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高速集团:以硬核力量筑牢国企社会责任担当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8 20:31 1

摘要: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北高速集团”)以实干担当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奋进之年。这一年,河北高速集团锚定建设一流交通产业集团目标,在改革攻坚中破浪前行,在创新转型中勇攀高峰,全年营业收入与利润

河北高速集团指挥调度大厅

■中国经济时报见习记者 钟秋月 ■甄永峰 梁钰琪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北高速集团”)以实干担当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奋进之年。这一年,河北高速集团锚定建设一流交通产业集团目标,在改革攻坚中破浪前行,在创新转型中勇攀高峰,全年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延续稳中向好态势,交出了一份“量质齐升”的成绩单:《2024年河北高速集团社会责任报告》显示,河北高速集团年营业收入从2020年到2023年累计增长70%,利润总额从2020年到2023年实现17倍跃升,全员劳动生产率较成立之初大幅提升了184.7%。

作为河北省交通强省建设的“主力军”,河北高速集团连续两年荣登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先锋100指数”,2024年更以第243位的排名跻身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彰显了国企责任担当与交通行业先锋的双重价值。

近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深入走访河北高速集团所属石安分公司、京雄分公司、邢汾分公司等一线运营单位,实地探寻河北高速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密码。调研发现,集团始终将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熔铸于发展血脉,以“国之大者”的担当统筹推进保通保畅、智慧转型、服务民生等战略任务,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等国家重大战略中勇当开路先锋,在抗击冰雪、防汛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筑牢生命线,以硬核力量展现国企责任担当。

构建体系作战:党业融合筑起“钢铁长城”

河北高速集团始终将党建作为激发发展活力的核心引擎,锚定交通运输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战略定位,以提升企业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作为河北高速集团硬核力量的基本单元,各党支部将个体价值转化为集体动能,在交通服务提升、技术创新创效、人才技能培育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构筑起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支撑。

石安分公司作为标杆单位,坚持党建引领,聚焦主责主业实现多元化产业发展,强化考核督导,激发全员动力,涌现“红领培优”、“萤光·先锋”等创新创效党建品牌,提升通行效率与服务品质,打造满意高速。

六月初的邢台市烈日如灼,石安分公司邢台北收费站党支部书记、站长陈素云刚结束完当天的“三夏”服务,她边跑边抹去额角汗珠,手中的农户反馈表还带着田间泥土的温热。

在全站员工眼里,这位看似柔弱的女站长,骨子里却藏着钢铁般的韧劲。“她永远冲在最前线,用行动诠释硬核力量,深深感染着邢台北收费站每位员工。”在她的示范带动下,全站开展“红领培优”活动,强化班组建设。28人组成四个班组,10名党员冲锋在前,通过党员包班责任制、岗前动员、案例分析等机制提升业务能力,并组建攻坚班组。四个班组均获集团公司“收费优胜班组”,以及“高速引擎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连续多年综合考核前三。“通过党建引领收费站业务,切切实实地推动了我们基层工作的落实。”陈素云说。

员工还通过自主创新加固岗亭地板、升级全车道限高架、更换防撞桶、启用智能语音报警摄像头等设施升级举措,让收费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为过往司乘打造了安全高效的通行环境。

陈素云常说,“群众利益无小事”。她是这样说的,也是带领全站员工这样做的。

邢台北收费站全体员工这股硬核力量持续辐射周边:年初志愿者服务队奔赴进德老年公寓开展志愿服务;五一假期创新“交通+文旅”模式,将收费窗口转为文化宣传站,让南来北往的司乘人员在路途中感受到独特人文温情;“三夏”期间共建司乘服务站,将农机等待作业变为接待作业,大幅缩减收割机等待时间,获村民一致好评。

与陈素云同为石安分公司基层骨干的沙河收费站党支部书记、站长王志华,也是一位深耕一线的“守站人”。

沙河市是中国最大的玻璃生产、加工和销售集散地之一。作为“中国玻璃之城”沙河市的交通枢纽,沙河收费站以年均近400万辆车次的巨大流量,肩负着服务区域产业物流、保障公众安全出行的双重使命。

