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连载】《烟雨人生》(白英泉著)第六十四章 第六十五章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05 09:44 1

摘要:张强是七一届的老知青,棱角分明的脸上布满了旮瘩,一双细细的单眼皮眼睛,透着阴深的寒光,他的笑声狡诈虚伪,心里总像藏着一把刀,内心世界像一个无底的深洞,黑暗深沉。

作者:白英泉

第六十四章

张强是七一届的老知青,棱角分明的脸上布满了旮瘩,一双细细的单眼皮眼睛,透着阴深的寒光,他的笑声狡诈虚伪,心里总像藏着一把刀,内心世界像一个无底的深洞,黑暗深沉。

他在青年点里没有朋友,他认为青年点的知青都是他抽调回城的竞争对手,是生存的潜在的敌人,不是你吃掉我,就是我打败你,人与人之间就是尔虞我诈,你争我夺,他的这种世界观的形成,来源于他的家庭。

张强出身贫寒,因为家里穷,从小就被周围的人歧视,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中午,同学们在教室里吃饭,当打开饭盒的时候,别人的饭盒里是白花花的大米饭和白面馒头,自己的饭盒却是苞米面窝头和咸菜,张强烧红了脸,很多同学拿白眼看着他,尤其是几个女同学捂着嘴,手指斜指着他和他的饭盒,一阵嘻嘻的嘲笑声传来,张强的心里像吃了苍蝇,从此以后,张强的内心世界留下了抹不去的阴影,他从小就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虚伪丑恶,幼小的心灵落满了灰尘,回家后,他大闹起来,气恨的对妈妈说:”就是你的窝头把我的脸都丢尽了,同学都是白米饭和馒头,没有带窝头的!”

妈妈说:”咱家是穷人家,不能和人家比,你爸赚得一脚踢不倒的小钱,我们一家喝粥糊口就不错了,不要和人家比!” 张强不再说话,眼睛无神的望着天花板。

长大后,这种贫穷压抑的病态心理愈加深重,站在人群里,总是感觉矮人一等。

张强有的时候异常的抑郁,他弹着吉他,弹奏着小白船乐曲,一片孤独寂寞充满了心间。昨天,他收到了刘莉莉的回信,他追求刘莉莉的梦想破灭了,刘莉莉婉言拒绝了他的求爱,张强的心情低落到了顶点!”他恨刘莉莉,他暗中追求她有四年了,一封信就完了!他也恨自己,恨自己无能,不能早日抽调回城,他下狠心,要不择手段的达到自己的目的,眼睛狠狠的茫然的看着窗外,心也愈加坚硬起来。

林洋的小提琴是齐芳教授的,四姨齐芳独奏小提琴在业界有名,林洋得到了真传,自然琴拉的委婉动听,一曲梁祝拉的催人泪下,每当林洋拉琴的时候,张强就拿着吉他凑到近前,配合着林洋演奏,在外人眼里,他二人的关系亲近。林洋也认为张强是一个热情的人,张强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他恭维的对林洋说:”在我认识的人中,你不仅人长得帅,琴拉的还非常专业,像你这水平进专业文艺团体是不费劲的,我就不明白你怎么下乡当了知识青年?”张强半真半假的说道。

林洋说:”你过奖了!我哪有你说的那样高的水平?只是和大家一起玩玩罢了!”

张强心里暗中嫉妒林洋,刘莉莉在的时候,经常和林洋在一起,他心里妒火中烧,恨林洋抢占了他与刘莉莉的时间和空间,其实在刘莉莉的心中,张强根本就没有存在过,张强的单相思,一厢情愿的病态心理,搅的他扭曲的看待周围的一切。

为了回城,他绞尽脑汁,他知道杜队长喜欢喝酒,就回市里买酒带回来,悄悄的在天黑后送到杜队长家,杜队长看他会来事儿,就把他推荐给大队费才书记,借着这个道,张强继续送礼,他家虽说很穷,但是在大队费才书记面前他却装出家里很富有的样子,慷慨大方,他用借的钱给费才书记的老婆买了一套的确良套装,费才书记高兴的眯着眼睛,看着他说:”小张啊!你太客气了,不用这么破费!有什么事你就直说,我能办的就给你办!”

