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部队大院这次赶早,9月19日晚在院里的大礼堂播放了该片。偌大的地方,坐满了人,电影提前放映,好不容易找到位置坐下,四周围安静极了。电影里也静得可怕,阴森森的地方,间中只有几个穿白大褂的匆匆走过。
文/小桥流水
电影《731》全球首映式于9月17日在哈尔滨市哈东万达影城举行,9月18日在全国多地首映,并注有“警钟长鸣”的标识。
我们部队大院这次赶早,9月19日晚在院里的大礼堂播放了该片。偌大的地方,坐满了人,电影提前放映,好不容易找到位置坐下,四周围安静极了。电影里也静得可怕,阴森森的地方,间中只有几个穿白大褂的匆匆走过。
电影主题很明朗,就是反映中国、朝鲜、前苏联民众在日本人体实验室里遭遇的惨痛,以及对日本军国主义残暴行为的控诉。之所以如此推广这部影片,因为这个呈现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在哈尔滨平房区大肆抓捕平民进行活体实验,秘密进行细菌实验,妄图扭转败局的故事,如果再不展示在国人的面前,那么时间再久一点,或许真的就被遗忘了。
正如记者采访导演赵林山先生时,他说在取证过程中,唯一能让他坚持11年不放弃的原因,就是日本战犯石井四郎后代所说的一句话,“挨打的人都忘记了,打人的人还需要记得吗?”当时的他听到这句话,感觉自己又被侵略了一次。所以,我们先不谈电影拍得如何,单纯就赵林山先生这样的精神,已然值得我们敬畏。
突如其来的尖叫和呵斥声把我拉回到电影,看到的一幕是,姜武饰演的王永章(日本人对实验者统称为“马路大”)瞪着一双放大的眼睛在与日本人争取些什么,但遭到了拒绝。王永章是本片的第一主角,他是在街上做吃食生意的小贩,莫名其妙就被抓进来了这里。电影讲述的就是他被抓、变成“汉奸”,接着发现实验室秘密,然后带领大家逃跑,最终无人生还的这一事件。
王永章冒充的身份是,从中马城逃出来的抗日英雄王子阳(资料:王子阳和一些无辜百姓在日伪军警宪特组织的武力“圈街”行动中被抓捕,关押在哈尔滨监狱,遭受了严刑拷打。随后日军将他们一行百余人以“反满抗日”的罪名押解到香坊火车站,装上闷罐车,输送到背荫河细菌部队。在王子阳等人逃离魔窟参加抗联后,他控诉了日寇对他们惨绝人寰的迫害。日军731细菌部队的受害者王子阳经我军救治而痊愈,后加入抗日队伍,成为忠贞的抗日战士,担任了重要的领导职务。他于1937年在战场上壮烈殉国。)
电影里安排这一情节,埋下的伏笔应该是王永章又做了一次“王子阳”。至于是否成功,王志文饰演的杜存山在喃喃的自言自语中预示了结果。
杜存山在这里的编号是012。从出场到结束,没弄懂这个人在干嘛,没有交待人物背景,也没有前因后果,就是每天给小白鼠脖子上系个蝴蝶结给小女孩。是在传递消息还是其他?有人说电影使用了很多的反讽手法,意思是一只白鼠都有名字,他们身为人,拥有人权的人群却只能被叫编号。但估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一下子真没看懂。其实,杜存山给小白鼠系上白纸条和小女孩传阅,不是传信息,而是看对方是否还活着,是长期的狱友,是精神支柱。
杜存山这个人物,王志文用他的表演告诉我们,名字就是底线 。电影里的一幕,日军口中念着编号“012”,但无人应答,直到叫第三遍,一个头发凌乱的男子站了出来,他挺直脊梁,眼神如炬地喊道:“请叫我杜存山”!愤怒的日本女军官上前用刀柄无数次地击打他,疼痛倒地的他却仍然倔强地重复着自己的名字,最后强忍着爬起来喊了句“南京中正路人,杜......”话音未落,日军的刺刀穿透了他的胸口,那双来不及闭上的眼睛里,充满了愤恨与不屈。
杜存山就因为说出自己的名字死了,或许有人会觉得他死得很不值。这个情节是要表达什么呢?尝试着把自己融入那个环境里去思考,其实就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了。编号代表着你就是实验品中的一份材料或指标,没有名字,没有尊严,哪来活着的意义。影片里杜存山说“过去现在将来都得清醒,不然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有一个引起共鸣的沉重问题 “如果我在那个年代,那个环境,能否守住自己的名字?”这个问题有人敢回答吗?至少我认为自己不敢,因为在那种极端的环境下,人还能坚持什么。但杜存山就敢啊!他认为名字就是作为一个人最后的底线,他付出生命做到了。
日本女军官这个角色很复杂,电影里直白的画面是,她心狠手辣、冷酷无情。每次杀人之前她会用食指堵住嘴巴,噤声之后手掌放平,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面无表情的她,把杀人常态化。即使鲜血飞溅到她脸上,她都毫不在意,眯着眼睛的她似乎很享受,让观影者不寒而栗。
在画面不断切换过程中,发现原来这女军官其实也是实验幸存者之一,她脖子上的“樱花烙”就是证明。她从石井四郎的“剖宫产实验”下幸存,从小被驯化、被灌输,她的一生被阴暗笼罩着。演员冯文娟饰演的女军官很逼真,演出了神韵,日军的阴狠。战争很残酷,内部摧毁和异化人性的力量,多么地可怕!