“沙河收费站周边企业密集,聚集着大小几十家玻璃生产企业及圆通快递、金沙河面业、龙星化工等大型企业,是区域物流运输的重要枢纽;同时,货车及重车占比高,其中又以易碎的玻璃制品为主。高速就是‘黄金通道’,这对我们收费站的运营效率提出了极高要求。”王志华介绍道。

面对这些挑战,王志华带头创建“萤光·先锋”党建品牌,12名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将41名职工力量凝聚起来。团队调研走访物流园区和32家周边重点企业,聚焦客户需求开通专用通道,建立智慧物流服务机制等定制化服务,实现惠民助企促发展;并发挥高速公路优势,为周边企业运输车辆提供交通管控信息、开辟快速通道、免费加水、紧急求助等服务。以上举措显著提升货物运输效率,助力沙河市区域产业高效融入全国大市场。

站内每位员工始终如同“萤火虫”般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聚焦主责主业坚守奉献。“我们构建了以‘党员责任区’和‘党员先锋岗’为示范引领、以全员绩效考核为支撑的激励体系,将整体服务水平提升与个人绩效收入挂钩,有效激发员工内生动力,营造起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沙河收费站党支部委员翟献坤告诉记者。沙河收费站致力于打造员工成长平台,将岗位价值与个人发展紧密联结,鼓励员工在专业领域突破创新。记者在沙河收费站党员工作室现场看到,墙面上整齐陈列着员工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各类技能竞赛获奖证书,以及自主研发的手推式除雪机、缺相报警器等创新成果。员工们在这里不仅实现技能提升与才华展示,更在创新实践中推动工作质效提升。

以邢台北站、沙河站为代表的“钢铁前哨”队伍构成石安分公司硬核力量,通过党建引领凝聚合力推动起生产经营。

2025年1-5月,石安分公司实现利润总额较上年同期增加16.97%,各类经营指标连续三年稳居集团公司前列。截至6月15日,车辆救援响应率、到达率、处置率显著提升,道路安全畅通保障能力全面增强。

自实施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建设三年行动以来,河北高速集团各级党组织已打造456个具有行业特质的党建品牌。聚焦人民群众美好出行,将党建品牌创建成效切实转化为保障路网安全畅通、提升出行服务品质和运行效率的强大动力。

石安分公司三夏服务台

打造增长极:“交通+”产业激活新旧动能转换

河北高速集团遵循河北省关于深化国企改革、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战略部署,依托“1+N”战略驱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了年利润总额从2020年至2023年17倍的跨越式增长。

这一突破性成果的核心动力源于“交通+”产业领域的全面升级,该领域营业收入增长6倍,营收占比突破40%,成为企业转型的重要支柱。目前,河北高速集团构建了多元化产业增长极,深度覆盖智慧交通、路衍经济、服务区经济、产业金融等前沿领域,形成多维度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

8月13日上午10点,在京雄高速河北段泗庄至高碑店东收费站,一场面向未来的智能交通实测试验正悄然进行。

由L2级领航车引领、两辆L4级无人重卡沉稳居中、L2级乘用车与后勤车辆有序跟随的混合编队,在20公里测试道路上平稳前行。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乘坐自动驾驶的车辆并观察到,依托全线覆盖的车路协同系统与自动驾驶技术,每辆车仿佛装上了“智慧大脑”和“千里眼”:前方模拟施工信息被提前感知,车队立即准确变道;虚拟抛撒物刚一出现,预警已经同步抵达;刹车灯甚至还未亮起,系统早已规划出安全路径……这一切无声却高效。

在智慧交通领域,河北高速集团应用新技术提升高速智能化水平。

在智慧运营管理方面,京雄分公司联合百度智能云打造“1247+6”的大模型体系已初见成效;在智慧高速路建设方面,高标准建成省内首批轻量化、少人化智慧收费站,京雄高速获批河北省首条开放环境智能驾驶测试“车路双认证高速公路”;在智慧化改造方面,完成大广高速智慧化提升项目,获评河北省国资委监管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项目。集团还和深圳开鸿数字等单位打造了全国首个全量开源鸿蒙化的高速公路应用场景。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赵建东表示,京雄高速凭借其领先的智慧运营管理体系与智慧高速路建设水准,已跻身全国智慧交通标杆行列。其创新实践将为强力驱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写下扎实注脚。