张强知道,今年的抽调名额还没下来,现在说为时过早,他装作若无其事的说道:”书记,什么事也没有,我就是感觉你这个人好,像大哥一样平易近人,我就给嫂子买了这套装,这不算啥,小意思!”

张强走出他家大门,心中说道,还他妈小意思,我这可是借钱给她买的,行啊!不送礼?还能办成事?舍不出孩子套不住狼!认了!” 第三天,大队开大会公布,知识青年张强,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中,成绩突出,特提拔为大队团支部书记。

大家在会下窃窃私语,一片惊异! “不许议论,这是大队革委会的决定,大家要支持张强的工作,尤其是知青们要向张强同志学习,学习他扎根农村干革命的精神!”

大家听着,谁也没有说话,心里暗暗说道,这不明明说着假话吗?上次抽调没他,差点拿菜刀打起来,他扎根农村,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谁能相信啊?唬弄鬼啊!

林洋在台下的角落里,看见张强得意的笑着,他突然想起梅哥临走前说得话,看着张强平时不言不语,心中好有算计啊?当上团支部书记的背后,不知下了多大的砝码。

台下寂静无声,少顷,大会散去,知青们低着头,谁也不说话,默默的走在回点的路上,每个人想着自己的心事,回城遥遥无期,肉少狼多,一年几个回城名额,每次都掐的狼烟四起,青年点里明的暗的争斗,都在围绕着抽调回城的焦点,朴素的感情已经不见了,在利益面前,人人现出原形,每次争夺过后,大家愈加生分,渐渐的人们不再亲近,互相之间愈加冰冷。

张强当上团支部书记后,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一套没有领章的新军装,他美滋滋的穿在身上,走在通往大队部的路上,他现在已经半脱产,大多时间在大队部晃动,这一天,一个骑自行车的邮递员按着铃声来到了大队部,他一条腿支在地上,回头从后座斜挎的邮包里翻出一摞信件,递给张强,转身骑车走了。

张强在大队无事可干,把信件拿进屋随手翻看,他突然发现林洋有一封来信,厚厚的,他猜想是不是刘莉莉信呢?他仔细看了看信封,不是刘莉莉的来信,是清江拜泉县小县城的来信,张强猜测,这么厚有可能是情书,拆开看看,如若是情书就给交上去,自己也算当团支部书记立了一功,如果不是,就悄悄的把信撕了,谁也不知道,对林洋这家伙也是个威慑,这小子有点太狂了,自己有点模样,会拉小提琴,看给他狂的,如果不是他,刘莉莉也许现在已经到手了,羡慕嫉妒恨的阴暗心理,把张强癫狂得忘乎所以,他撕开信封,慌乱的把信纸抖搂出来,一双阴沉沉的眼睛看着书信,他越看越兴奋,嘴角带着奸邪的冷笑:”好你个林洋,今天终于抓住你的小辫子了!”他自言自语的说道。转头又一想,这件事给他上纲上线,搞垮他,我不但立了功,还能杀鸡给猴看,在青年点立住威,这一箭双雕,下一次的抽调就是我的了!他高兴的吹着口哨,晃头晃脑的走了出去。

西下洼,薄薄的冰面上覆盖着一层白雪,林洋单腿跪在地上,双手戴着帆布手套,手握钢钎,一上一下奋力的砸着河泥,冰碴四溅,溅到脸上,脖子里瞬间化成雪水,凉凉的冒着热气,林洋在河泡子下面,吃力的搬动着砸下来的河泥土快,土块上断裂的芦苇根子散发着草香,梅哥走后,林洋换了干活的搭档,现在是二胖,二胖在上面举着钎子往下砸,林洋在下面把着钎子对准冰眼狠狠砸去!大块的河泥砸了下来,堆放在一起,马车来了,林洋和二胖抱着河泥块子向马车上扔去,这是最后一车了,太阳已经扁西,肚子饿的咕噜咕噜叫着,终于装完了车,两人扛着钢钎和捅鍬走在回青年点的路上。

砸河泥是冬天的主要活儿,这些河泥块子洒在稻田里,是稻田肥田的上好肥料。

二胖停住脚步,弯身用卡泥板卡着靴子上的泥,他笑着对林洋说:”小林子,这里人说人不亲土亲,看来这话说得不假啊!你看,这大黏泥把我糊的,走道都走不了了,真他妈的坑人!要是能离开这里,一辈子都不回来!”

