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国藩取法庄子“美成在久”,深得铢积寸累的功夫。刘邦败而犹胜,曹操成犹是败。曾国藩不求完美,跳出成败,信守“波平浪静处安身”,以“掀天盖地”为成败大忌,说自己“阅历万变”,才悟出成败原则。
“成者王侯,败者贼”是否就是评论人生的盖棺定论?月中则昃,人满天概,盛衰成败岂无凭!
曾国藩取法庄子“美成在久”,深得铢积寸累的功夫。刘邦败而犹胜,曹操成犹是败。曾国藩不求完美,跳出成败,信守“波平浪静处安身”,以“掀天盖地”为成败大忌,说自己“阅历万变”,才悟出成败原则。
孔子曾告诫弟子:“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急功近利必致浮躁冒进,拔苗助长、杀鸡取卵终难成事。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个小孩从野外捡回一个蛹,他急切想看到它是怎样羽化为蝶的,可过了几天,蛹只裂了条缝。实在等不及了,他就拿起剪刀把蛹剪开,只见“半成品”蝴蝶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就死去了。
“功成在行”“美成在久”的道理说起来通俗易懂,可现实中许多人坐不住冷板凳,不愿埋头苦干、精进不休,只想做立竿见影、一本万利的事。
水滴石穿、铁杵磨针、集腋成裘、绳锯木断等成语被我们不断引用,为人、治学需要这样的循序渐进、星火燎原的精神,作风建设也是如此。
作风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往往需要我们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步连着一步走,需要我们始终保持“功成在行”的定力,忍受“美成在久”的寂寞,真正做到“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
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出自《庄子》
意成就一桩好事要经历很长的时间,坏事一旦做出悔改是来不及的。美的形成往往有个长期的过程,就像种植一棵树,需要季节的更替和无数的日夜;而恶的形成却往往在一念之间,非常迅速,一旦形成则连改都来不及。
在生活中,我们要保持谨慎的态度,对待每一个选择都要考虑长远,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人际交往,好的成果都是需要时间的沉淀和不懈的努力,我们要保持耐心,相信坚持和努力终将开花结果。
一个人的成功一定是个积累过程,君子没有赫赫之称,没有骤著之美,一个子怎么就名声出来呢?那一定名实不相符,曾国藩信儒缓成功,儒有信仰,“缓”一步步走踏实,扎硬寨,打呆仗。
古今成大事者,得之于天授者,固然有天授遗传基因,但得益于人事者更多,持久积累的过程,人生是马拉松,绝不是百米短跑,人生是二万五千里长征,是长期的过程。
君子无赫赫之称,无骤著之美;犹四时之运,渐成岁功,使人不觉;则人之相孚,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矣。
庄子说:“美名成功于长时间的积累。”骤然为人信服的人,那么这种信任不是牢固可靠的;突然之间就名噪一时的人,那么他的名声一定过大于实际情况。
品德高尚,修养很深的人虽然没有赫赫之名声,也无突然而得的美名;这就像一年四季的更替,是逐渐地有序地完成一年的运转,让人们不知不觉。
因此,一个人诚实而具美质,就像桃李,虽不说话,但由于它的花果美好,自然会吸引人们慕名前来。
庄子说:“美满的成功来自于长时间的积累”。骤然得到信任的人,这种信任必然不够牢固;骤然之间就名噪一时的人,那么他的名声一定大过于实质,君子不能突然拥有显耀的名声、也不能骤然获得巨大的成功。
成就来自于慢慢地日积月累,就像一年四季的运行,渐渐地一年比一年进步,使人们不觉得突然。这样的成果才能令人信服,桃李不能言语,可树下踩出小路来,为人品德高尚,诚实、正直,用不着自我宣言,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曾国藩先师之学,不贵“速”、“快”,贵“拙”、“恒”、“诚”。要把大事情干好,靠的不是三分钟狂热,或是一大堆人装忙搞文山会海,而是通过发自真心的想把事情做好的“至诚”之心。
实打实的把事情一件一件用心做好,重视每一个细节,日日月月年年坚持不懈,事情逐渐越做越好,成功也是积土成山般自然。
《论语》说,“本身行为正,不下命令,人们也奉行;本身不正,即使下命令,人们也不奉行。”
美成在久,着重强调了一个久字:有好的生活、工作、饮食、运动、作息习惯,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去,这样才能拥有干事创业的良好身心基础;
有恒心、有毅力,在成就事业过程中,不能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畏惧、就退缩、就逃避;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迎难而上的勇气,要有千磨万击还坚劲、百折不挠的韧性与骨气,更要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志气,任何时候都要咬牙坚持,直到拨云见日、水落石出;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任何事情都不是一个人干成的,只有凝聚一切积极主动因素,聚集更加磅礴的力量,才能走向辉煌、走向成功。
欢迎大家品读中华大家读书会!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
感党恩.向党学.悟思想·跟党走!
感家恩.天行健.地势坤.齐家道!
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
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恩恩师谆谆教导!
祈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阖家幸福安康!
来源:中华大家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