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勇担当 共谱发展新篇章—— 记市人大代表、咸宁市咸安区浮山街道白鹤村党总支书记阚剑的履职实践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8 20:58 1

摘要:“‘人大代表’不是群众赋予的荣誉称号,而是一份承载着民生期盼的责任,更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使命担当。”作为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浮山街道白鹤村党总支书记、咸宁市人大代表阚剑,他始终将 “为民履职、为民服务” 放在首位,以强化学习提升履职能力,以党建为引领激活

“‘人大代表’不是群众赋予的荣誉称号,而是一份承载着民生期盼的责任,更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使命担当。”作为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浮山街道白鹤村党总支书记、咸宁市人大代表阚剑,他始终将 “为民履职、为民服务” 放在首位,以强化学习提升履职能力,以党建为引领激活乡村发展动能,带领白鹤村跳出传统农业村思维定式,在集体经济、产业培育、文化传承、环境整治、共建共治等领域破局出彩,绘就了一幅 “产业兴、人才聚、文化活、生态美、百姓富” 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底蕴深厚:千年古村育英才,人文沃土筑根基

白鹤村作为传统农业村,幅员面积6.49平方千米,下辖1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26户,户籍人口2448人,现有党员92人,下设3个村湾党支部,组织体系坚实有力。这片土地不仅承载着农耕文明的厚重底蕴,更孕育了代代相传的“人才基因”—— 解放前有大慈善家蔡辅卿济世为民,清朝有武状元唐育秀彰显风骨,民国时期刘玉堂声名远播,现代更涌现出外交家蔡方柏、药物学家余传隆等国之栋梁。近年来,该村教育成果持续亮眼,累计有4人考入清华、北大,20余人获得博士、硕士学位,“人杰地灵” 的美誉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谋产业:集体经济闯新路,收入翻倍强根基

“发展集体经济,是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的关键。” 秉持这一理念,白鹤村聚焦产业集聚,谋划建成村级 “迷你工业园”—— 白鹤村综合楼,通过 “引进企业 + 租金收益” 模式激活闲置资源:引进湖北荣新刀具公司,年获租金15万元; 引入湖北佳农智慧农业等3家特色农业合作社,年增租金 5 万元;整体出租白鹤粮店仓库,年收租金 5 万元。同时,该村盘活土地资源,流转村民抛荒田地 200 亩,培育“白鹤生态大米”“优质食用油” 特色农产品,年获利 10 万元;建成农产品加工服务中心,引进湖北仙泉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年增租金 2.5 万元。

五大集体经济项目协同发力,让白鹤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 —— 从去年的 18 万元跃升至今年的 40 余万元,真正实现了 “实体经济有基础、集体增收有保障”。

聚乡贤:产业发展添动能,带动就业促增收

“乡贤是乡村发展的‘宝贵财富’,把他们请回来、留下来,乡村产业才有活力。” 面对白鹤村综合楼建成后 “引企入驻” 的难题,村 “两委” 在阚代表的带领下,将目光投向在外乡贤:阚代表逐个电话沟通、逐户上门拜访,用乡情、乡愁、发展机遇打动乡贤返乡创业。

白鹤村六组村民张辉,此前一直在外务工的他,在村 “两委” 的动员下,毅然回乡成立湖北荣新刀具公司,不仅带来了资金,更带回了专业技术团队,为本地村民提供免费技能培训,目前已吸纳数十名村民稳定就业,人均收入显著提升。除工业外,该村还依托乡贤资源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引进湖北佳农智慧农业、麒鹤现代农业专业种植合作社、“美都” 西瓜专业种植合作社,丰富了农产品品类,带动近百名村民就近就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成为现实。

修文脉:古祠焕新承记忆,文化传承有载体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留住文化根脉,才能让乡村更有归属感。” 白鹤村 17 组余马村湾祠堂承载着 260 年的村民记忆,却因年久失修、维护不当,一度破损严重,失去了文化活动功能。为保护这一历史遗存,村“两委”主动对接该组乡贤余氏兄弟,动员其牵头号召村民参与祠堂修缮,将其改造为村级文化活动中心。

这一倡议迅速得到村民响应,不到一周便筹集资金 34 余万元,顺利完成祠堂维护、修缮工作。如今,焕然一新的余氏祠堂不仅恢复了历史风貌,更成为村民开展文化活动、传承家风家训的重要场所,让白鹤村的文化根脉得以延续,也让 “乡愁” 有了安放之处。

整环境:人居整治焕新颜,美丽乡村入画来

“让村民住得舒心,是乡村振兴的‘民生底色’。”白鹤村整合乡村振兴、环境保护、交通建设、水利项目等各类资金 2000 万元,以“群众主体、共建共享” 为原则,发动村民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完成甫兴街经营改造,让临街商铺整洁有序; 兴建休闲步道 1200 余米,为村民提供休闲健身空间; 刷黑道路 4.3 公里,解决“出行难” 问题; 栽种绿化树木 3200 余棵,安装路灯 170 盏,让村庄 “白天见绿、夜晚亮灯”; 整修塘堰 12 口,改善水资源环境; 完成 18 个村民小组安全饮水管网改造,保障村民饮水安全;对 7 个破旧老湾进行集中整治,清除垃圾、修缮房屋、美化庭院。

一系列整治行动让白鹤村的人居环境实现 “蝶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

议共建:多元参与破难题,共同缔造聚合力

“乡村建设不是‘干部干、群众看’,只有让村民全程参与,才能建出大家满意的家园。” 为凝聚共建合力,白鹤村“两委”在阚代表的推动下,多次召开屋场会、党员大会、组长会、村民代表会,鼓励村民围绕村庄规划、场所修缮、道路铺设、景观布局等议题 “谈想法、提意见、出办法”; 同时通过微信群、意见箱等渠道,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近百条。

在充分吸纳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该村结合专业机构规划,科学制定《白鹤村共同缔造建设实施方案》,有序推进共同缔造示范点建设。截至目前,已争取上级资金 40 万元,动员群众筹资 15 万元、乡贤捐款 15 万元,形成了“政府补、群众筹、乡贤捐” 的多元投入机制,让“共同缔造” 真正落到实处。

履职责:为民建言献良策,人大代表显担当

“提好建议、议好政事,是人大代表履职的核心。” 作为咸宁市人大代表阚剑,他始终牢记“为政府建言、为百姓吐心声”的宗旨,严格按照《代表法》要求履行职责,积极参政议政,及时反映群众诉求。

在 2023 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座谈会上,他提出 3 条建议,其中 2 条被采纳;在市六届二次人民代表大会上,他聚焦乡村发展痛点提出两条关键建议:一是 “简化和优化乡村振兴项目审批程序”,破解项目推进慢、落地难问题;二是 “建议政府安排部分财政衔接资金支持耕地流出整治工作”,为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政策支撑。两条建议均得到市领导高度重视并采纳,切实将群众的“急难愁盼”转化为政策红利。

“当好代表为人民,带领村民谋发展,是阚代表不变的初心。” 谈及未来,阚代表表示,将继续以人大代表的责任和村总支书的担当,带领白鹤村 “两委”和全体村民,在产业升级、文化繁荣、生态保护、民生改善上持续发力,努力建设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做一名让人民满意、让群众信赖的人大代表,让白鹤村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华文高)

来源:市场信息报新闻快讯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