林洋回头笑着说:”想得美!你做梦吧!”说完扭头向前走去,二胖扛着钢钎几步赶了上来,两人并肩走着。

二胖大名张振义,微胖、圆脸、皮肤黑红,一笑两酒窝,两颗虎牙顽皮的挂在嘴边,曲卷的头发下,一双通透的大眼睛,聪明机灵,他是个天生的乐天派,跟他在一起,总有乐趣在身边,二胖比林洋大,林洋管他叫二哥,二胖高兴的拿着捅鍬,反挟在肩上,学着林洋拉小提琴的样子,摇头晃脑,把林洋和知青们逗的哈哈大笑,二胖一脸严肃的说:”你们笑什么?这是艺术!懂不懂?要尊重艺术,要尊重艺术家!”他把自己的头发用力的甩动着,显得不可一世,大家笑得愈加开心,二胖是青年点的一个宝,只要有他在,就能给人们带来欢乐和愉快。

二胖和刘莉莉一个楼口,又是同班同学,两个人从小长大,二胖小的时候,高兴了就把刘莉莉抱起来,转动着,一边转一边喊:”拉大锯,拉大锯,姥娘家门口唱大戏!”他把刘莉莉转的嘎嘎大笑,小辫子飞动着,刘莉莉的小脸蛋儿上飞满了欢笑。二胖像哥哥一样呵护着刘莉莉,刘莉莉离开青年点时,嘱咐二胖:”要多多关照林洋!”

二胖和张强一个学校,张强比二胖大一个年级,下乡一个青年点,两个人的关系不远不近,林洋隐隐约约察觉二胖不喜欢张强,但是表面上什么也看不出来,见面也是笑着打着招呼,只是心像隔着一层肚皮,总是怪怪的,虚虚的,一天,林洋看看青年点里没人,他悄悄问二胖:”二哥,我发现你好像不喜欢张强?” “你怎么看出来的?”二胖感兴趣的笑着问道。 “我说得对不对吧?”林洋问道。 “对!但是你不要对外人说!记住了吗?” “记住了!” “张强这个人比较隔路,和别人不太一样,虽然他大我一个年级,但是知道他的人很多,心眼小,爱琢磨人,所以尽量离他远点,也不要得罪他,你明白吗?”

林洋听的目瞪口呆,没想到每天嘻嘻哈哈的二胖这样深沉,看问题、看人这样精准,林洋由衷的心里叹服,老知青还是有一套的,生活磨练了他们,也磨练了自己,这群知青像风雨中的小树,渐渐在磨难中长大,他们迎着风雨去战斗,在这蹉跎的岁月里,每个人的灵魂像在水里洗过一样,愈加纯清。

晚饭后,大队铁轨做的破钟又响了起来,大家烦心的听着咣咣的钟声,黄三说了一句:”哪天把这破钟给砸了!老他妈响,烦死人了!晚上老开什么逼会,纯粹是他妈吃饱了撑的!”

崔德子说:“是他妈烦人!”

二胖说:”说话注意点,前两天开大会忘了,让学习吴什么忠扎根农村六十年,建新说了一句不满的话:”她扎根六十年,我扎根六十年零一天!就是这句话,就要揪斗建新!可要注意,要学会自己保护自己!”

大家说:”对!可别乱说话,弄不好你就别想回城了!”

