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花38块点一份“西贝羊杂汤”,结果喝的是24个月前冻好的料包,换你你炸不炸?9月罗永浩一条微博把盖子掀开,西贝当天就掉了200万营业额。
花38块点一份“西贝羊杂汤”,结果喝的是24个月前冻好的料包,换你你炸不炸?9月罗永浩一条微博把盖子掀开,西贝当天就掉了200万营业额。
更离谱的是,他们先编了个“毛毛抱大腿”的暖心故事,又被网友扒出照片盗用;再讲“一碗汤换房”的励志童话,结果被人质疑让未成年洗碗。
直播自救时,镜头扫过冷库,标签清清楚楚写着2023年,主持人当场语塞。
我上周去了深圳新开的“透明厨房2.0”店,菜单上确实分了两栏:左边预制,右边现制,预制那栏价格直接砍了18%。
可我问服务员“哪边出餐快”,她脱口而出“左边3分钟,右边25分钟”,排队的白领齐刷刷指向左边。
那一刻我明白,便宜和快就是最大流量,没人真跟钱包过不去。
数据更扎心:2025年预制菜已经冲到6000亿,85%的连锁餐厅都在用,可主动告诉顾客的只有三成。
消费者协会10月刚出的新规,不标就罚,于是海底捞、外婆家赶紧贴清单,股价当天涨5%。
西贝动作慢半拍,苏州门店关了一半,创始人贾国龙把股份押出去,才换来国际食品集团输血,51%的控股说没就没。
我翻了后厨新贴的流程表:20%门店恢复现炒,儿童餐全部用新鲜食材,连番茄都要现烫去皮。
可厨师长私下吐槽“人力涨30%,出餐慢一半,外卖平台已经警告超时扣款”。
总部给的解决方案是“加价8%覆盖成本”,我问旁边带娃的妈妈能不能接受,她摇头:孩子爱吃,但再涨就真回家煮面了。
资本早就看懂这场拉锯。
同一条街上,主打“全现炒”的小品牌翻台率只有西贝一半,投资人却给15倍估值;隔壁预制菜供应链公司毛利18%,股价三个月翻倍。
效率与信任,像跷跷板,哪头翘太高,另一头就砸脚面。
西贝把羊杂汤降到32块那天,我特意又去喝了一口。
味道没变,但心里那层膈应怎么也咽不下去。
老板亲自端菜,鞠躬说“以前骗了大家,对不起”。
我信他此刻是真心的,可我也知道,只要厨房火灶一开,成本表就会逼他重新把料包扔进锅里。
预制菜这头怪兽已经放出笼,谁能先给它戴上“明白消费”的缰绳,谁才能留在牌桌。
否则,下一个被罗永浩点名的,可能就是你我常去的哪家店。
一句话收尸:便宜和快能救一时,只有真话才能救一世。
来源:墨羽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