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的9月份,对于国内自媒体圈子和指望流量发家致富的群体来说,恐怕并不是一个好月份。
(本文不含任何AI创作和自动生成内容)
#上头条 聊热点#
2025年的9月份,对于国内自媒体圈子和指望流量发家致富的群体来说,恐怕并不是一个好月份。
先有嘎子哥谢孟伟着装不合规出镜直播被快手永久封禁,后有张雪峰、蓝战非均为两千多万粉丝的账号被限制关注。
哦,还有一个叫什么户晨风的,这个我不是很了解,但是听说也是个什么全网百万粉丝级别的大V,也是凉了。
以上事件,不算什么新闻了,不过对应的一些信号,还有逻辑,其实是很有看头的。
网上各种解读,有人支持,有人反对,当然,一些说的上精彩,到位的分析,也不少。
但是总觉得差点意思,没有那种通透,清晰,直击本质的感觉。
这篇文章,将从个人的角度,个人的思考和理解出发,和大家聊一聊对这一轮国家最新的净网行动,背后的深层逻辑,诉求,还有意义所在。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周末不卷,就不搞那套文章铺垫和框架格式了,咱轻松一点,直接开聊就是。
首先来说,去讨论这些最新被封号,被限制,被禁止关注,有庞大粉丝基数,过往有很强影响力和舆论共鸣能量的头部账号,具体是错在什么地方,因为什么原因,才会走到这一步,其实没有任何的意义。
现代社会里面,没有十全十美,完美无瑕的人,一种风格和玩法,也不可能在快节奏,日新月异变化效率极高的互联网时代,实现什么“一招鲜,吃遍天,还能一直吃”的说法。
司马南不也有几千万粉丝,不也是玩爱国,严肃的那套东西?
小杨哥全网过亿粉丝,不也做黑心生意,忽悠割韭菜?
去讨论这些头部大号是为什么翻车,是没有真相的,唯一的真相就是:他们的一些做法,一些言论,一些表达,不管是最新的,还是以前的,在规则环境变化的情况下,触线了,所以就暴雷了。
以前不管,是规则允许,现在管,是规则不允许,就这么简单。
至于错没错,错在哪里了,错到什么程度了……等等的原因,不好意思,还真的不是小老百姓说的算,哪怕就是当事人能了解的,掌握规则的人,也没有必要解释,这就是管理的艺术。
有体制经验,或者管理经验的朋友,应该能明白这里说的是什么,也会有共鸣。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其次,从同样是自媒体从业的角度来看,实际上,对于国家保持净网的态度和行动,是理解,也是支持的。
这里完全没有拍马屁和贴金的意思,在舆论环境搞那套曲意奉承的谄媚套路,是没啥回报的。
拍马屁也是需要资格和方式的,不然拍马腿上就麻烦大了。
为什么要理解支持国家的净网行动?
很简单,舆论环境的野蛮成长,如果完全放任,会有一个必然的结果,国内的舆论环境,其实也有自己的江湖规矩,核心驱动力其实就俩字——流量。
为了流量,很多人啥都能做。
而利益驱动之下,很多人就必然会铤而走险,从道德,对立,情绪等等维度,去疯狂试探。
在利益的驱动下,很多矛盾会被无限放大,很多道德约束,会被无情践踏,以及社会情绪,会被持续刺激。
管理舆论环境,是一个长期工程,是一个持续工程。到了一个差不多的点,就必然需要清理一下环境,并且抓几个典型,然后立一立规矩。
本质上,阶段性净网,和过去扫黑除恶行动,是一回事。
一次性打光,是可以实现的,但是总是阶段性还会再出现,当一些苗头开始明显的时候,国家就需要出手整治一次。
可以理解为用了一段时间的桌子脏了,就拿块抹布擦擦。
治大国如烹小鲜,就是这个意思。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然后,大家看问题,去分析逻辑,一定要学会从系统角度去看,而不是个体角度,或者是单一维度去看。
这里不是说什么宏观大词,高屋建瓴的那种道道,而是系统思维。
举个例子大家就能明白,有玩过策略类游戏,比如《文明》,或者是《冰汽时代》这样的游戏朋友,一定知道,什么时候集体的需要,战略的需求,很多时候,和个人的意愿,是有冲突的。
极致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一个两个没问题,最多没朋友,但是如果这种东西成规模了,就一定会成为威胁国家宏观稳定的威胁。
所谓系统思维,结合当下来看,是很真实的:
经济下行的时候,对于个体来讲,节衣缩食,清掉负债是最好的做法,从这一点上来讲,没有任何问题。
但从系统角度来看,如果每个人都节衣缩食,整个的经济就会更差,所以管理层想尽一切办法想让大家来消费。
在这一点上,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从系统来看,一个人的收入来自别人的消费,一个人的消费也决定了别人的收入。如果打车的人少了,网约车司机就没有收入,网约车司机没有收入,舍不得去餐馆消费,不去餐馆消费,餐馆老板就没有收入。
