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南水乡有座凤桥镇,镇里有个名叫柳青的年轻书生,虽家境贫寒却心地善良。这年隆冬,柳青赴京赶考途中,在路边发现一位冻僵的老婆婆。他不顾赶路艰辛,将老婆婆背到附近破庙,生火取暖,还把仅有的干粮分给她。
江南水乡有座凤桥镇,镇里有个名叫柳青的年轻书生,虽家境贫寒却心地善良。这年隆冬,柳青赴京赶考途中,在路边发现一位冻僵的老婆婆。他不顾赶路艰辛,将老婆婆背到附近破庙,生火取暖,还把仅有的干粮分给她。
老婆婆苏醒后,从怀中取出一枚古铜针递给柳青:“老身无以为报,这枚‘织梦针’赠与你。月圆之夜,对月穿线,便可进入他人梦境,为其修补噩梦。”
柳青正要推辞,老婆婆已将针塞入他手中,转身消失在大雪中。他以为只是南柯一梦,却见那枚铜针在月光下泛着奇异光泽。
赶考归来,柳青落第而归,在镇上学堂当起了教书先生。一晚月圆,他忽然想起织梦针的传说,好奇之下取针对着月光穿入红线。刹那间,他感觉自己飘然而起,竟真的进入了邻居阿宝的梦境。
阿宝是个七岁孤儿,与奶奶相依为命。梦中,他正被恶犬追赶,哭喊不止。柳青轻轻拨动红线,梦境顿时变化,恶犬变成温顺小羊,阿宝破涕为笑。
次日清晨,阿宝兴奋地告诉柳青:“先生,我昨晚梦到你了!你把可怕的狗变成了羊!”柳青心中大惊,这才确信织梦针确有神力。
自此,柳青常在月圆之夜为镇民修补噩梦。他为丧偶的老翁编织与妻子重逢的美梦;为久病的小女孩带去奔跑嬉戏的欢乐;为争吵的夫妻化解心结。凤桥镇上的噩梦越来越少,人们虽不知缘由,却都觉得生活变得安宁祥和。
然而好景不长,镇上来了个叫胡三的富商。此人贪得无厌,听说柳青有入梦之能后,便想方设法要弄到织梦针。
“柳先生,你若能将此针卖我,我出千金!”胡三一次次登门利诱。
柳青婉拒:“此物非凡品,只可用于行善,不可买卖。”
胡三恼羞成怒,暗中派人监视柳青,终于在一个月圆之夜,趁柳青刚入梦时,偷走了织梦针。
得手后,胡三迫不及待地试用。但他不知用法,胡乱挥舞间,竟将镇上许多人的梦境搅得一团糟。更可怕的是,他贪心不足,开始在梦中窥探他人隐私,借此敲诈勒索。
镇上的噩梦再度泛滥,且比以往更加可怕。人们开始梦见自己最恐惧的事情变成现实:商人梦见生意破产,农夫梦见庄稼枯萎,女子梦见爱人背叛......整个凤桥镇被一层阴霾笼罩。
柳青发现织梦针失窃后心急如焚。他找到胡三理论,却反被诬陷为妖人。
“就是你用妖术扰乱镇民梦境!”胡三倒打一耙,煽动镇民驱逐柳青。
无奈之下,柳青想起赠针的老婆婆曾说:“织梦针若入邪人之手,唯有‘真心泪’可破其邪力。”
何为真心泪?柳青苦思不解。此时,胡三变本加厉,竟开始篡改镇民记忆,让他们在梦中签下有利于自己的契约。镇民们醒来后虽觉蹊跷,却记不清梦中细节,只能吃哑巴亏。
一夜,柳青梦见老婆婆再次出现,指点道:“真心泪乃无私之爱所化,须得为他人苦难而流,非为自身。”
次日,柳青见阿宝奶奶病重无钱医治,而阿宝日夜哭泣,心中悲悯不已。他变卖了自己仅有的几本珍贵书籍,为奶奶请医买药。看着阿宝憔悴的小脸,柳青忍不住落下泪来。一滴泪珠恰好落入他随身携带的一个小瓷瓶中。
是夜月圆,柳青带着瓷瓶来到胡三宅外。胡三正在院中挥舞织梦针,制造更多噩梦。柳青打开瓷瓶,那滴泪珠在月光下发出柔和光芒。光芒所到之处,噩梦如冰雪消融。
胡三大惊,想要逃跑,却被自己的噩梦反噬——他梦见自己变成了那些被他伤害过的人,亲身感受他们的恐惧与痛苦。经历一夜心灵煎熬,胡三次日清晨幡然醒悟,羞愧地将织梦针归还柳青。
“我明白了,梦境虽虚,感受却真。伤害他人,终将害己。”胡三忏悔道。
柳青取回织梦针后,不仅修复了被扰乱的梦境,还帮助胡三改过自新。胡三此后乐善好施,竟成了镇上最慷慨的善人。
然而柳青也发现,经过这番波折,织梦针的光芒已暗淡许多。老婆婆再次托梦告知:“织梦针已沾染俗世贪念,不久将失去神力。月圆之夜,你可用它做最后一件事。”
柳青思忖良久,月圆之夜,他没有为任何人编织美梦,而是做了一件出乎意料的事——他将织梦针举向明月,轻轻一折,针应声而断。
刹那间,无数美梦的光点如萤火虫般飞向全镇,融入每个人的梦境中。这些光点不是特定的梦境,而是播种在人们心中的勇气、希望与善意。
自此,凤桥镇的人们虽然不再有神奇的美梦,却发现自己有了面对噩梦的勇气。孩童不怕黑夜,成人不畏困难,老人安宁度日。而那枚断成两截的织梦针,被柳青埋在了书院的海棠树下。
每年春天,海棠花开得特别绚烂。镇上的孩子们总说,在海棠树下睡觉,会做特别甜的梦。而柳青依旧做着平凡的教书先生,只是眼中多了一份深藏的智慧与宁静。
有时他会对学生说:“最美妙的梦境,不在逃避现实的虚幻中,而在醒来后,有勇气创造比梦更美好的现实。”
来源:飞雪在春天里远游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