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是朝鲜高级官员隔了 7 年重返联大讲台,二是 2018 年后首次有除常驻联合国代表外的朝鲜高官来到美国。消息刚一披露,就迅速成为影响东北亚局势的焦点。
最近,朝鲜高官金仙景赴美,这是朝鲜高级官员时隔7年首次赴联大。
但是在他启程之前,金正恩表明了强硬的态度“绝不会放弃核武器”。
不过却又称愿意和美国接触,还和特朗普有“美好回忆”。
然而韩国总统李在明急却先让步,放弃无核化前提。
9月26日,新闻报道,朝鲜外务省副相金仙景率团出席第80届联合国大会,因为两个 “首次” 让这场外交行程格外受关注。
一是朝鲜高级官员隔了 7 年重返联大讲台,二是 2018 年后首次有除常驻联合国代表外的朝鲜高官来到美国。消息刚一披露,就迅速成为影响东北亚局势的焦点。
金仙景的美国之行,从履历看本就带着“特殊使命”属性,这位深耕欧洲外交多年的外交官,2017年半岛局势紧张时,曾密集出访瑞典、法国等国。向外界阐述朝鲜拥核的“必然性”,而这些欧洲国家后来恰在半岛和平进程中发挥了桥梁作用。
如今他分管国际组织事务,2024年已先后亮相不结盟运动峰会、南方首脑会议,给多国领导人带去金正恩的问候,此次赴美更被视作朝鲜“积极外交”战略的关键一步。
而他此行的背景藏着多重微妙信号,一边是金正恩9月下旬连续释放的表态:既强调“有核之路绝不回头”,又留有余地称如果美国承认现实谋求和平共处,朝鲜也愿接触,甚至提到对特朗普仍有“美好回忆”。
另一边美国总统特朗普团队今年6月曾试图通过渠道给金正恩递亲笔信,虽遭拒收,却证明双方沟通渠道未断,只是朝方在意“对等尊重”。
半岛另一端的韩国,正陷入政策摇摆的漩涡,总统李在明刚结束联大行程回国,他在会上抛出的“END倡议”彻底打破惯例。
不再将无核化作为朝韩关系正常化的前提,转而主张交流、建交、无核化同步推进。
这背后是韩方的现实考量:韩美智库判断,朝鲜如今每年能造15-20枚核武器,高浓缩铀库存超2000公斤,美军已无法通过“一次打击”摧毁其核能力,但李在明的让步并未换来预期回应。
朝鲜对这一倡议近乎“无视”,美国也态度暧昧,特朗普虽曾与金正恩有过“亲笔信互动”,却未必愿承认上一任期对朝政策需调整。
更棘手的是,韩国内部分歧明显,国家安保室长与统一部长对“END倡议”的解读都不一致,民众担忧这会让韩国“事实上承认朝鲜核地位”。
从当前局势看,金仙景的联大演讲或许不会给出明确答案,但仍有三大看点值得关注:
是否会回应李在明的倡议、能否通过多边场合释放对美接触的具体条件、以及如何阐述朝鲜“有核国家”的定位。
而特朗普与金正恩的“美好回忆”能否重启,本质上取决于美国是否愿意放弃“无核化执念”。
来源:小张的科普任意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