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哈佛刚测完:HLA差得越远,多巴胺直接翻三倍,3秒就给你判了生死。
闻到某人味道就腿软,不是你没出息,是基因在偷偷发糖。
哈佛刚测完:HLA差得越远,多巴胺直接翻三倍,3秒就给你判了生死。
我看完报告立刻想起去年相亲那位,坐下不到一个心跳,我手心全是汗,脑子只剩一句“想亲他”。
可我妈说他人不稳定,我咬牙删了微信。
现在中科院告诉我,87%的人都遇到过这种“秒上头”,62%乖乖听长辈话选了“合适”,五年后幸福指数比敢跟基因走的人低43%。
数据冷冰冰,我后背却发烫,原来我亲手扔掉的,是大脑送对的答案。
00后比我们横,直接多28%的人跟基因跑。
不是他们莽,是互联网把“错过”两个字放大成高清悲剧:谁还想夜里刷到前任婚礼视频,然后抱着“合适”老公失眠?
斯坦福的Helen Fisher补刀:这团火只有18个月保质期,过期不候,大脑自动关机。
想续命靠3C:Chemistry先点火,Communication往火里添柴,Commitment签契约一起守夜。
少了后两步,再香的味也会馊。
我总算懂了。
生理性喜欢不是让你连夜闪婚,是给你一张限时门票:先承认“我想”,再商量“能不能”。
敢把原始冲动搬上台面,才有机会把它磨成长期饭票。
下次再出现那个让我膝盖发软的味道,我打算先深呼吸,留座儿,再谈条件。
毕竟基因给的是电光石火,能不能常亮,得看两个人肯不肯一起交电费。
别急着骂自己见色起意,那是身体在帮你筛人。
错过3秒,可能就错过一辈子;硬留3秒,也许就能留出一生的好觉。
来源:潜龙一点号1