河北高速集团还充分利用路衍资源,发展多种经营业态。

创新打造“交通+能源”融合示范工程。河北高速集团大力践行“双碳”目标,2024年环保投入6674.9万元,形成了集光伏、储能、充电桩等投建营为一体的业务布局。目前,河北高速集团系统构建路域新能源供给体系,助力构建京津冀清洁能源运输走廊。2024年累计建成LNG加气站23座,服务区充电设施100%覆盖。

推动“高速+旅游”融合发展。河北高速集团依托高速公路路网优势,串联沿线旅游景点,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开展直播,向广大司乘展示所辖高速沿线的特色民俗,与地方文旅部门共同推出旅游专线和优惠套餐,助力唱响“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2024年全年累计减免各类车辆通行费39.86亿元。

此外,为全面提升司乘消费体验,河北高速集团大力实施服务区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包括布设品牌充电桩、开设俄罗斯商品专区、引入华免免税店及地域美食等举措。全年完成23对服务区综合体改造和9对服务区商业空间改造。并打造出全国首个长城文化主题服务区,同步推出山海关、北戴河等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主题服务区。

此外,河北高速集团通过多措并举,深入挖掘发展效能,积极盘活国有存量资产,取得显著成效。

探索资产证券化,创新融资模式。河北高速集团成功推动工银河北高速REIT(沪市代码:508050)发行上市,填补了河北省公募REITs领域的空白;同时,通过控股收购上市公司金牛化工,拓展了资本运作平台,并成立天呈投资公司,构建起资产管理与价值增值体系。

发挥数据价值,赋能交通强国建设。河北高速集团成功完成首批500万元数据资产入表,其数据资产整体评估价值已超过1亿元,不仅成为河北省首批实现数据资产化的集团级领军企业,也是全国规模第三、河北省规模最大的数据资产化实例,跻身国内高速行业数据资产化先行者行列,全力服务交通强国建设。

作为国企担当的践行者,河北高速集团将社会责任融入发展血脉,通过辐射区域产业、赋能区域经济新格局,既实现了主业降本增效的良性循环,又有力带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

柏乡服务区全景

肩抗民生责任:“高速力量”守护万家灯火

河北高速集团始终心系民生,勇担社会责任。在关键时刻始终冲锋在前,以坚实的“高速力量”守护万家灯火。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近日走访了河北高速集团所属的公路交通应急救援队与邢汾分公司,见证了河北高速集团为保障民生安全所做的扎实努力,以及在危难时刻展现出的快速响应与专业担当。从抗击冰雪到防汛抢险、从应急救援到物资调度,一道道橙色身影昼夜奋战,河北高速集团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至上、安全至上”。

7月末,兴隆县突遭洪水侵袭,一支由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与河北高速集团共管的区域性公路应急物资装备储备中心救援队,在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集结人员与装备驰援受灾现场,于深夜抵达兴隆县,以硬核力量迅速筑起生命防线。这支仅16人的钢铁队伍于6月14日紧急组建,一个半月内便投入抢险一线。

尽管时间紧、任务重,却无一人退缩。队员马占峰腿部严重刮伤仍坚持作业,队员赵子明主动担当,全体成员24小时待命,并出动应急电源、装载机、全地形挖掘机等14台设备,在日均休息不足2小时的高压下,历时8天接连攻克朱家沟、响水湖、小关门三村临时道路抢通任务,全力协助转移受困群众。

在湍急的河水中,队员们弯腰背起村民,双脚深陷泥沙仍稳步前行。在234国道休整驻扎出,救援队启用自备餐车开设爱心供餐点,队员徐彬化身“大厨”,让村民吃上热乎饭。“能让村民吃口热饭,所有付出都值。”队长朱宏文说。

“饭吃上了,路通了,心里踏实了。”六道河镇村民红了眼眶。根据记者了解,作为全国6个增强型储备中心之一,区域性公路应急物资装备储备中心救援队辐射京津冀及周边省份,承担着跨区域的应急救援任务。河北高速集团对其要求是“拉得出、打得赢、迅速反应、干训结合”,旨在锻造一支高速救援铁军。

