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起源于匈奴吗?专家表示:这是历史谬误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8 23:56 1

摘要:近年来,网络上不时流传“蒙古族起源于匈奴”的说法。这种观点不仅在学术上缺乏依据,更容易被别有用心者利用,用来鼓吹所谓的“南北民族对立”,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认知造成不必要的混淆。

近年来,网络上不时流传“蒙古族起源于匈奴”的说法。这种观点不仅在学术上缺乏依据,更容易被别有用心者利用,用来鼓吹所谓的“南北民族对立”,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认知造成不必要的混淆。

匈奴和东胡,压根就不是一回事,你翻翻《史记》就知道了,匈奴在阴山那片,东胡在大兴安岭那边,中间还夹着个月氏,三家谁也不是谁的祖宗,这关系明明白白,匈奴冒顿单于那会儿,先是干掉了东胡,跟着就把月氏往西边赶,南边的楼烦、白羊河南王也给收了,整个草原他的地盘越来越大,东胡早就被打散了,匈奴跟东胡各走各的路,谁也不挨着谁。

从地头上看,匈奴自己那帮人,最早在河套那一片,后来慢慢往北边去,鄂尔浑河流域成了他们后来的窝,东胡跟他们后头那些分支,好几个部落,一直就在蒙古高原的东边,辽河上游、大兴安岭山脚下活动,这盘棋看得清清楚楚,分界线一直都没乱过。

匈奴到了后来也不行了,公元48年分成了南北两家,统一的局面没了,南匈奴干脆就投了汉朝,住到北边那些郡里,长时间跟汉人一块过日子、通婚、学风俗,最后基本上都融进了汉族里头,北匈奴被东汉打得够呛,最后往西跑到了中亚,后人再也没在中国史书里看见他们有什么大动静,剩下没走的匈奴,留在漠北的,史书里写得明明白白,都自称是鲜卑了,鲜卑那时候就开始起来了。

匈奴剩下的那些人,最后都归了鲜卑、柔然这些新起来的部落,自己原来的名号慢慢就没人叫了,最终在新部落里被消化掉,身份认同感越来越淡,所以那种“匈奴说”,根本就找不到什么靠谱的线索,蒙古族是不是匈奴后人,完全不沾边,反过来说,蒙古族自己的来历,史料、考古都说得清清楚楚。

东胡被冒顿打散之后,分出了乌桓、鲜卑两大支,鲜卑后来崛起了,正式取代了匈奴的位置,北朝那几百年都是鲜卑说了算,往南迁的鲜卑进了中原,留在老家的,后来史书上叫室韦,很多学者都觉得室韦其实就是鲜卑这个名字的另一种叫法,室韦里头有个“蒙兀室韦”特别重要,文献里“蒙古”这个词最早就是从那来的,他们就是现在蒙古族的直系祖先。

唐朝后期,蒙兀室韦开始搬家,往西边的草原走,一支往南到了阴山,辽代的文献里叫他们“谟葛失”,另一支主力继续往西,最后停在了不儿罕山那一带,从语言、考古、风俗、宗教、家族制度这些线索,都能连起来,鲜卑、室韦、蒙古语之间的词根、称号、风俗都能找到连续性,嘎仙洞石刻上的“可寒”“可敦”,到了元朝那会儿也还是这么叫,萨满信仰、腾格里崇拜、衣服左开襟、用角弓这些老传统,一直传下来,跟匈奴那些欧罗巴血统、R1a1染色体、印欧人长相的那一套,根本就不是一条道上的。

考古上也能看出来,蒙古人主流是C3型单倍群,跟唐代的室韦人直接连着,匈奴那种复杂的血统,特别是贵族里头好多欧罗巴人的特征,跟蒙古族的谱系根本对不上。

现在流行的“蒙古源自匈奴”这种说法,背后往往有点别的意思,想把蒙古族往外推,好像他们跟中原没关系一样,历史上,元朝忽必烈那时候都说自己是继承了历代帝王的正统,清代蒙古族更是国家统一的大功臣,喀尔喀归顺中央,土尔扈特千里迢迢回国,都说明他们心里向着大一统,元朝、清朝两个大朝代都是蒙古族、满族建立的,对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贡献摆在那呢,谁要是硬把蒙古族跟匈奴绑一块,反倒是把这些真正的关系给盖住了,匈奴本来也是中国北方的民族,历史写在中国的史书里,蒙古族更不可能被排除在外,历史上谁亲谁远,其实一看就明白。

来源:青莲侠士V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