“妈逼的!天天晚上开会,累一天了,真他妈的烦死人了!”不知道谁又骂了起来,大家懒洋洋的走出了青年点,不情愿的向大队部走去。 说是大队部,实际是一小队的队部,大队部正在重新翻盖,一切会议都借用一小队的队部,人们已经习惯,今天晚上的会议比较特别,大队革委会副主任李波来了,他坐在洋炉子旁边的木板凳上,高大的身躯在灯影里异常模糊,会场里的人们来得早的坐在炕上,来得晚的站在地上,会议什么内容谁也不知道,知青们猜测是不是又要学习吴什么忠了,大家心烦死了,这个知青的败类,出卖了所有知青回城的生存希望,为个人一己之利,出尽风头,捞取政治资本,喊着扎根农村六十年的口号,摇旗呐喊,引诱没有头脑的知青盲目跟风,林洋对这样的出卖灵魂的人嗤之以鼻。

突然停电了,张强拿来马灯,恭维的端到李波面前,他拿出火柴,迟啦一声划着了,小心翼翼的把火苗送进马灯里,瞬间屋子里有了亮光,张强站在地中央,抖动着腮帮说道:”大家静一静,今天大会的内容是读一封来信,下面由李主任宣读。张强谦恭的回头对李波点头笑笑,闪开身子,请李波上前讲话。

李波站了起来,往前走了两步,他看着黑影里攒动的人们,高声说道:”大家听我说,我这儿手里有一封来信,这封信的内容很有问题,今天的这封信本来应该由团支部书记张强同志来宣读,经大队革委会讨论,认为这封信很重要,关系到我们每个知青的思想走向问题,所以由我亲自来宣读。他手拿着信纸,凑近灯光,大声读了起来:”某某某,你好!我现在在清江的拜泉县的知青点,下乡后,我们起五更爬半夜,月亮还没有下去,太阳还没有出来,我们就开始干活了,没有菜吃,咸盐水就饭,青年点的人各揣心腹事,现在的人像狼一样的凶狠,像狐狸一样的狡猾,我们的青春都被浪费掉了,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看见光明,看见希望,回到我们可爱的故乡,这种暗无天日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李波昂扬顿挫的读着信,读完信后,把来信人的名字隐去,他把信纸高举在手里,晃动的大声说道:”你们知道吗?这是一封什么样的信?这信又是给谁来的?这封信的内容充满了对社会的不满,尤其是攻击当前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这是一封反动书信!资产阶级思想极其严重,这封信是给我们大队一个知青的,树欲静而风不止,阶级斗争这根弦不能松,大家看看,尤其是知青们,你们人人要注意了,这种思想是很危险的!”

知青很多人在底下悄悄的说:”这信说得都是实话,本来就是这么回事吗?还怨人家说吗?”

“什么?我听底下人有的还说对?有能耐你站出来说!还敢叫号,不服吗!”李波瞪着眼睛,蛮横的说道。

大家谁也不再搭理他的讲话,只是在底下嘻嘻哈哈的说着笑着,对他说的话愈加鄙弃,李波一看,自己下不来台,他转了口气大声的说道:”你们底下人小声说的话我也听见了,你们说的对,这封信是写得很有水平,但是要对里面的思想要进行批判!对收信人要进行教育,要划清界限,这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

“行了!你也不用战斗,先说说私拆别人信件违法的事!”林洋突然站了起来说道。

李波愣住了,他惊异的看着林洋,奇怪的问道:”我正在讲话,你怎么突然站起来了?这件事跟你有什么关系?”

“有什么关系?这封信是我同学写给我的,你说是什么关系?”林洋大声反问道。

“ 你怎么就知道是写给你的?谁告诉你的?你说不明白,不要坐下!”李波大声呵斥道。

林洋说:”我同学说话语气我能听出来,不然你们把来信信封拿来给大家看看?你们说这封信是反动书信,是血口喷人,这信中没有组织,没有纲领,没有实际行动,只是一个知青发发牢骚,就说是反动书信,这不是给人扣帽子吗?这么作损,是人干的事吗?

李波不再说话,他扭头看着张强,张强大声说道:”林洋!我警告你,你要端正态度!你怎么敢这样对领导说话?”

林洋说:”张强,你把话说明白,你不要认为我什么都不知道,信就是你私下拆开的,不然怎么能在大队领导手里?”

