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演讲当武器!以色列在加沙搞霸权主义,广播争议引发连锁反应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8 22:07 1

摘要:9月26日上午,以色列国防军在加沙地带的一项特殊行动,将“声音渗透” 推到了台前, 他们要在加沙境内用扩音器,向当地巴勒斯坦民众现场直播总理内塔尼亚胡在联合国大会上的讲话。

文 | 锐观经纬

编辑 | 锐观经纬

9月26日上午,以色列国防军在加沙地带的一项特殊行动,将“声音渗透” 推到了台前, 他们要在加沙境内用扩音器,向当地巴勒斯坦民众现场直播总理内塔尼亚胡在联合国大会上的讲话。

可这项行动从指令发布到实际执行,却处处透着矛盾:官方说法与军方行动为何不一致?看似简单的 “直播” 背后,是否藏着更深层的目的?巴勒斯坦民众又能否真正听到这段特殊的 “声音”?

当地时间9月26日,加沙地带边缘的以色列军事部署区,一名以色列预备役军人接到了一项紧急任务 —— 用卡车护送一批加装了扩音器的设备前往指定地点。

这位军人在接受 i24 新闻采访时仍满脸困惑,他坦言全程不清楚任务的真实目的,只知道要严格按照指令将设备送到位置。

这场看似普通的物资护送,其实是以色列一场特殊 “影响力运动” 的开端,而下达命令的源头,正是以色列总理办公室。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早就向国防军下达明确指令:要求在加沙地带向当地居民现场直播内塔尼亚胡在联合国大会上的讲话。

之后总理办公室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计划,同时补充表示,为配合直播,国防军需在加沙地带各地的卡车上安装扩音器,但所有操作 “仅会在以色列边境一侧进行”,避免跨越边境线引发不必要的争议。

从以总理办公室发言来看,这似乎是一场边界清晰、目的明确的 “公共外交行动”,可国防军随后的表态,却让事情的走向变得复杂起来。

以色列国防军表示,部分安装了扬声器的卡车和起重机,已经被运送到加沙地带内的军事哨所,其中一些哨所深入加沙境内超过一公里,这直接与总理办公室 “仅在边境一侧操作” 的说法形成了矛盾。

一边是官方强调的 “边境限制”,一边是军方证实的 “深入加沙部署”,两种截然不同的信息让外界对这场行动的真实范围充满疑问。

而随着更多细节的披露,行动的目的也变得不再简单起来。

面对外界的疑问,内塔尼亚胡办公室首先作出回应,他们说这次用扩音器直播讲话的行动,本质是 “公共外交努力” 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了让加沙民众直接了解以色列在国际场合的立场。

同时,办公室特别强调,内塔尼亚胡在下达指令时已明确要求 “不得危及以色列国防军士兵的安全”,所有部署都需以人员安全为首要前提。

而以色列国防军则从执行层面进一步补充,将这场行动定义为 “影响力运动”,并透露为确保效果,共部署了九套扩音器系统,覆盖范围不仅针对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平民,还包括哈马斯相关区域。

更引起人关注的是,军方在后续说明中提到,这场 “声音渗透” 行动还有一个隐藏目的 ,那就是为正在推进的人质谈判 创造有利条件。

至于具体如何通过扩音器直播影响谈判进程,我们并不知情,只知道除了扩音器播放,还在使用其他辅助手段。

这种模棱两可的表述,让外界对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信息战策略产生了更多联想:除了让民众听到讲话,他们是否还在通过其他方式传递隐性信息?这些信息又会对人质谈判产生怎样的实际影响?

不过,这场投入了不少资源的 “影响力运动”,实际效果却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

从加沙地带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巴勒斯坦平民居住的区域,距离以色列军方部署扩音器的军事哨所较远,即便扩音器功率足够,声音也很难有效传递到平民集中区。

有分析认为,除非以色列能进一步推进设备部署,让扩音器更贴近居民区,否则这场 “直播” 很可能沦为 “自说自话”,难以达到预期的信息传递效果。

即便效果存疑,国内可能存在不同声音,以色列军方仍明确表示,会严格遵照总理办公室的要求,推进在加沙全境播放内塔尼亚胡联合国讲话的计划。

在军方看来,执行政府指令是首要任务,至于行动过程中出现的信息矛盾、效果争议,都不会影响任务的推进。

截至目前,以色列方面没有公开任何公布扩音器部署的具体进度,以及是否有平民反馈听到了讲话,但这场特殊的 “声音渗透” 行动,已然成为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开展信息战的又一典型案例。

它既体现了以色列通过非军事手段传递立场的尝试,也暴露了官方信息发布与实际执行之间的衔接问题,而这些细节,或许都将影响外界对以色列在加沙地区策略的判断。

来源:月尘染星河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