拓宽参与广度,形成“以赛促产、以节促消”的双向赋能格局。
邛崃禀赋、向新而行,搭建白酒国际新通道
IWSC国际烈性酒大赛首度落地中国即选择邛崃,源于其深厚的酿酒底蕴、多元的产业生态,以及前瞻的产区战略。
邛崃是一座城以酒名、酒以城兴的美酒之城,享有“中国白酒原酒之乡”“世界美酒特色产区”等美誉,“临邛自古称繁庶,尤以酿酒盛其名”的典故传颂至今。如今,邛崃已经具备承接国际级烈酒赛事的核心优势。
首先具备优异的自然禀赋与生态根基,酒类产业基础雄厚。
邛崃地处北纬30°黄金酿酒带,与法国波尔多、美国纳帕谷共享优质生态。邛崃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德彰表示,邛崃独特的崖谷地形、纯净的冰川水源、天然黄泥窖池,特别赋予邛崃“黄金九度”的优良基因,成就了“长江流域源头产区”“雪山下的名酒产区”等独特标识,让邛崃自古就被赞誉为“盛产美酒的地方”。
他指出,下一步,邛崃将“落实最严格的环保措施,系统保护产区生态,让好山好水出好酒成为邛酒品质的鲜明标签”。
其次,邛崃在产业创新方面正展现出产业多元、创新包容的产区气质。
这里不仅拥有文君、金六福等传统白酒品牌,还建成亚洲最大的威士忌生产基地和首个威士忌旅游体验中心,威士忌桶陈量达50万桶、占全国的85%左右,并带动金酒、伏特加、白兰地等烈酒本土化生产。同时,果酒、精酿啤酒、低度潮饮等新酒饮品类也在邛崃蓬勃发展。
在此过程中,邛崃同步探索酒旅融合,推动营销模式与国际接轨。建成全国首个威士忌旅游体验中心、天府潮饮园等项目,源窝子、三十六坊等主题酒庄、平乐古镇酒文化街区“日茶夜酒”等特色场景引领新风尚。
整体形成了“品质白酒+国际烈酒+低度潮饮+酒庄”的多元产业生态。
邛崃产区开放合作的步履不停。邛崃市委书记刘刚指出,作为川酒成都产区的核心承载地,邛崃锚定“创新、开放、多元、融合”的共识,通过论坛展会、口岸合作等系列举措,为产区参与国际交往、酒业协作创造良好条件,产品出口俄罗斯、韩国等25国。
世界何以选择邛崃,邛酒何以通达世界。如王德彰所说,邛酒通达世界的底气,在于源自天酿、在于匠心传承、在于多元布局、在于文化独特、在于范式创新。
随着此次国际赛事在邛崃的落地、国际资源的接洽,邛崃也将进一步搭建起中国酒业与世界对话的桥梁。
以此大赛为契机,邛崃产区进一步推动建立中国烈酒品质国际认证通道,推动邛崃白酒、威士忌等产品获全球市场认可;吸引全球买手与评委深度体验产区生态,促成贸易合作;培育本土专家成为国际评委,提升中国邛崃产区烈性酒话语权,推动成都产区乃至川酒与国际化发展接轨。
长久以来,中国烈酒的国际化之路充满挑战,其中一个核心障碍在于“语言”的不通。常明强调,这里所说的“语言”,不仅是英语、法语,更是一套能被国际市场和消费者普遍理解的品质语言、风味语言和文化语言。现在,这个国际顶级赛事来到中国,来到邛崃,不仅为我们中国酒企提供了一个向世界展示的舞台,更重要的是搭建了一座与国际接轨的桥梁。这座桥梁,连接的不是地理距离,而是认知的鸿沟。
共酿未来,中国烈酒翻开全球叙事新篇章
当前中国酒业国际化仍面临文化隔阂、标准壁垒、渠道短板等挑战。IWSC国际烈性酒大赛落地邛崃,被视为中国烈酒以“产区集群”方式对接国际标准、构建全球话语体系的关键尝试。
中国烈酒产业的国际化进程也将从“产品出口”的1.0时代,迈向“标准对接、文化对话、价值共享”的2.0时代。
挑战与机遇并存,川酒作为中国白酒产业的核心版图与国际化的主要担当,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酒业协会副会长焦伟侠向产区内的企业和从业者提出几点期望:一是坚守品质底线,二是加强创新发展,三是深化国际合作,四是推动品牌建设,以顺应酒业发展新趋势。
趋势之下,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秘书长赵禹则从以下三个层面指出了中国酒业国际化发展的契机与机遇:
市场层面来看,全球烈酒消费持续升级,中国白酒以独特的固态发酵工艺、丰富的风味谱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对追求品质和体验的全球消费者构成了强大的吸引力;文化层面来看,中餐文化、中国生活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尤其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为白酒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出海窗口;行业层面来看,以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汾酒等为代表的头部企业,以仁怀、邛崃为代表的名优产区,近年来持续加强国际市场投入,强化了中国酒业的国际认知。
白酒国际化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其路径亦需要持续的探索与创新。
源流战略定位咨询创始人肖瑶从威士忌、日本清酒等品类的全球化路径为中国酒业提供借鉴。她认为,邛崃作为全球烈酒创新核心产区,通过酒体创新、文化交流与市场共生,正成为烈酒全球创新破局的新支点。
同时依托此次活动,邛崃市酒业协会授予多位国际评委、国际经销商“成都产区邛酒国际推广大使”的荣誉称号,以国际专家背书引领白酒在海外的饮用风潮。
回望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中国酒业写下了国际化征程的初章。百十年后的今天,IWSC国际烈性酒大赛在邛崃举行,则是在新的历史坐标下的关键落子。
它是对中国酒业“集体出海”时代命题的一次系统作答,通过“赛事+产区”的创新模式,推动整个品类以集群之势接受国际标准评审,构建从“走出去”到“扎下根”的全球化新范式。
来源:酒业观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