“你有什么证据证明是我拆的?” “大队里,只有你经常收取信件,尤其是青年点的信件,几乎都是你收的,你还装什么装?”林洋气愤的说道。

李波一看这样的尴尬局面,他忙说道:这件事我也不知道,对于私拆别人信件违不违法以后再说,今天的会就开到这里,大家散了吧!” 知青不知是谁打了一个响亮的口哨,大家哄笑起来,李波低着头,张强跟在后面,两个人灰溜溜的走了出去,刚出门,李波回手一个大嘴巴打在张强脸上,”你他妈以后少让我丟丑!”

张强捂着脸,却却的看着李波。李波头也不回的走了。

张强厚着脸皮回到青年点,大家谁都不理睬他,他尴尬的走到林洋面前,不好意思的说:”你看,小林子,这事儿原本不想这样,谁想这事闹的?……”

“别说了!谁怎么回事儿心里知道就行,还说什么?良心别让狗吃了就行!”林洋警告的说道。

“是!是是!”张强随声附和说道。

第六十五章

河坝南坡的草渐渐放绿,一弯河水静静的向前流去,回黄转绿时节,时令已经是初春,天气诈暖还凉,喜鹊飞来,落在树枝上,叽叽喳喳的叫着,春天悄悄的到了。

二胖,张强等老知青相继抽调回城,知青点愈加空寂起来,又一拨新来的知青,给青年点带来了一丝生气,笑声回荡在屋子里。

在大家推举下,林洋被选为青年点的伙食长,林洋说什么也不干,杜队长说:”你干吧!有什么事我兜着,我支持你!”

林洋说:”不是我不干,实在是我什么也不懂,是个外行,伙食长管柴米油盐,不是件小事,青年点好几十号人,弄不好就砸锅了!”

“ 你干不干?不干拉到,还拿五作六的,抢着干的人有的是!”杜队长生气的说。

林洋不敢得罪杜队长,只好唯唯诺诺的说道:”我试试看吧!” “这还差不多!”杜队长看着林洋,眼里带着笑。

林洋感觉很奇怪,杜队长突然对他这样好起来,这是为什么呢?他心里琢磨不透,隐隐约约总感觉像是有什么事似的。

不是杜队长看好林洋,是杜队长的三姑娘巧英看好了林洋,巧英在县文工团,每星期天就回来,上个星期天回来,她路过青年点,听到优美的小提琴声,她顺步走了过去,见几个知青围坐在一起,中央一个帅气的小伙子正在拉着小提琴,她悄悄的问旁边的一个女生:”这是谁?他叫什么名字?”

女生看看她,也没多想,顺口说道:”他叫林洋,你是谁?” “我叫巧英,杜队长是俺爹!” “你是不是在县文工团的那个女儿?” “是我!”巧英说道。 “啊!知道了!我叫张俊华,是这个点的知青,我听你爹杜队长说过你,你长的太好看了,怪不得在文工团工作!来来,我给你介绍一下!”她拉着巧英走到林洋面前,林洋惊异的看着张俊华,他不知道她身边什么时候冒出了个美女,这个姑娘异常俊秀,浑身上下透着灵气,一双会说话的眼睛笑吟吟的看着林洋,她上下打量着林洋,越看越爱看。

张俊华在旁边看了,心里明白八九,巧英看上林洋了!好个俊男靓女,天作之合,张俊华笑着说:”小林子,你看这姑娘好看不?”

林洋不好意思的说:”张姐,你别老逗我,她是谁?”林洋眼睛向巧英看去,二人四目相对,眼睛里闪动着异样的火花。

“她叫杜巧英,是杜队长的姑娘,在县文工团工作。”张俊华笑着介绍说。

“我叫林洋,你好!”林洋手中拿着小提琴,礼貌的说道。 “你的小提拉得太好了,经过专业训练吧!”巧英内行的说道。 “算是吧!是我四姨教的!”

你四姨是谁?你琴拉的这样专业,她肯定不是一般人?” “我四姨叫齐芳,在省歌舞团!” “原来你是齐芳的外甥?” “你认识我四姨?”林洋惊异的问道。 “何止认识?秦希是我的老师!”