在此次行动中,河北高速集团以最快速度出发、最大努力的投入,全力打通了14个堵点,保障了后续救援通道畅通。

这支钢铁队伍用行动诠释了“高速力量”守护民生的担当,更以持续改进的决心,为未来应急救援积累了宝贵经验,彰显了国企在危难时刻的硬核担当与民生情怀。

近年来,河北高速集团持续加大安全投入,通过配备先进应急装备、优化物资储备布局、加强应急演练等举措,全面提升路网应急保障能力。2024年全集团安全生产投入34312.72万元。

以邢汾分公司为例,全线特大桥4座、大桥136座、隧道30座(含特长隧道2座),面对高桥隧比挑战,全面升级隧道安全与车辆救援体系成为其安全管理的核心重任。

在隧道安全管理方面,实施“徒步检测制度”,结合“人工+无人机”模式提升隧道巡检效率,并安装轻量化监测设备实现实时预警。今年上半年共查出395项隐患,整改率达98.9%,隐患排查成效显著。

在安全意识培育方面,建立河北省首个“交通安全体验馆”,实施全员风险辨识机制。在车辆救援领域,更是通过多维度创新举措,切实保障公众安全出行。成立河北省首个“路警联合指挥中心”,大幅提升应急处置效率;优化隧道逃生标识系统,通过标注洞口通道距离及类型,确保紧急情况下司乘快速定位逃生路径;在停车港湾配备消防应急水源,针对巡查车加装高压水枪,持续补充应急设备。

9月3日16时11分,邢汾高速公路天河山隧道内突发抛撒物事件。在邢汾高速公路路径一体化联合指挥调度中心内,智能化监控系统大屏立即锁定事发位置,所辖交警大队迅速联动处置。

“眼前的大屏通过全路段视频监控,每间隔4分钟巡查一次,确保路况实时监测,一旦遇到突发状况,将实现部-省-站三级调度无缝衔接。”邯郸支队路罗大队交警张光光介绍。

高效处置交通事件的背后,是“路警一体化”平台的强力支撑。“2024年初连续36小时降雪期间,分公司全体成员连续作业17小时保障道路开放,正是依托该平台与交警实时信息共享,确保突发事件半小时内处理完毕。”邢汾分公司指挥调度中心负责人赵思佳提到。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指挥调度中心观察到,工作人员操作台旁的高速沿线地质灾害多维网络化监测预警平台、隧道安全监测平台、桥梁监测平台,上面的数据正实时跳动更新,每分每秒都在传输关键路况信息。

“这三大平台覆盖隧道、桥梁和地质灾害点,遇到雨雪天气、沉降滑坡、隧道内异常升温等情况,都会通过传感器触发报警,我们再通过视频复核立即调度,从而确保道路安全畅通。”赵思佳说。从事件响应到日常监测,三大平台系统与“路警一体化”机制共同织就了立体安全网。

2024年以来,河北高速集团构建起“科技赋能、多方协同、快速响应”的高速公路安全保障体系。建成“端-网-平台”一体化应急融合通信系统及山区地质灾害、桥梁结构安全、隧道结构安全三大智能化监测预警平台。其中,高速沿线地质灾害多维网络化监测预警平台为河北省内首创。

河北高速集团深入推进“双控”机制建设,2024年隐患排查整改率达100%,从源头消除安全风险;通过“路警一体化”联动机制,2024年交通事故封路时长下降14.4%,恶劣天气封路时长减少19.9%;创新推出车辆“一键救援”功能,使救援效率提升12.5%,响应率、到达率、处置率均超96%,满意率高达99.9%。

作为区域交通建设的骨干力量,河北高速集团始终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担当,锻造出一支支能打硬仗的队伍,持续发挥硬核力量冲锋在前,充分体现了国有企业的责任使命。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向“十五五”,河北高速集团集团将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强担当,朝着建设一流现代交通产业集团的目标迈进——不仅要成为经济效益优、运营效率高的行业标杆,更成为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的国有企业。通过构建现代交通体系,赋能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人民美好出行,继续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贡献高速力量。

本文图片来源/河北高速集团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蒋 帅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