最终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大家都没有收入。这就是经济紧缩。
反过来,如果大家都在消费,整个社会的资金流动速度就会快起来,社会所有人的收入也会好起来。
在一些特定的小范围内,单一视角的范围给普通人一些建议,这本身没有问题,但作为公众人物,面对的读者太多,动辄几千万粉丝,对系统层面的影响是巨大的。
有一个比较扎心的事实就是,国内舆论环境中,很多人的认知是不高的,而且情绪化严重,并且容易被洗脑,是非常容易被一些观点无脑带偏的,在这个时候,让你节衣缩食,很显然,他会觉得你是个好人,他觉得你说的对,他觉得你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基本利益。
很显然,他们代表不了,中国经济的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他们更加代表不了,只有整个经济向前发展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才能够得到保障,得到提升。
绝大多数普通人是不讲逻辑,只讲情绪的。
当然,为了不那么敏感,这里是以消费这一件事情来举例子的,其实大家看看户晨风,张雪峰的发言和相关内容,就知道这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了。
从精致利己,流量生意的角度,能做到这个规模和头部的,一定有自己的路子,但是这个路子走的越大,走的越长,从系统的维度来看,带来的影响和伤害就越大。
所以,差不多就行了,你们说的对不对不重要,重要的是,从系统维度,从更大的稳定和持续角度,不让说了。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最后,自媒体这个群体,当然包括我自己,其实绝大多数表达和创作的动力,都是利益,这应该没什么不好意思的,经济社会嘛,谈钱不俗。
所有的自媒体,再怎么喊口号,立人设,各种搞活,说到底,都得吃饭,都得靠广告、靠打赏,靠卖货,靠流量变现,实现生存。
小米的雷老板,几千亿身价,还积极做网红,图啥?
老板当网红,一年省下多少的营销推广成本,说到底,不还是利益驱动?
为了生存,自媒体就得继续去贩卖情绪,就必然需要各种搞活,吸引流量。
可以指望个别有良心的,但指望不了整体风气。
这就是利益的驱动力。
要说舆论自由,要说环境开放,要说支持互联网红利循环,说真的,世界那么大,中国在这一块算是非常开明的了。
但是中国官方的媒体主体,显然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跟上时代的变化,在舆论环境中的话语权,长期处于一个弱势的状态。
大家经常能看到,主流媒体的声音在网上往往太弱,被一堆自媒体的噪音淹没。
当然,自媒体是逐利,官媒有体制和规则管着,这俩逻辑完全不同。
但是利益的分化和逻辑的背离,就直接影响到了国家对于国内舆论统一思想,引导价值趋同,形成合力的需求。
能不能统一思想,能不能避免人民被错误观念带偏,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宣传阵地。
国家的净网行动,以及一系列的操作,本质的核心意思就是国家意志和资本逻辑的一次较量。
值得注意是,对于这一轮净网,还有一个背景不能不说:就像过去公交车,还有购物中心,一旦有可疑人员出现了,往往都会用一种体面,但是明显反常的方式,通知大家。
境外的舆论势力,以及不怀好意的一些资本力量,或许正在进行新一轮关键渗透。
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这个时候国家的出手,会不会更容易体会到一些看不见的博弈和交锋?
在中国,对于国家意志的力量和能量,没有任何质疑的必要,但是更重要的,其实是希望国家能够在规则面,以及价值观维度,能够指条明路。
不能说,不能碰,不能做的东西,红线划好,处罚规则明确。
大禹治水那套老办法早就告诉过所有中国人,光堵是没用的,关键得疏导。
风高浪急的特殊阶段,和大家分享几点个人的思考和理解。
感谢大家的耐心和时间。
全文完,如果觉得内容不错,有所收获和共鸣,还请大家不吝“点赞,收藏,转发”三连支持一下。感谢。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来源:熊猫贝贝小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