顾博轩,胆小懦弱,所有人被抓进来时,只有他吓得尿了裤子。这么个小人物,又是要传达出什么呢?原来顾博轩是个叛徒,大部分试验室里的人,都是被他出卖后才被抓到731实验基地,可他没想到自己和怀孕的妻子也被抓了进来。
他知道来到这里的后果是什么,日军口中那句“你自由了”意味着什么。可能是冷冻,也可能是火烧,或鼠疫跳蚤,或活体解剖,甚至更残忍的方式。所以他是愧疚的、悔恨的,他用卫生纸编成小鞋,留给未出生的孩子;也通过输掉拔河比赛,告诉小男孩开门钥匙在哪里,用自己的命赎罪。在火化房奄奄一息的他,终于如释负重地抬起头面对自己的爱人。
演员李乃文没有过多的台词表达,用得最多的是“眼技”。电影里顾博轩倚靠着墙,泪流满面,悲痛欲绝,然后慢慢地闭上双眼,嘴唇似在抽搐,一副麻木无奈的形象。他呆滞、害怕、绝望的情绪,在经历了实验的残酷之后,趴在死人堆里的他,满身伤痕,眼里却是极致的坚毅和愤恨。他用尽所有力气说出那句:“我会让大家看到这里的真相”。
影片中的女囚犯林素贤,编号1213。她是一名专业医生,而且有孕在身,双重身份叠加的她从一开始就让人怜惜不已。片中有句台词令人心酸:“拿手术刀救人的手,却护不住自己和肚里的娃。”
作为医生的她,本应是救死扶伤的角色,却沦为731部队的实验品。她的存在凸显了日军暴行对知识分子和专业人士的迫害,片中她帮助王永章寻找药物消毒,展现了在极端环境下对生命的坚守。他们在绝境中仍试图通过专业知识抗争,却是那么地无奈,知识与专业技能在暴政面前一无是处。
林素贤在面对死亡时,依然保持着医生的职业尊严和对生命的敬畏。在林素贤身上聚焦了母性的牺牲与抗争精神,那是生命的延续与希望。而她的孩子最终被日军剖腹取出当标本,取名“十月”(因为足月才存活下来)。这一残酷场景不仅揭露了日军对孕妇的暴行,更强调了母性在战争中被践踏的屈辱。她的遭遇代表着无数在战争中失去生育权和母性尊严的女性,是日军罪行的又一重要见证。
孙茜饰演的林素贤,呈现出的是“麻木绝望”的状态,她把女性在绝境中被迫藏起的痛苦,演得入木三分。她没有哭喊、没有挣扎,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出生。孩子的预产期是8月15日,是日本战败投降的日子,可惜她没能活着出去。但孩子活下来了,脚上穿的是父亲用卫生纸编的鞋,那是希望啊!
