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应该有不少人都刷到过一则视频,加拿大一位女士在海边散步,在她看到几名印度游客在沙里挖洞上厕所时,直接拿起手机拍了下来。
印度卫生堪忧,恒河水被冠“圣水”出售,国际卫生安全何去何从?
应该有不少人都刷到过一则视频,加拿大一位女士在海边散步,在她看到几名印度游客在沙里挖洞上厕所时,直接拿起手机拍了下来。
让人没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个视频上传几小时就冲上了热搜。评论区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想法:有人说他们的这一行为不文明,也有人回怼这些人觉得他们歧视,而且还说这在他们家乡很常见、从小就这么做。
可这个事件背后其实该被看见的应当是背后的公共卫生和观念问题。那么不免让人思考,这些行为没有人制止吗?真的是从小的生活习惯?那群众的卫生安全问题又该谁来解决?
如果是第一次去印度的人,经常会被当地朋友叮嘱:水和生食慎重。这是为什么?
因为据去过当地的游客很多都表示,去的第一天就得到了教训,那就是一种被称作“德里腹泻”的病症。
虽然有人自信满满做了防护,可还是会被大肠杆菌放倒。
“有味道的国家”是很多人对印度的别称。但其实这根本的问题并不在于修不起厕所。
因为其实便器的单价并不高。困难的一直都是当地的观念:家里设厕所会被一些人视作不净,触碰排泄物会被分到“低贱工作”的范畴,甚至有人担心把污秽带进屋会冲撞神灵。
这几个任谁听了,仿佛都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那么这样的观念带来的结果就是女人提着容器走远路,但其实天黑以后印度是一个更危险的国家。
就比如在2017年“世界厕所日”的时候,马哈拉斯特拉邦一位水利部长被拍到街边小便,之后他说“想上就上”。
这一幕和莫迪在2014年上台后喊出的“到2019年消灭露天排便”的目标摆在一起,反差可以说是非常直观。
其实当地也并不是没有推动过改变。就比如其实很多城市都有“早安小分队”,天没亮就去田边河边巡逻,抓到就罚款、喝斥、拍照公示。
孟买这个国家更是出动高压水车,贴标语“你不停我们不停”。
而艾哈迈达巴德则是发一卢比现金鼓励上公厕。另一边是大规模投入:规划里要建上亿座厕所,预算按数百亿美元算,折算到一座是上千元人民币。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工程多了,猫腻也开始变多。就比如露天坑围上铁皮就算“完工”的例子在当地也屡见不鲜。
女性承担的风险更直接,而且简直可以用惨绝人寰来表达。
就比如在2014年北方邦,两个少女夜里结伴去野外如厕,被人拖走轮奸,第二天人们则是在树上发现她们的遗体,就这样两个活生生的生命消失了!
电影《厕所英雄》用婚后吵架推动修厕的故事打动过不少观众,可现实里更多是怕黑、少喝水、长期憋着,胃痛、便秘成了许多人的日常。
孟买受访女性说晚上尽量不喝水,因为深夜出门,心里总悬着。这样的故事说起来太轻,可谁都懂那是真实的恐惧。
孩童承担的更多,在印度每年有很多儿童死于腹泻,矮小、发育迟缓比例居高不下,污染水源是绕不过去的原因。
恒河被视作“母亲河”,从宗教洗礼到朝圣都离不开它。每三年一次的大壶节,动辄数千万乃至上亿人下水。
就在2021年疫情还没过去的时候,很多人依然坚持入河净身,随后病例数飙上去,单日新增冲到高位。
知道恒河的都知道,这条河水并没有神奇的什么“自净按钮”。反而是尸体、动物残骸、生活污水常年混入主河道,泡沫漂浮物肉眼可见。
而且有的人买不起足够木材的人,在火葬场旁边就会把半焚的遗体推入河中。
伴随着工业化的来临,印度这个国家更难进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制革、化工、造纸、农药厂沿河排放,有的管得住,而有的人还是长期偷排。
因为总有人相信“大水量会冲淡一切”,但其实现实反复打脸。
更棘手的是抗生素。当地买药真的是太容易了,不少地方看病不做培养和药敏,医生图省事,药店也不难拿到强效药。
结果就是环境里、人群里一起选择出了耐药性很强的菌株,研究者在河道体系里找到了带NDM-1等耐药基因的致病菌,很多常规药逐渐失去效果。
更离谱的是,恒河水竟然被装瓶当作“圣水”出售,这也造成了信仰和商业合力的奇葩景象,紧接着通过运输把风险带到更远的地方。
虽然2014年莫迪承诺投入数千亿卢比治理恒河,可账本到底花在哪、效果如何,其实一直争议不断。
因为在2022年旁遮普邦一位首席部长在镜头前喝下“圣水”,结果两天后就胃肠不适住院,这件事在社交媒体被转发了无数次。
但是网络上的语境,却从来不缺自豪与反讽。一句“印度是人口最多的民主国家”,听起来气势很足;“亚洲新乐园”的说法,也经常被拿来做宣传。
也有人在社交平台问:明明美食那么丰富,为什么旅游吸引力不如泰国和中国?
没想到底下一条印度网友的回答很快火了:其他亚洲国家都没我们富,中国游客到摊前常常只看不买。
而且当地的执法有时也踩着边界走。清晨巡逻队的“当众羞辱”和“拍照取证”,短期看似有效,有没有想过长远会不会把性别和阶层的伤口撕得更大?
2019年被宣布“任务完成”,可在几年后统计里仍旧写着“还有几亿人没有厕所”。
有些事,一旦发生在远方,很快就会出现在身边。传染病的外部性不认识国界,机票预订的那一刻,距离就缩小了。
城市越大、流动越快,越需要把水、厕所、垃圾、药物这些“不起眼”的词放在阳光下。
视频会降温,热点会过去,潮水退下去,岸边留下的,是夜里不敢去厕所的女人,是为了躲腹泻而把行程改得一塌糊涂的旅客,是清晨在田里排队的人群,是孩子喝下的每一口水。
来源:东观话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