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6日下午3点,理想i6上市直播间的订单计数器以每秒3台的速度跳动,5分钟后数字定格在10000——这不是电商大促的秒杀,而是一台起售价23.98万的中大型纯电SUV创造的纪录。当晚,晚点AUTO披露的超2万大定数据,让整个行业意识到:理想用第三款纯电车型
9月26日下午3点,理想i6上市直播间的订单计数器以每秒3台的速度跳动,5分钟后数字定格在10000——这不是电商大促的秒杀,而是一台起售价23.98万的中大型纯电SUV创造的纪录。当晚,晚点AUTO披露的超2万大定数据,让整个行业意识到:理想用第三款纯电车型,撕开了新能源市场价格与价值的新裂缝。这不是偶然的爆款,而是一场用用户需求重新编写游戏规则的行业革命。
理想i6的价格策略,藏着一套精准的“用户价值算法”。24.98万的起售价先锚定“中高端”认知,再通过限时1万减免拉到23.98万,直接杀入25万级主流市场;叠加3.5万权益(大概率包含免费充电、保养、流量等实用礼包),实际“到手价”相当于再降3.5万。这种“明降+暗补”的组合,让用户产生“占了大便宜”的心理——毕竟同级别Model Y长续航版约30万,问界M5纯电版约28万,理想i6在价格上直接甩出5-7万的差距。
更关键的是“大定”规则的设计:7天内可退可改,7天后才锁定。这种“低门槛试错”机制,降低了用户决策成本,让犹豫者敢于下单。数据印证了效果:5分钟破万的大定里,必然有不少“先占坑再考虑”的用户,但超2万的总量说明,大部分人最终选择留下。
理想深谙“价格锚点”的精髓:用户买的不是便宜,而是“值不值”。23.98万买中大型SUV,800V高压平台、87.3度5C电池、660/720公里续航、英伟达Thor-U芯片、终身免费高阶智驾——当这些配置单拎出来每项都值几万块时,用户会自动忽略“这只是第三款纯电车型”的背景,只看到“用紧凑型SUV的价格买了豪华品牌的配置”。
如果说价格是钩子,那产品力才是让用户留下的锚。理想i6的配置表,几乎是对着纯电用户的“痛点清单”逐条打勾。
续航焦虑?用5C电池和800V平台双重破解。87.3度磷酸铁锂电池支持5C超快充,意味着峰值充电功率可达436.5kW(87.3×5),10分钟补充400公里续航不是问题。CLTC续航660/720公里是什么概念?北京到上海约1300公里,中途充一次电足够;日常通勤50公里,一周充一次电就行。比起“续航虚标”的竞品,理想直接用5C电池的物理特性(充电快、放电稳定)给出解决方案。
智能焦虑?Thor芯片+免费智驾“一步到位”。全系标配的英伟达Thor-U芯片,算力高达2000TOPS,相当于8块Orin-X芯片的性能,足以支撑未来5年的智驾升级。更狠的是“AD Max高阶辅助驾驶终身免费”——要知道特斯拉FSD选装价4.6万,小鹏XNGP高阶功能年费3600元,理想直接把“智驾付费”这个行业惯例给取消了。这招直击用户痛点:“买硬件送服务”,谁能拒绝?
性能焦虑?李想的“X5M比喻”戳中驾驶爱好者。CEO亲自下场推荐四驱版,称“能买到宝马X5M的感觉”,看似夸张,实则精准。双电机四驱版3.7秒破百的加速(参考同平台车型推测),配合空气悬架(大概率高配搭载),确实能让家庭用户偶尔体验“速度与激情”。这种“全能选手”定位,既满足了家庭用户对空间、舒适的需求,又兼顾了部分人对驾驶乐趣的追求。
理想的成功,从来不是技术驱动,而是“用户需求翻译”能力的胜利。从最初的增程车型解决“续航焦虑”,到现在i6用“价格+配置”解决“纯电选择困难”,底层逻辑始终一致:把用户没说出口的需求,变成看得见的产品亮点。
定位“中大型五座SUV”,是对家庭用户的精准画像。很多人吐槽“为什么不做七座”,但理想看到的是:二胎家庭的第二辆车、年轻小家庭的主力车,更需要大五座——后排坐三个成年人不挤,后备箱能放下婴儿车+行李箱,同时车身尺寸控制在4.9米左右(参考理想L7车长5.05米,i6或略短),城市停车更灵活。这种“反常识”的定位,恰恰切中了被忽略的细分市场。
“CEO推荐四驱版”的营销话术,藏着对用户心理的拿捏。李想不是在卖车,是在帮用户“做决定”。当用户纠结“后驱还是四驱”时,一句“但凡喜欢开车就选四驱”,既显得专业,又制造了“不选四驱就亏了”的暗示。这种“权威背书+情感共鸣”的组合,比干巴巴的参数对比有效10倍。
理想i6的火爆,撕开了两个行业真相:
第一,纯电市场的“军备竞赛”进入新阶段。800V高压平台不再是豪华品牌的专属,25万级车型开始标配;智驾功能从“选装”变成“标配”,用户对“免费”的期待越来越高。这意味着,未来没有800V、没有高算力芯片、不敢送智驾的车型,将很难立足主流市场。
第二,用户正在用订单投票“真实需求”。过去新能源市场的爆款,要么靠政策补贴,要么靠概念炒作;现在用户更理性:续航要实、充电要快、智能要好用、价格要合理。理想i6的2万大定,本质是用户对“诚实产品”的奖励——没有虚标续航,没有隐藏消费,配置表上写的都是“你能真的用到的东西”。
对竞品来说,理想i6的出现是“甜蜜的烦恼”:跟价会压缩利润,不跟价会丢市场。特斯拉已经传出Model Y降价的消息,问界、小鹏也在加速800V车型的布局。这场由理想点燃的“价值战”,最终受益的将是消费者——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车。
理想i6的5分钟破万,不是终点,而是新能源行业“用户价值革命”的起点。当价格战转向价值战,当技术参数让位于用户体验,当车企开始认真计算“用户每一分钱花在哪里”,这个行业才算真正成熟。
23.98万买中大型纯电SUV,800V+长续航+高阶智驾——理想i6告诉我们:最好的产品,是让用户觉得“不买就亏了”;最好的生意,是让用户和车企都算清“自己赚了什么”。未来的新能源市场,谁能把这笔账算得更明白,谁就能笑到最后。"
来源:科技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