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7日,四川55岁的有90000多粉丝的网红“唐飞机”,镜头前,他正准备驾驭自己那台价值35万的飞行器,再次拥抱天空。
文| 任平生
编辑| Fukasa超勇的
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9月27日,四川55岁的有90000多粉丝的网红“唐飞机”,镜头前,他正准备驾驭自己那台价值35万的飞行器,再次拥抱天空。
直播间里,一千多双眼睛正通过屏幕,注视着山间空地上那个简陋的飞行器,它没有机舱,一个座椅暴露在外,头顶是两副巨大的螺旋桨,看起来像个大号的金属蜻蜓。
唐正兴熟练地发动了机器,螺旋桨卷起尘土,飞行器缓缓升空,然而,这次起飞并不顺利,他升空后不久,又降落了下来,对着镜头调整了一下角度,他想给粉丝们一个更好的观看体验。
第二次起飞后没多久,飞行器在空中盘旋时,异变陡生,直播画面中,飞行器突然剧烈摇晃,失控了。
上方的螺旋桨叶片似乎缠在了一起,发出了可怕的击打声,瞬间变形,下一秒,这个承载着他飞行梦的“大玩具”就如同一块废铁,高速砸向地面。
一声巨响,火光冲天,直播间的画面戛然而止,但那一千多名观众,已经亲眼目睹了这场生命的献祭,他们看着“唐飞机”燃尽了自己,为他所谓的“真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唐正兴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懂规矩的人,他不止一次对人说,自己的飞行器是个“大玩具”,就像游乐场的“碰碰车”。
他有自己的“法规依据”,他坚信,只要飞行器净重不超过116公斤,油箱容量小于20升,那就不需要飞行驾照,不需要适航证,更不用向谁报备。
他引用的,是交通运输部2022年发布的一项规则,这条规则,确实为一些超轻型飞行器的爱好者提供了便利,免除了对驾驶员执照和飞行器适航证的强制要求。
在唐正兴看来,这116公斤,就是一张“通行证”,让他可以自由地在天空中驰骋,然而,他似乎只读懂了自己想读懂的部分。
法规免除了对“人”和“机”的部分认证,却从未说过可以无视对“空域”的管制,有专业人士早就指出,这条规则的便利性是有严格边界的。
任何飞行活动,都必须在合法的空域内进行,个人压根没法去申请空域,这事必须通过有资质的专业公司来操作,而且飞行前必须报备。
说白了,唐正兴每一次的飞行,实际上都处在违规状态,他那台价值35万的“大玩具”,也远非他口中那般轻松。
它靠柴油驱动,而非电池,这意味着动力系统更复杂,也更容易出故障,更要命的是,这台机器没有任何电子报警系统。
也就说一旦空中出现故障,驾驶员无法第一时间获知,巨大的螺旋桨就在他头顶几米处高速旋转,没有任何防护,座椅更是简陋得可怜,平衡性全靠经验。
没有弹射逃生装置,没有机体保护,一旦失控就是听天由命,这哪里是“碰碰车”,这分明是一个捆绑在发动机上的座位。
那条被他奉为圭臬的“116公斤”条款,最终没能成为他的护身符,反而成了一张被误读的、通往悲剧的单程票。
唐正兴坚称自己飞行,是出于“真爱”,不是为了炒作流量,他在短视频平台上拥有9.7万粉丝,获得了超过42万个点赞,这让他颇为自豪,甚至宣称“四川就我一个会开的”。
这份热爱或许是真挚的,但当它被置于直播镜头之下,一切都开始变味,个人爱好一旦开启直播,就不可避免地带上了表演的性质。
屏幕另一端的点赞、评论和礼物,都在无形中改变着驾驶者的心态,他不再只是为自己飞,也是在为那一千多名观众“表演”。
悲剧发生前的那个细节,恰恰印证了这一点,他第一次起飞后,中途降落了一次,并不是因为他的大玩具出现了什么问题,只是单纯的为了调整直播镜头的角度而已,但这是一个致命的决定。
因为就在今年上半年,唐正兴已经经历过两次坠落事故,两次都是因为油表故障,导致燃油耗尽,幸运的是,当时飞行高度只有两三层楼高,他侥幸生还,捡回了两条命。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这台机器并不可靠,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他也应该知道,起飞和降落是整个飞行过程中风险最高的阶段。
可即便如此,为了直播效果,他还是毅然选择增加一次额外的、毫无必要的起降操作,这无疑是主动将自己置于了双倍的风险之中。
可以说,是那颗想要迎合观众的“表演之心”,直接干扰了本该万无一失的安全操作流程,当热爱需要被围观来证明,当梦想必须用流量来衡量,风险的天平便早已失衡。
直播镜头,这个看似无辜的记录者,最终成了悲剧最冷漠的催化剂。
在追逐梦想的光环之下,是许多被刻意忽视的代价,唐正兴为了飞上天,付出的远不止是金钱。
他的妻子,是他这个梦想最坚决的反对者,她不懂什么飞行原理,也不关心什么法规漏洞,她只知道这东西太危险。
因为安全问题,她和唐正兴吵过无数次,甚至要求他把那个花了35万买回来的飞行器退掉,不止是他的妻子,他的每一次起飞,都是对家人担忧的无视,是以牺牲家庭和睦为代价的。
但对于唐正兴来说,经济上的重负同样是座大山,对于一个四川县城的普通村民来说,为这个爱好投入数十万元,是一笔足以压垮整个家庭的开销。
这并非什么轻松的消遣,而是一场赌上全部身家的冒险,最沉重的代价,自然是生命,9月27日那天,他把最后一次机会也用光了,55岁的生命,在千人围观中,戛然而止。
事故发生后,舆论场的声音变得复杂起来,有人缅怀他,认为他是追梦的勇士,“为热爱燃尽自己”,但更多的人则在反思,认为这种行为极不负责,是“赌命”。
这种争议本身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当一个人的梦想可能威胁到公共安全,并且需要家庭和社会来承担其失败的后果时,这个梦想的价值,就必然会受到所有人的重新审视。
“唐飞机”的梦想账单,最终由他自己用生命支付了,但留给家人的是无尽的伤痛,留给社会的是一连串沉重的问号。
来源:Fukasa超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