这部电影,画面直白地将日军的灭绝人性、残暴变态展现出来,让人触目惊心,也愤怒不已。另一方面,通过几位同胞兄弟姐妹的人物形象,将身处困境如何做到忍辱负重、威武不屈,表现得慷慨激昂,唤起共鸣。
影片中的每一个画面、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人物,都是真实的存在,都是历史的记忆:王永章看起来滑稽,其实代表着乐观,笑对困难,满怀希望、憧憬未来,生死又如何?杜存山看着安静沉默,其实代表着隐忍,传递精神、鼓舞士气。他的编号最小,是被关进来最早的人,对里面的运作、环境等了如指掌,他却能做到不动声色。他画的十字架被解读出两层含义,一个十字架代表一个人,是对死者的敬畏,也是对人面兽心的日军伪善的批判;十字架的布局是设计出来的逃跑路线。他养的老鼠是黑色的,区别于白老鼠,不害人只帮人,实则也是一种控诉。
影片揭露的是一个肮脏的地方,但一开始让人看到的是,里面一尘不染,让第一次进去的人感觉是天堂。在这“楚门的世界”里,健康是试验品,自由是淘汰,是死亡。日本人善于伪装,表面功夫做得十足,是对日军更深层次的揭露。
看完这部电影,感觉影片想要表达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先说人性刻画方面:想讲的故事很多,而且是一个群像的故事,也试图表现多种人性的复杂面,但是却零散得让人一眼看不透。比如,在两个日本学员的身上,即有对陌生事物的好奇,也有在环境中被同化的残忍和嗜血;那些被日本人养大的女孩,她们有的天真无邪,有的心狠手辣,女军官、艺妓花魁、阅读器女童,她们可悲又可恨,让人生不出同情来。而电影对这些“人性百相图”,都只是浅尝辄止,不深刻。
再说在反转设计方面,这一点是有些让人惊喜的。影片大部分内容都在营造准备逃脱的紧张感:从开始偷药、寻找路线、挑选时间,然后带狱友越狱、拼尽全力逃亡,每一步都看得人攥紧拳头。可当镜头一转,突然发现原来这一切早就在日本人的掌控之中。
比如那个石井四郎躲着悄无声息地与战俘们“共浴”,然后光着腚出场的情景,荒诞滑稽得很;还有坑中逃亡的场景:狱友们被推进深坑,以为必死无疑,却没想到不少人还活着。大男孩孙明亮好不容易爬上去,没来得及反应就被日本人枪击射中,又狠狠摔回坑里,希望瞬间破灭,让人猝不及防;荧屏最后一幕的“无人生还”:王永章拼尽全力逃出去了,可是一声枪响后,屏幕上“无人生还”四个白色大字,让人唏嘘不已,意难平。
最后说运镜拍摄方面:影片没有过多的靠台词喊口号,却用视觉效果突显了日军的暴行。电影最好的呈现方式,就是用每一个镜头都对侵略者进行着无声地审判。
煞白的屏幕上,半空中挂满密密麻麻的血袋,每个血袋下都有一个编号,红色的液体在灯光下尤为鲜红,一种避无可避的窒息感扑面而来;王永章带着怀孕的林素贤逃亡时,经过一个个实验室,屏幕上闪过冻伤实验、细菌注射、烧伤实验里被折磨得不成人样的同胞们,视觉与情感的双重冲击,让人害怕、震惊,也充满愤怒;玻璃瓶里飘着不同阶段的人类幼崽胚胎,大大小小地围绕着一具怀孕母体的标本陈列着,那是怎样的一种惊恐?
这部电影,很值得细细地琢磨。作为历史题材片,它没有拍成纪录片,没有回避残酷,展示出来的是那个充满屈辱的年代。作为影视剧情片,它以越狱为主线,环环相扣,全程抓住了观影者期待的目光。影片的呈现方式,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人物事件,来还原“反法西斯”的罪行,而不是空洞的口号。只是影片中的人物群像过多且零散,冲淡了具象化,这也是影片最大的不足之处。
但是,瑕不掩瑜,这绝对是一部应该被看见的电影——那些在苦难里挣扎的人,那些为了活着拼尽全力的人,不该被遗忘。电影让更多不知道不清楚这段历史的人,记住了痛,这就够了。
导演说,“731部队的罪行是人类历史上极其黑暗的一页,在战时处于绝密,战后被极力掩盖,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让更多人看到731暴行。”
苦难不是“演”出来的,是真实的存在。片尾曲响起,屏幕上开始播放纪实档案:泛黄的照片里是真实的战俘营,人们成群结队地去731陈列馆参观的场景,以及如今731遗址的各处标牌……
“你若记得,我便活过”
历史不容忘却!
作者:小桥流水
来源:大院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