林洋一听,愣愣的看着巧英。先前的时候,林洋只觉得巧英好看动人,看得春心荡漾,没想到她竟有这样的深度,林洋悄悄的看着她。 巧英说:”认识了!以后经常到家来玩!我先回家了!”说完转身走了,望着她的背影,林洋心里有点乱了,他装着不以为然的样子,提着琴进了里屋。

围着的人悄悄议论说道:”看出点门道没有?杜队长女儿看上林洋了!这姑娘太漂亮了,整个莲花村都没有!”

“废话!人家是县文工团的报幕员,能不好看吗,这可是万里挑一!”

大家正说着,林洋走出屋门,张俊华说:”小林子,你有福了,你没看出来,巧英对你有心思?”

“张姐,你瞎说什么?”林洋搪塞的说道。

“好!好!我不说,你心里明白,大家都看出来了,巧英多美啊!你可别放手!”

林洋笑笑不再说话,他心里明白,巧英看上他了,巧英会说话的眼睛告诉他,她爱上了林洋。

巧英回家后,晚饭胡乱扒了两口,妈妈给她炒的爱吃的蒜毫炒肉她一口没吃,一个人悄悄躲进里屋去了,妈妈感觉很奇怪,看着巧英六魂无主的样子,她担心的问道:”英子,你今天是怎么了?好像有什么心事儿?” “没什么,就是有点乏了!”巧英掩饰的说道。

“乏了就早点儿歇息吧!”妈妈关心的说道。

巧英进了里屋,关上门,躺在炕上,悄悄想着心事,她第一次看见林洋,被林洋的帅气吸引了,巧英的心里有点迷乱,她从来没有这种感觉,自己好像飘在云里,内心异常的甜美,林洋闯进了姑娘的心里,巧英双手捂着自己羞红的脸,心儿砰砰跳着,心里暗自说道:”林洋是你什么人?私下里偷偷想着人家?不害臊!”她头躲在被窝里,自己娇声嗤嗤的痴笑着,她的心像喝了蜜,越想越远,像一个没魂儿的人,……。

林洋当上伙食长,大家反映以前的伙食太差,近一个月没见油水了,大家都很馋,有人提议,把猪杀了!给大家改善伙食,林洋征求大家意见,大家也同意杀猪。林洋说:”既然大家都要杀猪,再过几天就是五四青年节了,到时后再杀吧!”

五四青年节到了,青年点里热闹起来,今天早早收工,都回来看杀猪,,一口大锅冒着热气 ,翻开的水花里,刚杀完的大黑猪在锅里烫着毛,两个知青用自己做的小铁板给猪退着毛,退完毛后,四个知青把大猪翻上案板,一个知青抄刀把猪的肚子刮开,一群人见了,个个傻了眼。原来这是一个母猪,已经带了六个崽子,大家可惜的扎着嘴,不知谁嘴快,告诉了杜队长,杜队长气急败坏的跑来一看,气的一脚踢在林洋屁股上,指着林洋大骂:”你混蛋!这么好的带崽子的母猪你给杀了,你这个败家子!”

林洋不敢说话,规规矩矩的低头站着,他知道自己错了。 别的知青说:”这事儿也不能全怪林洋,我们谁也不知道这是头母猪,还带仔了,知道就不会杀了!”

杜队长气的哭笑不得,他叹口气说:”算了!已经杀了,大家好好改改馋吧!”说完就要走,林洋和知青们留也留不住,只好让他走了。 巧英熟识林洋后,每星期都回来,她一头钻进青年点,和林洋卿卿我我,林洋想与巧英保持一定距离,巧英一来就把自己的计划打破了,自己不知不觉的一天天的思恋起巧英来,林洋知道这样不好,将来怎么办?自己不能在农村一辈子,不能像刚子对葛芝那样,那不是人干的事儿!他果断的与巧英隔断了联系,为了让巧英死心,告诉巧英自己在市里已经有了女朋友。

巧英的心里疑虑重重,她不相信林洋说得话,只是泪眼无语,心像黄莲,渐渐的悄悄远去。

来源:秋实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